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醒悟太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十一點過一分,在只有六門主炮可用的情況下“拜仁”號收到了這場海戰中的第二個戰果,用一枚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彈擊中了“賓夕法尼亞”號的a炮塔,並且擊穿了炮塔的頂部裝甲,在炮塔內部爆炸。雖然這一炮沒有能夠對“賓夕法尼亞…號的主炮彈藥庫構成直接威脅當時提彈通道的防火防爆門是關閉著的,但是卻直接打掉了“賓夕法尼亞”號四分之一的主炮。
可以說,這一炮,再次證明了帝國海軍在主力艦火力上的發展策略最為有效。
前面已經提到,帝國海軍在大戰爆發前,就針對遠戰與近戰,為主力艦配備了兩種能不同的穿甲彈。此外,帝國海軍還據遠戰與近戰的區別,在主力艦的設計上強調了水平防護的重要。
近跟帝國海軍步伐的不是英國皇家海軍,而是美國海軍。
可惜的是,在建造“賓夕法尼亞”級的時候,美國海軍並沒認識到遠戰的重要,也就沒有加強水平防護。要到“新墨西哥”級,美國主力艦的水平防護能力才能達到帝國主力艦的級別。
結果就是“賓夕法尼亞”號主炮炮塔的頂部裝甲本擋不住三百八十毫米重彈。
更重要的是,美國海軍當時還沒有嚴格區分遠戰與近戰的彈藥。
如果美國海軍也像帝國海軍,專門為遠程炮戰開發重型穿甲彈,那麼在十點五十七分,也就是打中“拜仁”號b炮塔炮座的那一次,肯定能重創“拜仁”號,甚至有可能打爆“拜仁”號的主炮彈藥庫,讓“拜仁”號葬身大海。要知道,在“拜仁”號返回威廉港後,工程師才發現,那一炮的命中點在炮座與炮塔的界處,也就是炮座裝甲較為薄弱的地方。只要穿甲彈的威力大一點,後果就不堪設想。
再次命中“賓夕法尼亞”號之後“拜仁”號的b炮塔投入了戰鬥。
接下來“拜仁”號又兩次命中“賓夕法尼亞”號,一次打在戰艦左舷中部,炸掉了煙囪後面的救生艇,另外一次打在籠型後桅上,導致兩名瞭望員喪生,只是均沒有對“賓夕法尼亞”號構成嚴重損傷。
難能可貴的是“巴登“號也首開命中記錄。
十一點過三分“巴登“號在第十八次齊中,擊中了“亞利桑那”號。命中點在艦首附近,穿甲彈在貫穿了四層甲板之後,在鐺艙裡面爆炸,炸飛了主鐺與副鐺,並且導致鐺機失靈。關鍵時刻,如果不是損管隊員及時趕到,迅速切斷了鐺鏈,恐怕“亞利桑那”號就會出大問題了。
只是,在捱了這一炮之後“亞利桑那”號的艦首嚴重變形,還導致艏部十多個艙室被海水淹沒。
顯然,這艘戰列艦的最高航速無論如何也達不到二十節了。
戰列後方,六艘戰列巡洋艦也取得了戰果,只是均沒有能夠重創美艦。畢竟戰距離太遠了,即便使用重彈,三百毫米艦炮的威力也不夠大,而美國戰列艦又以裝甲防禦厚實而著稱於世。
十一點過妾分,公海艦隊開始加速。
此時,戰距離已經縮短到了兩萬米以內。
馮承乾的策略非常簡單:不與大西洋艦隊近戰,在儘量保持戰距離的情況下,拖著大西洋艦隊離開主航道。
打到這個時候,金已經醒悟過來了。
要知道,在這近半個小時的戰鬥中,大西洋艦隊已經偏離主航道大約十五海里。如果繼續跟著公海艦隊打下去,大西洋艦隊很快就會與運兵船隊拉開距離,從而無法有效掩護運兵船隊。
問題是,這個時候才醒悟過來,已經太晚了。
別忘了,馮承乾在此之前就派出了兩支巡洋艦分隊。
十一點過七分,馮承乾首先收到南下的巡洋艦分隊發來的消息,該分隊已經發現了向南轉向規避的運兵船隊,並且遭遇了美國海軍的輕巡洋艦分隊,即將進入戰狀態,請馮承乾下達命令。
馮承乾沒有讓其對付運兵船隊,而是去對付掩護運兵船隊的美國輕巡洋艦。
緊接著,馮承乾發現,大西洋艦隊沒有加速追上來。
十一點過十分,從北面繞過去的巡洋艦分隊也發來了電報。八艘輕巡洋艦已經展開,正在搜尋向南逃竄的運兵船隊。
稍微考慮一陣,馮承乾下達了轉向命令。
公海艦隊沒有與大西洋艦隊脫離,而是向右轉向,並且同時加速。
也就是說,馮承乾準備繞到大西洋艦隊前面去,著金與他決戰,而不是撤回去掩護運兵船隊,從而為已經機動到位的巡洋艦分隊爭取機會。
到這一步,金還有選擇的餘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