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五章得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事實上,美軍早就發現了“列剋星敦”級航母的缺陷,並且設法做了彌補。在建成的時候“列剋星敦”級是唯一同時安裝了飛行甲板裝甲與機庫甲板裝甲的艦隊航母,其水平防護強度超過了同時期的戰列艦。如此厚實的水平裝甲,就是為了保護置於機庫甲板下方的航空燃油庫。

只是,一些結構上的缺陷,本就沒有辦法彌補。

比如“列剋星敦”級採用的是封閉式機庫,即機庫四周由裝甲保護。雖然這能夠極大的提高航母的防護能力,但是實戰證明,航母的防護應該集中在水平裝甲水下部位,在水上部位沒有必要敷設太厚的裝甲。封閉式機庫,最大的問題就是過於封閉,如果燃油庫受損導致燃油溢出,聚集在機庫裡的油氣就很容易被引爆。在太平洋戰場上,只有“列剋星敦”級採用了封閉式機庫。

遭到攻擊後大約十五分鐘“列剋星敦”號上發生了大爆炸。

引發大爆炸的,就是從航空燃油庫裡洩出來的航空汽油在機庫裡揮發成油氣。

當時“列剋星敦”號的機庫甲板並沒被炸穿,只是被炸得變形,但是直接導致下方的航空燃油庫變形,從而使航空汽油洩。受機庫的結構限制,揮發的油氣沒有能夠及時排出去,在機庫內聚集。

引發大爆炸的具體原因不明,很有可能是損管人員作不當導致。

據美軍倖存人員回憶,在發生大爆炸之前,航母上的大火已經被撲滅了,損管人員正在努力修復受損的飛行甲板,控制損傷範圍。當時,損管人員肯定在清理爆炸現場,也就有可能使用了一些特種工具。比如高溫氧氣切割機、電焊等等,而這些都有可能引爆聚集在機庫裡的油氣。

猛烈的爆炸,直接拋飛了“列剋星敦”號的飛行甲板,甚至炸掉了半個艦島。

弗萊徹非常幸運,在空襲結束之後,他就去了附近的巡洋艦,沒有留在航母上,不然他肯定在陣亡名單之中。

要知道,大爆炸後,艦島內的官兵無一倖免。

只是,也有人認為“列剋星敦”號不是因為自身缺陷而完蛋的。

在“秦始皇”號出動的機群攻擊了“列剋星敦”號之後,又有兩支機群攻擊了這艘倒黴的航母,即“漢武帝”號與“漢高祖”號派出的機群。據中國海軍的作戰記錄,這兩支機群的攻擊都很成功,擊中了“列剋星敦”號五條魚雷與七枚炸彈。也就是說,即便沒有發生大爆炸“列剋星敦”號也會沉沒。

事實上,在發生大爆炸的時候“列剋星敦”號已經開始側傾了。

直到戰後,對“列剋星敦”號的殘骸進行考察,才證明由油氣引發的大爆炸確實是“列剋星敦”號沉沒的主因。最重要的就是從“列剋星敦”號上打撈起來的航海誌,其中明確提到,在發生大爆炸之前“列剋星敦”號上的大火已經被撲滅,而且進水得到控制,發電機也沒有停轉。如果沒有發生大爆炸“列剋星敦”號不會立即沉沒,甚至有可能返回美軍港口。

與“列剋星敦”號相比,其姊妹艦“薩拉託加”號的結局更加悲慘。

當時,西南太平洋艦隊總共出動了六支中隊級別的攻擊機群,即每艘航母各出動了二十四架轟炸機與攻擊機。按照李向龍的安排,前三支機群得集中力量攻擊最近的那艘航母,如果攻擊得手,後三支機群才去攻擊另外一艘航母,不然還得動用一支機群去攻擊最近的那艘航母。

這麼做,就是要保證至少擊沉一艘航母。

因為攻擊“列剋星敦”號的行動非常順利,所以後三支機群都飛往“薩拉託加”號。

重要的是,在第四順位到達的機群,即“光武帝”號出動的機群並沒有立即向“薩拉託加”號發起攻擊。主要就是,當時“列剋星敦”號還沒有傾斜,因此無法確定是否需要再發起一輪攻擊。

結果就是“光武帝”號與“魏武帝”號出動的機群,幾乎同時攻擊了“薩拉託加”號。

在航空作戰中,絕不是所有機群都一起發起攻擊的。在攻擊的時候,往往會在時間上稍微錯開一些。

主要就是,攻擊機群都是由各個航空聯隊的指揮官指揮的。

也就是說,如果屬於不同航空聯隊的機群要同時發起攻擊,在指揮上不可行,而且太多的戰機同時進入,也會成為高炮的靶子。

只是,兩支機群同時攻擊,肯定會讓防空攔截變得更加困難。

因為有足夠的時間,而且燃油充足,所以“光武帝”號派出的攻擊機群沒有從西北方向上進入,而是繞到了“薩拉託加”號的東南方向上。結果就是,兩支機群從兩個不同的方向上發起攻擊。

