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五章爭分奪秒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從臺灣出發,中**隊兩天後就能登上呂宋島,而從硫黃島出發,中**隊在三天後就能登上關島。

由此可見,美軍要想守住西太平洋的橋頭堡,需要的就是時間。

也正是如此,羅斯福才指望中國高層犯糊塗。

可惜的是,羅斯福的如意算盤落空了。

在羅斯福正式向中國宣戰的時候,中國空軍已經開始轟炸呂宋島,首先打擊的就是蘇比克灣海軍基地。

從軍事上講,美國當局需要考慮的不是如何守住菲律賓與馬里亞納群島,而是如何利用這兩處地點爭取更多的時間。

說白了,就是讓中**隊在菲律賓與馬里亞納群島花更多的時間。

事實上,希望也同樣渺茫。

夏威夷時間七月十下午四點,美國太平洋艦隊駛出了珍珠港。

尼米茲沒有隨同艦隊出海,而是留在珍珠港坐鎮指揮,艦隊指揮官是他的下屬哈爾西中將,指揮航母戰鬥群的是弗萊徹少將與斯普魯恩斯少將,哈爾西則直接指揮由八艘老式戰列艦為核心的主力艦隊。

這三個人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斯普魯恩斯。

大戰爆發的時候,斯普魯恩斯還是一名高齡上校。

在美國海軍中“高齡軍官”非常普遍。主要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華盛頓條約”對各國海軍軍備做出了嚴格限制,戰艦數量得到控制之後,可以提供的軍官崗位也就非常有限了。結果就是,大批海軍軍官在達到了晉升年限之後,並沒有合適的崗位,也就沒有獲得晉升。

當然,這是傳統海軍強國才有的問題。

中國海軍是從無到有建立起來的,而且在成立的時候“華盛頓條約”就已生效,因此軍官隊伍的發展一直受到限制,並沒有出現大批軍官賦閒的情況,在崗的軍官都得到了足夠多的鍛鍊機會。

必須承認,很多優秀的海軍指揮人才因此而埋沒了。

斯普魯恩斯就差點成為被埋沒掉的優秀人才之一。

大戰爆發前,斯普魯恩斯已經達到了海軍上校的最高服役年齡,按照規定,如果他沒有獲得晉升,就得退役。

所幸的是,尼米茲在這個時候出任太平洋艦隊司令,並且立即看中了斯普魯恩斯。

也正是如此,斯普魯恩斯在一九四零年六月底,也就是大戰爆發後,就被尼米茲晉升為海軍准將,擔任太平洋艦隊的航空作戰參謀長。

接下來的一年裡,斯普魯恩斯一直負責太平洋艦隊航空兵的改編工作。

在此期間,他也在高度關注中戰爭,特別是中海戰。

可以說,斯普魯恩斯到這個時候,才開始釋放光芒,而且很快就產生了影響。在他的努力下,美國海軍艦載航空兵飛速發展,並且通過中海戰學到了很多經驗,也取了很多教訓。

最重要的,就是航空兵在海戰中的應用方式。

對此,斯普魯恩斯有明確的認識,即只有用於進攻,航空兵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正是如此,美國海軍航空兵才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即把重點放在進攻上,以提高打擊力量為主。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沒有斯普魯恩斯,也就不會有進攻型的美國海軍航空兵。

當然,在做出瞭如此重大的貢獻之後,斯普魯恩斯在一九四一年初,被尼米茲破格晉升為海軍少將。

有趣的是,斯普魯恩斯沒有選擇留在太平洋艦隊司令部,而是申請去艦隊服役。

尼米茲滿足了他的要求,任命他為太平洋艦隊第二航母大隊司令官,指揮“約克城”號與“大黃蜂”號航母編隊。

當時,太平洋艦隊總共有三支航母大隊。其中第一大隊由弗萊徹擔任司令官,轄“列剋星敦”號與“薩拉託加”號航母編隊,第二大隊由斯普魯恩斯指揮,而由“企業”號與“突擊者”號航母編隊組成的第三大隊沒有部署在珍珠港,而是以靠近美墨邊境的聖迭戈北港為母港。

斯普魯恩斯能夠脫穎而出,與尼米茲的慧眼有很大的關係。

從某種意義上講,尼米茲才是太平洋艦隊、甚至是美國海軍的靈混人物。

只是,尼米茲並非戰術方面的天才,他的強項是長遠的戰略目光,以及用人方面的超強才能。

中美開戰,尼米茲登上了戰爭舞臺。

在把艦隊派出去之後,尼米茲並沒有為艦隊作戰心。在他手下,不管是後起的斯普魯恩斯,還是基雄厚的哈爾西,以及算不上平庸的弗萊徹,都有獨擋一面的能力,而需要尼米茲做的,只是為他們創造取勝的條件。

當時,尼米茲最大的敵人,不是對面的中國海軍,而是美國海軍僵化的指揮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