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九章主動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四月二十七,馮承乾派出的偵察艦發現了大艦隊,只是在兩百多公里之外。

漢密爾頓不是笨蛋,知道公海艦隊已經進入北大西洋,而且一路上遭遇了大批德艦,讓他立即想到,公海艦隊的首要目的肯定是打垮大艦隊。因此,漢密爾頓知道,決戰已經在所難免了。

只是,漢密爾頓並不希望在這個時候與公海艦隊決戰。

原因很簡單,大艦隊絕對打不過公海艦隊,至少在與美國的大西洋艦隊會合前,不是公海艦隊的對手。

漢密爾頓的目的也很簡單:首先與大西洋艦隊會合。

問題是,馮承乾會給他這個機會嗎?

這個時候,大艦隊的問題暴出來了。

在漢密爾頓手裡,除了三艘戰列巡洋艦,就只有三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速度較快,而在馮承乾手上,除了六艘戰列巡洋艦,還有四艘“拜仁”級戰列艦擁有不亞於對手的最高航速。

也就是說,比速度,大艦隊不是公海艦隊的對手。

退一步,即便漢密爾頓讓高速主力艦聚在一起,也打不過公海艦隊的高速編隊。

事實上,公海艦隊也不是沒有弱點。

最大的弱點就是,到四月二十七的時候,四艘“拜仁”級的油艙裡只剩下了不到八百噸燃油,只夠全速航行不到一千海里。也就是說,如果大艦隊繞過大圈子,並且集中全部高速主力艦,跟公海艦隊進行“長跑比賽”公海艦隊肯定會敗下陣來,馮承乾將被迫放棄追擊大艦隊。

可惜的是,漢密爾頓並不知道這一點。

顯然,這是一個嚴重失誤。

以當時的情況,漢密爾頓完全應該想到,公海艦隊的那些主力艦已經沒有剩下多少燃油了。原因很簡單,在確認公海艦隊沒有走英吉利海峽之後,就可以據公海艦隊出港的時間大致推算出,公海艦隊的巡航速度不會低於十八節,比經濟航速高了六節,燃油消耗率遠超過正常巡航。

這個失誤,讓漢密爾頓做出了一個極端錯誤的決定:衝擊公海艦隊。

按照他的判斷,如果大艦隊髏行衝擊,公海艦隊肯定會按照他的方式,把高速主力艦集中起來使用。

漢密爾頓的判斷沒有錯,馮承乾確實是這麼做的。

在離開威廉港之後,馮承乾就把四艘“拜仁”級戰列艦與三艘“德夫林格”級戰列巡洋艦編在一起,組成了高速追擊編隊,三艘老式戰列巡洋艦則與輕巡洋艦組成偵察編隊,其餘速度較慢的戰列艦組成主力編隊。

雖然沒有帶上另外三艘戰列巡洋艦,馮承乾的優勢也很明顯。

二十七夜間,漢密爾頓在收到了偵察巡洋艦發回來的電報,得知公海艦隊就在北面大約一百公里外之後,他對大艦隊的編制做了調整。三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與三艘戰列巡洋艦組成快速突擊編隊,其餘十一艘戰列艦組成主力編隊,偵察任務則全部給了輕巡洋艦。

編排好艦隊後,漢密爾頓就率領快速突擊編隊脫離了主力編隊。

嚴格說來,漢密爾頓的編排方式沒有錯。

問題是,他做錯了一件事,即主動去挑釁公海艦隊。

以當時的情況,大艦隊最大的問題,不是快速編隊與主力編隊不如對手,畢竟這兩支編隊的戰鬥力差距都極為有限,前者是六比七、後者是十一比十二,真要打起來,將由運氣決定勝負。

真正的差距,在偵察編隊上。

馮承乾特意留下了三艘戰列巡洋艦,就是為了加強偵察編隊。在這個時代,偵察主要依靠戰艦,而不是飛機。但是不管在任何時代,準確掌握戰場信息,並且及時獲取信息,都是獲取勝利的關鍵條件。

漢密爾頓只派輕巡洋艦執行偵察任務,絕對不是由戰列巡洋艦領隊的偵察編隊的對手。

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如果換成馮承乾,肯定會設法避開公海艦隊,而不是讓快速主力艦去挑戰公海艦隊。

可惜的是,漢密爾頓並不這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