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正面決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由此可見,金做了一個最為錯誤的決定。
當時,馮承乾只知道,大西洋艦隊在轉向之後,航速依然保持在十八節,而這也正是他希望得到的結果。
通過之前的戰鬥,馮承乾已經發現,大西洋艦隊在高速航行時的炮擊命中率很不理想。
也就是說,只要保持高的速度,大西洋艦隊就佔不到便宜。
當時,馮承乾也想到,金這麼做,就是在掩護後面的運兵船隊,只是他沒有想到金會讓運兵船隊調頭北上。
直到十一點三十五分,馮承乾才收到了輕巡洋艦發來的電報,得知運兵船隊已經轉向。
這下,戰局完全明瞭了,至少對馮承乾來說是如此。
看完電文,馮承乾就下令把速度降低到十八節,與大西洋艦隊進行面對面的決戰,並且明確高速旗艦官兵、以及讓其他戰艦的艦長告訴手下的官兵,公海艦隊不會繼續避戰,將與大西洋艦隊一決雌雄。
緊接著,馮承乾給兩支巡洋艦分隊各發了一封電報。
首先與運兵船隊遭遇的十二艘輕巡洋艦放棄追擊,主要任務是幹掉、或者纏住那些掩護運兵船隊的美國輕巡洋艦。在北面展開搜索的八艘輕巡洋艦加速南下,爭取以最快的速度幹掉運兵船隊。
馮承乾非常清楚,他必須儘快結束這場戰鬥。
說白了,到底要不要與大西洋艦隊分出高下,並不是真正的關鍵。
馮承乾想要得到的仍然是殲滅運兵船隊,而他的任務,就是在為那些輕巡洋艦爭取機會,讓大西洋艦隊無法分身他顧。
顯然,局面對馮承乾有利。
只是,馮承乾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在海戰中,運氣因素是不可避兔的,而且某些時候,運氣往往左右了一場勢均力敵的海戰的最終結果。
更重要的是,馮承乾非常清楚,除了兩艘“拜仁”級之外,另外六艘戰列巡洋艦都不適合進行艦隊決戰。只要大西洋艦隊的運氣稍微好一些,那麼這六艘戰列巡洋艦就得在這場海戰中付出慘重代價。
顯然,這對公海艦隊沒有半點好處。
為此,就得儘可能的縮短戰時間。也就是說,只要馮承乾派出去的輕巡洋艦分隊完成了任務,戰鬥就將結束。馮承乾要做的,就是在此之前,儘可能的讓每一艘主力艦都避免遭受重創,特別是損失航速。
戰鬥開始後“拜仁”號上升起了一面信號旗。
其他七艘戰艦的艦長看到這面旗幟之後,都明白了艦隊司令官的意思。
這面旗幟,就是“〖自〗由戰鬥旗”其含義就是,在艦隊戰中,各艦艦長擁有自主決斷權。
當然,對經驗豐富的艦長來說,這面旗幟還有另外一種含義。
這就是,在必要的時候,各艦艦長可以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脫離戰列。
必須承認,在戰鬥中發展壯大、逐步成的帝國海軍在素質上,特別是軍官素質上絕對超過了美國海軍。八艘戰艦的艦長都是經驗豐富的軍官,最少的也參加過三場海戰,都非常清楚艦隊司令官的意圖。
對馮承乾來說,這就意味著他只需要下達很簡單的命令。
十一點四十二分,戰列基本上拉平之後,炮戰開始了。
雖然戰距離縮短到了一萬六千米,但是美艦的炮擊準確依然不敢恭維。
在最初五分鐘內“賓夕法尼亞”號向“拜仁”號打出了八輪齊,竟然沒有一次形成跨。相反“拜仁”號在打到第三輪齊的時候,就對“賓夕法尼亞”號形成跨,並且在第四次齊的時候,擊中了“賓夕法尼亞”號。後面“巴登,…號的表現差了一些,但是也在第七輪齊時對“亞利桑那”號形成齊,並且在第九次齊中擊中目標。再往後的六艘戰列巡洋艦打得更好“奇”號在第二輪齊時就靠運氣擊中了“內華達”號,緊接著在第三輪齊時形成跨,在接下來的三次齊中均有命中。表現最好的是參加過公海艦隊所有大規模海戰的三艘戰列巡洋艦,即“奧古斯塔皇后”號等三艘老艦,在五分鐘內就取得了五次以上的直接命中。
對大西洋艦隊來說,這場仗還有得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