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勇闖鬼門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十月七,在完成了部署調整之後,魯登道夫再次組織德軍。
發動了新的攻勢。
這一天,首先修復的三艘戰列巡洋艦,以及“拜仁”號與“己登”號戰列艦組成的偵察分隊離開了威廉港,開始了五個月來,公海艦隊的第一次大規模行動,目標直指重新控制北海的英國皇家海軍。
馮承乾出動的不是五艘快速主力艦,而是八艘。
按照他的安排“奇、,號、“德利茨”號與“馮一德坦恩”號已經返回北海,將在十月八與偵察分隊會合。
因為英國皇家海軍已經奪回了制海權,所以遠洋艦隊的破行動也大有收斂。
只是,馮承乾沒有帶上在九月中旬才服役的“德夫林格”號與“呂佐”號,因為這兩艘戰艦還沒有完成必要的訓練。
冬無疑問,這是一支能打的艦隊,而且很有威脅。
馮承乾的目的不是去與英國皇家海軍決戰,而是要破壞英國的制海權,解除英國對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戰略封鎖。
當然,這只是出動艦隊的表面理由。
原因很簡單,在美國參戰之後,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貿易已經沒有戰略重要了,最多隻是從非洲等殖民地獲取一些資源,而在擊敗俄國、協助奧斯曼帝國穩住了中東戰場之後,帝國已經打通了陸路通線,俄國提供的資源也能滿足帝國的需求,因此帝國對海外殖民地的資源需求並不高。
說得簡單一些,此時有沒有遭到封鎖,對帝國來說都無關緊要,至少沒有決定影響。
馮承乾的真正目的,是要阻撓美國向歐洲派兵,讓美國在出動地面部隊之前,首先得考慮能否把部隊安全送到歐洲。
說白了,這次艦隊行動完全是在為地面戰場服務。
當時,馮承乾也給魯登道夫做了承諾,即爭取在年底之前,讓美國因為航線安全不能得到保證,而無法向歐洲派遣地面部隊。為此,馮承乾就得率領艦隊出港,讓英國皇家海軍與美國海軍不得不首先對付公海艦隊。
只是,公海艦隊存在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這就是,主力艦的續航能力非常有限,難以長期在遠洋活動,也就不可能始終讓英美繃緊神經。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馮承乾帶上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補給艦隊”嚴格說來,是由運載燃油的船隻與護航戰艦組成的特殊艦隊,而這支艦隊的任務就是支持公海艦隊。
十月八,公海艦隊在北海中部與三艘戰列巡洋艦會合。
同一天,由八艘萬噸級油輪與十二艘輕巡洋艦組成的“補給艦隊”也從波羅的海的基爾港出發了。
這個時候,英國皇家海軍也收到了確切消息,公海艦隊的全部主力已經離開威廉港。
毫無疑問,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在公海艦隊之上。要知道,這個時候,除了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與兩艘“聲望”級戰列艦已經服役之外,英國皇家海軍還有八艘來自美國的戰列艦。
問題是,英國皇家海軍的快速主力艦明顯不如公海艦隊。
這樣一來,即便英國皇家海軍派遣大艦隊去攔截公海艦隊,打與不打的主動權都在公海艦隊手裡。
更要命的是,美國海軍就沒有戰列巡洋艦!
雖然在參戰後,美國國會立即批准了一份規模龐大的造艦計劃,其中就包括美國海軍的第一種戰列巡洋艦,但是現在這種戰列巡洋艦連圖紙都沒有,更別說建造了。在未來三年之內,美國海軍本得不到快速主力艦。
四艘打八艘,顯然沒有任何勝算。
可是,如果英國皇家海軍不肯出來戰,在氣勢上就會輸給帝國海軍,甚至會因此暫時丟掉制海權。
毫無疑問,這正是英國當局最擔心的地方。
要知道,美國已經開始進行戰爭動員,當時已有超過一百五十萬美國人報名參軍,美國陸軍的規模也擴充到了五十萬。更重要的是,歐陸戰場上,法國已經失血過多,隨時有可能倒斃。雖然英國一直在增派遠征軍,但是英國也已經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二百五十萬人死亡與被俘的慘重代價。毫無疑問,英國的援助,只是杯水車薪。能夠拯救法國的,只有來自美國的大軍。如果讓公海艦隊突破了北海防線,再次進入北大西洋,美國就得把出兵歐洲的時間延後。對法國、甚至對整個協約國集團來說,這都不是什麼好事。別忘了,法國是協約國集團在歐陸上的最後一個堡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