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繼續前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中途島海戰,直接決定了中途島的歸屬。
三月七,中途島海戰結束後的第四天,守衛中途島的美軍放下了武器,在約克少將的率領下向中國海軍陸戰隊投降。
到此,美軍在中途島上付出了七千四百餘人陣亡,近萬人傷殘的慘重代價。
如此大的代價,也僅僅是守衛了中途島不到三個月。
當然,美軍也不是沒有收穫。
在這場慘烈的戰鬥中,中國海軍陸戰隊付出了傷亡三千七百餘人、失蹤近五百人、傷殘五千餘人的巨大代價。更重要的是,在美軍投降的時候,中途島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幾乎所有軍事基礎設施都被摧毀。
顯然,美軍用別的方法爭取到了更多的時間。
這就是,如果中國海軍要以中途島為基地向東推進,攻打夏威夷群島東部的島嶼,就需要花上不少的時間來重建中途島,並且在島上建起包括兵營、機場、彈藥庫與海水淡化廠在內的大批基礎設施。此外,美軍修建的港口並不大,因此中國海軍還得擴大港口,修建更多的碼頭與錨泊位。
這些,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
從某種意義上講,美軍的頑強抵抗,已經削弱了中途島的戰略價值。
三月十,在登上中途島實地考察之後,顧祝同就給馮承乾發了一封報告,提到得考慮攻佔第二座島嶼。
當然,最佳選擇就是中途島東面的萊桑島。
如果能夠佔領萊桑島。那無彈窗無廣告//麼海軍對中途島的依賴度就將大幅度降低,因此用於基礎建設的時間就能縮短。
只是,馮承乾否決了這一提議。
顯然,馮承乾也不是沒有理由。
首先。第三艦隊的三支戰鬥艦隊中,第33艦隊的損失極為慘重“直隸”號戰沉,另外四艘快速戰列艦都遭受重創,連三艘大型巡洋艦也有所損傷,因此在攻打萊桑島的時候,沒有合適的炮火支援力量。至於第31艦隊與第32艦隊,作戰部署超過了三個月。等到攻打萊桑島的時候恐怕已經超過了四個月,因此大部分戰艦的狀況都不會太理想,剩餘的作戰部署時間也不是很多。
其次,攻打萊桑島需要動用足夠多的陸戰隊。而當時中太平洋戰區可以動用的陸戰隊只剩下了第三十二陸戰師。與第三陸戰師、以及第三十一陸戰師相比,第三十二陸戰師的戰鬥力差了很大一截,並不適合承擔攻堅任務,而第三陸戰師與第三十一陸戰師在攻佔了中途島之後都需要修整。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為了攻打萊桑島,至少需要一個月才能完成後勤準備工作,而一個月之後,有沒有必要攻打萊桑島都是個問題。或者說。如果用這一個月、以及調集的物資來重建中途島,也許效果更加明顯。
顧祝同沒有堅持。他也知道,攻打萊桑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知道。美軍在部署防禦的時候,萊桑島具有與中途島相同的地位,因此守衛萊桑島的美軍不會少到哪裡去。雖然丟掉中途島,使美軍的士氣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必然會影響到萊桑島的守軍,但是隻要美軍堅守,那麼攻打萊桑島就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還得花上不少時間。更重要的是,在總運力有限的情況下,攻打萊桑島必然會影響到重建中途島,也就會整體上拖慢進軍步伐。
不打萊桑島,那麼中途島就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三月十五,在把最後一批美軍戰俘送走之後,重建中途島的工作正式開始。
第一階段的建設工作將耗時一個半月,主要就是擴大中途島的港口吐能力,並且在島上建起兩座海水淡化廠,確保能夠為五萬軍人提供飲用水,此外還得修復機場,使其能供大型運輸機起降。
這個時候,海軍也不得不考慮空運了。
戰前,中國並不是很重視空運,運輸機的發展也相當滯後,本沒有大型運輸機,即便是雙發中型運輸機,也是依靠德意志第二帝國提供的生產專利生產的,國內的飛機制造廠都沒有研製過運輸機。
大戰爆發後,中**方才認識到,運輸機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當然,首先產生這一認識的,不是海軍,也不是空軍,而是陸軍。主要就是,在大陸戰場上,空運是主要的運輸方式之一。要知道,在大陸戰場上,本不要指望海運,而紅俄亞洲地區的鐵路網又不夠健全,因此陸路運輸也相當麻煩。在某些時候,空運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
結果就是,在陸軍的要求下,空軍不得不向德意志第二帝國求援。
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此外,德意志第二帝國生產大型飛機的能力也非常有限,不然也不會從中國採購轟炸機了。
在這個背景下,中國的幾家大型飛機制造廠才開始研製大型運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