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八十二章親自上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最為明顯的區別就是“猛禽”採用的是十二缸星型風冷發動機,機首較為壯。

正是如此,從外形上看“猛禽”與bf-109e幾乎沒有半點相似的地方。

可以說“猛禽”成功的地方是採用了十二缸星型風冷發動機,失敗的地方也是採用了這種發動機。

要知道“蜻蜓”與“雪雕”採用的都是十二缸星型水冷發動機。

事實上,當時最佳的選擇,還是水冷發動機,但是海軍卻認為,艦載戰鬥機最好採用風冷發動機,因為航母上不會有太多的淡水。結果就是,沈飛不得不放棄了技術已經較為成的水冷發動機,冒險開發了風冷發動機。

當然,風冷發動機的發展潛力肯定超過了水冷發動機。

與“零”式戰鬥機相比“猛禽”顯得極為笨重,靈活差了很多,只在高速俯衝能上勝出。

從某種意義上講“猛禽”更像是專門用來對付轟炸機的截擊機。

正是如此,海軍才接收了“猛禽”並且將其做為主力艦載戰鬥機使用。

可以說“猛禽”是合格的防空戰鬥機,但是做為護航戰鬥機使用,就遠不如“零”戰那麼好用了。

用二十四架“猛禽”護航,顯然有點單薄。

要知道,航空戰隊有四艘航母,就算每艘航母只搭載了二十四架戰鬥機,總共也有九十六架。

事實上,第一輪攻擊行動進行得並不順利。

戰鬥機順利升空後“漢武帝”號上出了問題,原本安排在第二順位的俯衝轟炸機群就因為中隊長的座機沒能發動起來,不得不啟用備用飛機,延遲了大約十分鐘,俯衝轟炸機才陸續升空。緊接著“漢高祖”號上也出了問題,兩架魚雷攻擊機在起飛的時候因為調配不當發生碰撞,其中一架的機身被螺旋槳割裂,另外一架的機翼折斷。結果就是,直到九點四十五分“漢高祖”號上的魚雷攻擊機群才開始起飛,比其他兩艘航母上的機群晚了大約十五分鐘起飛。

由此產生的影響是,三艘航母的出動的俯衝轟炸機與魚雷攻擊機本沒有合在一起。

攻擊機群沒能集中行動,攻擊力自然大大降低。

如果僅靠這一波攻擊,肯定無法擊潰、甚至不可能重創聯合艦隊。

所幸的是,李向龍手裡不僅僅只有這些戰機。

九點半,也就是攻擊聯合艦隊的戰機還沒有完全升空,攻擊硫黃島的機群就回到了艦隊上空。

可以說,當時西太平洋艦隊上空亂成一團。

要命的是,大部分返航戰機沒有剩下多少燃油,都急需降落,而航母飛行甲板上的戰機還沒有完全升空呢。

可以說,如果拖到九點五十,就會有不少戰機因為燃油耗盡而墜海。

幸運的是“秦始皇”號在九點半就放出了全部戰機,開始回收返航的作戰飛機。結果就是,有四架“漢武帝”號與六架“漢高祖”號上的戰機因為燃油即將耗盡,降落到了“秦始皇”號上。

到九點五十五分,返航戰機全部降落到了航母上。

李向龍沒有讓航空勤務人員閒著,立即讓其他戰機做升空準備,並且必須在半個小時之內完成。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高的要求。

當時,有一百一十四架戰機返回,其中有一百一十二架能夠再次升空,因此需要為這些戰機補充燃油、掛在彈藥等等。此外,還需要進行必要的檢修,正常情況下需要耗費一個小時左右。

要在半個小時內完成起飛準備,就不可能完全參照作守則進行。

比如,所有飛機只能在飛行甲板上補充燃油,戰鬥機與俯衝轟炸機還要在飛行甲板上補充彈藥,只有魚雷轟炸機進入機庫掛裝魚雷。此外,還得省去很多必要的維護,才能把時間壓縮到半個小時內。

最嚴重的問題,還是第一波攻擊機群的帶隊長機,即第四艦載航空兵聯隊長敬海波上校沒有返航。雖然沒有飛行員看到敬海波上校的座機被擊落,但是據敬海波的僚機飛行員報告,在機群撤出的時候,敬海波為了掩護其他飛機,單獨與三架機格鬥,生還的可能非常渺茫。

這下,問題出來了。

第三艦載航空兵聯隊長負責指揮攻擊聯合艦隊,而第二艦載航空兵聯隊長是戰鬥機飛行員,負責艦隊防空。

也就是說,艦隊裡沒有可以指揮第二波攻擊的聯隊長了!

李向龍沒有把這個艱鉅的任務給別人,甚至連宮振國的勸說都沒用,他決定親自指揮第二波攻擊。

十點十五分,李向龍穿上了飛行夾克,登上了一架備用的“雪雕”按照李向龍的代,將由宮振國負責後面的指揮工作。

當然,宮振國的能力也不在李向龍之下,只是連馮承乾都認為,李向龍沒有必要親自參與攻擊行動。

只是,李向龍也是飛行員,而且他的參與對提升士氣有很大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沒有人能夠說動李向龍。除非馮承乾以命令的方式讓他留下,不然也沒辦法阻止他。

顯然,馮承乾不會在這個時候強行要求李向龍留在旗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