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禍起蕭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只是,還沒隔到二十四小時,顧祝同又收到了一封不容質疑的情報。
這就是,在一月九夜間,第71艦隊回到了珍珠港外,而且肯定會進入珍珠港。更重要的是,這份情報不是由海軍情報處提供的,而是由一艘在珍珠港外執行偵察任務的潛艇提供的。
也就是說,這絕對不是假情報。
第71艦隊返回珍珠港,即便還沒有進入珍珠港,也表明美軍確實有可能做出了放棄中途島的決定。
隨後,顧祝同收到了更加確切的情報,即第71艦隊沒有進入珍珠港,但是也沒有離開瓦胡島附近水域。
到底發生是沒事了!?
事實,九的那份情報沒有半點虛假,尼米茲確實被召了回去,而且下達命令的不是海軍部長,而是美國總統。
直接原因,就是一份針對尼米茲的個人報告。
這份報告的起草者,正是第72艦隊司令萊特少將。
在尼米茲下達了讓斯普魯恩斯原地待命的命令之後,萊特就意識到,尼米茲很有可能會放棄中途島。
顯然,對萊特來說,這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更重要的是,萊特由此看到了一個機會,一個讓他的計劃能夠得到執行,甚至能讓他官升三級的機會。
這就是,把矛頭對準尼米茲,讓尼米茲下課。
為此,萊特直接給海軍部長遞了一份報告。只是,萊特也非常清楚,海軍部長與尼米茲的關係非同一般。結果就是,萊特通過私人關係,借總統軍事顧問之手,把一份內容相同的報告送到了白宮的辦公桌。
這份報告的大體內容就是,在海軍部已經下令堅守中途島的情況下,太平洋艦隊司令不但沒有派遣第71艦隊參戰,反而命令第71艦隊在遠離戰場的地方待命,明顯違抗了海軍部的命令,甚至有故意丟掉中途島的嫌疑。
對羅斯福來說,這顯然是無法容忍的事情。
要知道,美軍能夠堅持下來,就是所有人都在堅持,而任何與堅持作戰相反的做法都會嚴重損傷美軍的士氣。
此外,當時羅斯福的煩惱事一大堆,又多了一個麻煩,讓他不憤怒都難。
結果就是,一怒之下,羅斯福把這份報告丟給了戰爭委員會,要求立即組織一次最高級別的聽證會。
顯然,尼米茲必須親自出來解釋自己的行為。
也正是如此,尼米茲在一月八收到了海軍部發來的命令,並且在當天晚就登了專門來接他的遠程運輸機。
等待尼米茲的,將是一場極為嚴峻的考驗。
要知道,現在是戰爭時期,由總統擔任主席的戰爭委員會有著至高無的權力,如果不能讓總統相信他的戰術部署是正確的,那麼尼米茲的下場將極為悲慘,即便是最好的結局也得離開太平洋艦隊,而最糟糕的結局,很有可能會被判定為犯了叛國罪,從而被移給軍事法庭審判。
所幸的是,尼米茲並不孤單。
在讓他回過參加聽證會的時候,金將也在電報中說明了原因,讓尼米茲提前做好了思想準備。
事實,尼米茲早就做好了思想準備。
在猜到是萊特影響了金將之後,尼米茲就意識到,這個在大戰期間躥升起來的海軍少將有很大的野心,而且實際執行能力也非常強,因此只要有機會,他就肯定會設法奪得太平洋艦隊的實際指揮權。
顯然,萊特獲得了這樣的機會。
只是,在這個時候說尼米茲已經完蛋了,那為時尚早。
要知道,在美國海軍中,尼米茲的人緣非常不錯,而且他的部署在戰術層面,因此不會涉及到戰略層面的問題,與政治也沒有太大的瓜葛。更重要的是,戰爭委員會的大部分成員都是政客,而不是軍人。如此一來,只要得到軍方、特別是海軍與太平洋艦隊主要將領的支持,就沒有人能夠證明尼米茲此舉有損美國的國家利益,也就沒有人能夠斷定他的戰術指揮是錯誤的。要知道,在戰場,適當的撤退並不等於失敗,某些時候為了勝利,還必須進行撤退。
顯然,願意幫助尼米茲說話,以及願意幫助尼米茲出面做證的將領不在少數。
此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在美國海軍中,有能力取代尼米茲的高級將領聊若星辰,而且這些將領中,大部分都不會踩著尼米茲登高位,而是更願意在尼米茲的領導下作戰。最具有代表的就是哈爾西與斯普魯恩斯,而這兩人顯然都不會讓尼米茲做墊腳石。至於此事的始作俑者萊特少將,即便不考慮他在海軍中的資歷,也得考慮他在太平洋艦隊中的人脈關係。顯然,就算斯普魯恩斯與哈爾西都不願意出任太平洋艦隊司令,也輪不到萊特來坐這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