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間接影響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時,俄軍敗得有多慘呢?
在不到一年的戰爭中,俄軍總共戰死三百六十八萬餘人、傷殘五百七十多萬,而被俘的高達七百萬。
這是個什麼概念?
在大戰爆發之後,德軍總共開設了四十個戰俘營,最多隻能容納二百萬戰俘。當時還有很多人認為,本用不著開設這麼多的戰俘營,因為戰爭肯定能在半年之內結束,不會有那麼多的戰俘。僅僅過了三個月,這四十個戰俘營就人滿為患了。到一九一五年六月底,德軍開設的戰俘營超過了一百個。可惜的是,即便如此,也無法容納下所有俄國戰俘,更別說英國與法國的戰俘了。此外,當時在東線作戰的德軍總共還不到兩百萬,加上奧匈帝國與羅馬尼亞等盟友的軍隊,總兵力也不到六百萬。
也就是說,俄國戰俘的總量,超過了東線戰場上軸心國的作戰部隊!
打成這個樣子,俄國離戰敗還遠嗎?
從某種意義上講,俄國已經戰敗了,而俄國離崩潰只欠缺最後一個必然條件。雖然馮承乾不知道這個必要條件能在什麼時候形成,但是可以肯定,只要俄國受到的戰爭壓力沒有減輕,就肯定會到來。
為此,七月二十,馮承乾專門返回柏林,向德皇提出建議。
這個時候,德皇也在考慮是否繼續在東線用兵。
魯登道夫的表現,遠遠超過了德皇的預期。當然,這並非魯登道夫一個人的功勞,東線德軍參謀長霍夫曼少將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從某種意義上講,霍夫曼的重要在魯登道夫之上,因為正是他對俄軍的深入瞭解,才讓魯登道夫抓住了俄軍的致命弱點,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了如此重大的勝利。此外,包括“巴巴羅薩行動”在內,東線的絕大部分作戰計劃都是由霍夫曼起草的,魯登道夫只是執行了霍夫曼制訂的計劃。在指揮層面上,霍夫曼的準確判斷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是如此,在七月底,德皇破例晉升霍夫曼為帝國陸軍上將,並且授予橡葉飾藍馬克斯勳章。
問題是,德皇認為在東線已經打得足夠好了,沒有必要繼續打下去。
德皇的意思很明確,俄國已經失去了戰鬥力,可以暫時放在一邊,把重點轉移到更加重要的西線戰場上去。
為此,德皇甚至暗示,只要魯登道夫支持他,就任命魯登道夫為西線德軍總司令。
也正是德皇的暗示,讓魯登道夫動心了。
問題是,這個時候放過俄國合適嗎?
在覷見德皇之前,馮承乾找到了魯登道夫。
雖然馮承乾是帝國海軍將領,與陸軍沒有多少關係,但是他與魯登道夫的si人情非常不錯。別忘了,當初魯登道夫能夠得到德皇的重視、或者說能夠讓德皇認識,就與馮承乾有直接關係。此外,在這場大戰中,魯登道夫能夠受到德皇重用,也是馮承乾大力推薦。如果沒有馮承乾,也就不會有現在的魯登道夫。
“將軍,我此次前來,只為了一件事。”
“很重要嗎?”魯登道夫把茶水端了過來,顯得非常客氣。
“聽說,陛下希望由你擔任西線德軍總司令。”
“陛下確實提到過這件事,只是…”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現在把重點轉到西線,會有什麼樣的結果?”魯登道夫沒有開口,坐到了馮承乾對面的沙發上。
“別的不說,我們在東線的所有努力都將白費。”
“是嗎?”
“如果我說,繼續保持現在的進攻勢頭,而且輔以一些其他手段,我們就有希望在年內擊敗俄國,你相信嗎?”魯登道夫的眉頭跳了幾下,似乎不大相信。
“不可否認,俄軍已經戰敗了,只是俄國還沒有倒下。如果送開了勒在俄國脖子受到絞索,這頭巨大的北極熊就能緩過氣來,並具再次對我們構成威脅。在軍事上,我們做得已經足夠好了。要想徹底打敗俄國,我們只欠缺最後一個必要條件。”
“什麼?”
“在俄國製造一場足以毀滅羅曼諾夫王朝的大規模動亂。”
“這…”
“如果你相信我的判斷,那麼就再堅持幾個月。”
“這麼說,你很有把握?”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除此之外,你還要去找到一個人,並且把他送回俄國。”
“荊”
“一個至關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