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五十二章同盟軸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五個月後,即一九三九年十二月,馮承乾率領〖中〗國軍事團對德意志第二帝國進行回訪。

名義上,這次訪問是對希佩爾率團訪華的回訪。實際上,這次訪問的主要目的,還是進行軍事層面上的協商。

威廉二世訪華之後,馮承乾向吳鐵生與劉伯恩提到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戰爭計劃。

當初,馮承乾向德皇做出保證,並非毫無把握。事實上,這個時候的〖中〗國高層,都在算計著什麼時候再度向〖〗本開戰,以徹底消除切身威脅。早在一九三五年,吳鐵生就提出了攻打〖的作戰方案,以全面征服〖〗本為目的。只是受國際局勢影響,這份方案本沒有形成作戰計劃。

顯然,吳鐵生與劉伯恩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當然,吳鐵生與劉伯恩都知道,向〖〗本開戰還欠缺一個極為重要的條件,即以什麼理由發動這場戰爭。

毫無疑問,德意志第二帝國向法國開戰,不能成為〖中〗國向〖〗本開戰的理由。

原因很簡單,法國與〖〗本不是盟國,因此〖〗本不會向德意志第二率國宣戰,而〖中〗國也就不可能以帝國盟國的身份向〖〗本宣戰。

所幸的是,這個問題很快就解決了。

八月,威廉二世離開〖中〗國後不到一個月,〖〗本外代表團就到達法國,正式與法國進行結盟談判。

當然,這是秘密進行的。

按照柏林和約的規定,法國做為戰敗國,不能與任何國家結盟,不然都將被德意志第二帝國視為威脅。

說得簡單一些只要法國與其他國家結盟,就等於破壞了和約,也就等於給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發動戰爭的理由。

問題是,法國當局似乎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雖然要到一九四零初,法國與〖〗本才能完成結盟的談判工作而兩國秘密簽署軍事同盟條約則是一九四零年下半年了,但是在當時,〖〗本外代表團訪問法國,而且在巴黎呆了半個月之久,絕不是什麼小事。

要知道,自中戰爭之後,〖〗本就一直在積極尋找盟友。

最初〖〗本希望與美國簽署同盟條約。不管怎麼說,〖〗本與美國都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因為同盟行動不受限制。問題是,美國國內正盛行孤立主義,加上受經濟危機影響美國本沒有考慮與〖〗本結盟。

在華盛頓碰壁之後,〖〗本又去倫敦試了運氣。

英國佬沒有一口回絕〖〗本人的請求,也沒有把〖〗本外官擋在門外,可是最終也沒有給予〖〗本正式答覆。

原因很簡單,英國把重點放在恢復海軍上因此得低調行事。

別忘了,在一九三八年之前,英國皇家海軍還相當脆弱,本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對手。更重要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國一直把英國視為其歐陸霸權的主要威脅,也就一直在提防著英國。

可想而知,為了發展壯大英國必須低調行事。

要知道,當時英國甚至沒有與美國簽署同盟條約,更別說與〖〗本、這個背信棄義的前盟國簽署同盟條約了。

英美態度冷淡,讓〖〗本心灰意冷。

接下來幾年〖〗本老實了許多,而且也不得不把重點放在戰後重建上特別是重塑〖〗本民眾的信心。

直到一九三八年,隨著法國在歐洲大陸上滋辜,〖〗本才看到希望。

當然,這個時候的〖〗本,比五年前更需要盟友。

要知道,在中戰爭之後的五年中,〖中〗國利用〖〗本的戰爭賠款、在中南半島上的擴張行動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無si援助,取得了極為輝煌的建設成就,已經在各個主要領域超越了〖〗本,成為西太平洋地區的頭號強國。更重要的是,〖中〗國的軍事實力、特別是海軍實力在這五年內有了實質的增長,除了在主力艦的數量上略差於〖〗本,在其他各個方面都已超越〖〗本海軍。

憑藉實力上的優勢,〖中〗國已經掌握了戰略主動權。

說得不好聽一些,只要國際環境允許、也就是時機成,〖中〗國可以在任何時候對〖〗本發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