第三百九十五章爭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比如,即便只部署六十架轟炸機,出動一次也需要消耗數百噸燃油與數百噸炸彈,物資的總消耗量在一千噸左右。按照每兩天出動一次,則需要保證每天補充五百噸物資,而這還沒有考慮飛行員與地勤人員的常消耗。把所有都消耗都算上的話,加上中途島上沒有淡水水源,不管是人員使用、還是設備使用的淡水都需要通過淡化海水獲得,那麼一天的物資消耗量在六百噸以上。
也許,對中國海軍來說,每天運送六百噸物資不算難題。
要知道,一艘萬噸輪運載的物資,就能保證半個月的物資供應。
關鍵是,中途島軍港的吐能力本來就非常有限,還無法供萬噸輪停靠,只能在錨泊位上卸下貨物。卸下一艘萬噸輪上的所有貨物,如果只用兩艘駁船,需要十天。即便把駁船數量增加到四艘,也需要六天。更麻煩的時候,當時中途島上的建設工作還沒完成,需要優先運送建設物資。
綜合這些因素,每天只能空出四百噸左右的額外運輸量。
也就是說,部署在中途島上的六十架重型轟炸機每三天才能出動一次,而且每半個月就得輪換。
當然,有總比無好。
做好這些部署之後,顧祝同就只能耐心等待了。
事實上,即便顧祝同不做任何安排,到一九四四年的第三季度末,他都能獲得突擊夏威夷群島東部大島的能力。
這就是,中國海軍的第三種艦隊航母,在大戰期間建造的第二種艦隊航母已經建成。
一九四四年六月底“白起”級的第一批四艘,即“白起”號、“廉頗”號、“李牧”號與“王翦”號在同一個月內建成,都一直通過了海軍驗收,預計在九月分就能服役,並且編入戰鬥序列。
與美國海軍不同,中國海軍在戰爭中遭受的損失並不大。
打到這個時候,中國海軍只損失了一艘艦隊航母,因此艦隊官兵、特別是航母官兵的傷亡並不大。
如此一來,中國海軍就能從現有部隊調一些經驗豐富的官兵去新的戰艦上服役。
更重要的是,中國海軍採用了更有效的官兵培養方式,即在戰艦進入到船臺建造總裝階段的時候,就會讓第一批官兵參與到建造工作中去。這麼做,一是為了減輕造船廠的人員負擔,畢竟有過服役經驗的官兵都能夠在建造中幫上大忙。其次,就是為了讓官兵在參與建造的時候悉戰艦。最大的好處,自然是在戰艦建成之後,官兵能夠迅速適應自己的崗位,縮短了服役前的訓練週期。
正是如此,中國海軍的艦隊航母能在建成後三個月就形成作戰能力。
在美國海軍中“埃克斯”級建成之後,需要半年才能達到服役狀態,而且還不能保證官兵都
悉自己的崗位。
有了這四艘航母的話,中國海軍兵力緊缺的問題將得到很大緩解。
要知道“白起”級的綜合戰鬥力不在“埃克斯”級之下,只是排水量低一些,持續作戰能力稍微差一些。在各個方面“白起”級都大幅度的超越了之前的兩種艦隊航母,是中國海軍在大戰期間,綜合戰鬥力最好的艦隊航母之一,而且也是大戰後期中國海軍的中
砥柱。
從戰鬥力上看,四艘“白起”級相當於六艘“秦始皇”級。
當然,到了九月底,海灣地區的戰鬥也能有一個了結,說不定海軍能從印度洋上調幾艘艦隊航母。
如果能在太平洋上集中九艘航母,顧祝同就有膽子去突擊夏威夷群島東部的大島。
關鍵就是,如何獲得另外兩艘艦隊航母。
為此,六月二十,顧祝同啟程返回青島,準備直接找馮承乾說明情況,爭取讓馮承乾從印度洋上
調兩艘艦隊航母。
當然,馮承乾絕不是沒有主見的人。
要想說服馮承乾,就必須拿出足夠的理由來,而且還得讓馮承乾意識到,這麼做有多麼的重要。
顧祝同更加清楚,他還得做出保證。
說白了,不管顧祝同說得有多重要,馮承乾也不會無緣無故的把戰艦分給第三艦隊,只有顧祝同做出保證,即在獲得戰艦之後能夠做些什麼、以及能夠做到什麼,馮承乾才會答應他的請求。
那麼,顧祝同需要做出什麼樣的保證呢?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顧祝同本不能做任何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