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二十七章冷眼旁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威廉大帝”號動工建造時,並沒引起轟動。除了前期宣傳的效果,還與當時的國際事件有關。

最受關注的,正是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執意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

兩年前,在英德出面干預之後,亞歷山大三世暫時放棄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法俄聯盟也因此告吹。

在俄國國內,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重要人盡皆知。

雖然英德竭力反對,但是沙皇、大臣、以及俄國的資本家並沒忘記,只有修建了這條鐵路,俄國才是真正的俄國。

隨著德意志第二帝國加強海軍軍備,亞歷山大三世看到了機會。

僅僅兩年,英德關係大不如前。雖然兩個強大的帝國依然在表面上維持著友好關係,但是英國已經開始提防德意志第二帝國,防範這個歐陸頭號強國成為海軍大國,從而對英國的海上霸權構成威脅。

藉此機會,亞歷山大三世再次提出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

這次,沙皇是玩真的了。

為了促成此事,亞歷山大三世讓維特全權負責修建鐵路的事情,並且與法國進行貸款融資談判。英德還沒來得及採取外行動,維特就向沙皇遞了工程規劃書,並且得到了內閣與杜馬的全力支持。

緊接著,法國國會批准了十四億法郎的對俄貸款。

隨著“西伯利亞鐵路建築公司”問世,俄國在法國的幫助下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已成鐵板釘釘的事實了。

顯然,英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對此非常惱火。

面對共同的威脅,就算英德關係並不融洽,也得暫時放下矛盾,希望對方能夠成為對抗法俄聯盟的依託。

由此可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一意孤行,等於幫了帝國大忙。

英德關係緩和之後,帝國繼續建造大型戰艦,也得有充足的理由。

當然,理由就擺在面前,本不用尋找。

年底,在“威廉大帝”號已經鋪設好龍骨的時候,馮承乾代表德意志第二帝國宣佈,為了應對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構成的威脅,德意志第二帝國將在接下來的五年內,每年建造一艘主力艦。

對此,英國不但沒有反對,反而提出可以幫助帝國建造戰艦。

英國此舉,並非大發善心,而是在為自己著想。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海軍能夠牽制住俄國波羅的海艦隊,那麼英國在地中海、黑海、遠東等地區受到的壓力將大大降低,也就能更好的維護英國的利益。

在這個時代,俄國是僅次於英國的第二海軍強國。

雖然俄國的地理環境不太理想,出海口被大陸分割,但是自彼得大帝之後,俄國一直在努力獲取南方的出海口,為向外拓展領土打造艦隊。此時,俄國總共有三支艦隊,即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與遠東艦隊。從條件上講,黑海艦隊最為理想,只要通過歐亞大陸之的海峽就能進入地中海。只是受奧斯曼帝國鉗制,俄國黑海艦隊很難有所作為。遠東離俄國核心地區十分遙遠,又沒有暢通的陸路通,也不受重視。因為俄國首都聖彼得堡就在波羅的海邊上,所以波羅的海艦隊的實力在俄國海軍中首屈一指,擁有數艘主力艦,為波羅的海最強大的艦隊。

從地理上看,從波羅的海出來,就是英國控制的北海。

只要波羅的海艦隊殺了出來,就能對英國構成極大的威脅。

同樣受地理因素影響,加上在波羅的海沒有合適的基地,英國皇家海軍不大可能派艦隊進入波羅的海。

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能夠牽制住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對英國肯定是大有裨益。

打造一支強大的艦隊需要足夠的時間,而修建一條橫跨歐亞大陸、綿延上萬公里的鐵路也需要非常多的時間。

對此,馮承乾看得十分透徹。

只要帝國海軍還沒有強大到對皇家海軍構成致命威脅,英國就會把野心的俄國當成最為強大的潛在對手。

有俄國在前面擋著,英德兩國至少得在表面上維持友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