顯然“薩拉託加”號在劫難逃了。

第一輪攻擊“薩拉託加”號就捱了四條魚雷與六枚炸彈,而且其中一條魚雷正好擊中了艦尾,炸斷了兩推進軸。

緊接著“唐高祖”號出動的攻擊機群到達。

再次遭到攻擊的時候“薩拉託加”號幾乎癱瘓在海面上了。十二架魚雷攻擊機採用了梯次投雷戰術,總共擊中了“薩拉託加”號七條魚雷,而且還有一條魚雷因為投雷距離過近從“薩拉託加”號的下方穿過,擊中了位於其左舷方向上的重巡洋艦,把這艘戰艦連同三百多名官兵送到了海底。

最後的打擊,來自俯衝轟炸機。

十二架俯衝轟炸機全部投下了炸彈,而且只有一架在改出時被高機槍擊傷,先後有九枚五百公斤級航空炸彈命中“薩拉託加”號。

攻擊結束的時候“薩拉託加”號上燃起了大火,而且是無法撲滅的大火。

原因就是,航空燃油庫被直接命中,航空汽油洩了出來,而普通的滅火設備本無法撲滅由汽油引發的大火。

這場大火,不但把“薩拉託加”號燒成了廢墟,還奪走了上千名官兵的命。

當時,在機庫甲板下方的官兵中,只有不到一百人僥倖逃脫,其餘的都因為逃生通道被大火沒而沒能生還。

大火燃燒近一個小時後“薩拉託加”號的彈藥庫被引爆。

雖然在中彈之後“薩拉託加”號的艦長就下令向航空彈藥庫注水,以面裡面的炸彈與魚雷被大火引爆,但是仍然有一些彈藥庫無法注水,特別是那些位於水線之上,用來存放中小口徑高炮炮彈的彈藥庫。

只是,這場爆炸沒有讓“薩拉託加”號沉沒。

主要就是,爆炸發生在水線以上部位,沒有對水線以下的艦體造成太大損傷。

有趣的是“薩拉託加”號並沒有在遭到如此沉重的打擊後翻覆。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主要是其兩側艦體都遭到了魚雷攻擊。在擊中“薩拉託加”號的十一條魚雷中,有六條命中左舷,五條命中右舷。也就是說“薩拉託加”號兩側艦體的進水量相差不大。

必須承認,巨大的排水量,賦予了“薩拉託加”號極為頑強的生命力。

直到當天晚上“薩拉託加”號的飛行甲板才被海水淹沒。在此之前,美軍已經拋棄了這艘戰艦。

因為漂浮了數個小時,而且在此期間,美軍早已撤離,所以中國海軍在戰後花了很大的力氣才找到了“薩拉託加”號的殘骸。所幸的是,珊瑚海並不深,不然恐怕永遠也沒人知道“薩拉託加”號葬身何處。

十點半,李向龍收到了所有攻擊機群的戰報,確認“列剋星敦”號已被擊沉“薩拉託加”號遭到重創。

顯然,發動第二輪攻擊已經沒有必要了。

十一點,西南太平洋艦隊轉向北上。

雖然到這個時候,西南太平洋艦隊還沒有暴,但是美軍至少知道,西南太平洋艦隊就在第一航母大隊附近。也就是說,要不了多久,美軍就會搜索第一航母大隊附近海域,說不定海上巡邏機已經出發了。

李向龍的判斷沒有錯,美軍確實出動了海上巡邏機,甚至派遣了幾架重型轟炸機。

不到一個小時,西南太平洋艦隊就被發現了,一架配備了三臺發動機的反潛巡邏機從東南方向上追了上來,而且鬼使神差的避開了所有防空戰鬥機,甚至沒有被雷達發現,直到進入瞭望員的視野,才被發現。

雖然這架巡邏機在幾分鐘後就被防空戰鬥機擊落,但是在此之前,已經發出了電報。

十二點十五分,李向龍著手加強防空力量,讓每艘航母各出動四架戰鬥機,並且在飛行甲板上保留四架戰鬥機。

隨即,李向龍給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部發了一封電報,彙報了作戰情況。

十一點半,西南太平洋艦隊轉為向東航行,而且把航速提高到了三十節。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西南太平洋艦隊肯定不能向西或者向南航行,因為這都會進入美軍岸基航空兵的打擊區域。正常情況下,西南太平洋艦隊應該向北航行,即前往珊瑚海北部海域。只是,李向龍覺得這麼做有很大的風險,因為美軍還有兩支航母大隊沒有趕到,而且誰也不知道這兩支航母大隊在哪。更重要的是,美軍肯定會認為西南太平洋艦隊在偷襲得手後會返回所羅門群島,也就會重點向北搜索。如果不能儘快擺脫美軍的偵察機,那麼西南太平洋艦隊就很有可能遭到美軍艦隊伏擊。

顯然,向東航行才是合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