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九章改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變化最大的國家有兩個,一個是本,一個是英國。

本是大戰期間第一個戰敗的國家,也是得到中國的重建援助,開始進行戰後重建的國家。

在很大的程度上,本被中國當成了進行戰後重建的樣板。

雖然在大戰結束之前,本的重建工作就已經展開,但是要到戰爭結束之後,本的重建工作才全面開始。

主要就是,在本重建的問題上,中國國內存在很大的分歧。

關鍵就是,幫助本進行重建的話,本會不會再度發展壯大,而且成為對中國本土威脅最大的國家?

要知道,在大戰期間,中國本土遭受的攻擊大多來自本。

雖然大戰最後是在中國與美國之間決出勝負的,而且美國在戰場上給中國製造的傷害要比本大得多,但是直到戰敗,美國對中國本土的威脅都非常有限,而且在一九四五年之後就沒再構成威脅了。

相反,本在投降之前,一直對中國本土構成了威脅。

投降之前,本對中國本土進行了報復轟炸,其中在一九四零年下半年,還多次組織轟炸機奔襲中國東部地區的大城市,僅在一九四零年十月十的轟炸中,就導致上千名上海市民傷亡。即便在中**隊登陸本本土之後,本軍隊也在攻擊中國本土,甚至組織發起了自殺式攻擊。在一九四一年四月,本的一架“神風”自殺式攻擊機撞擊了一艘由煙臺前往大連的渡輪,造成一千四百名乘客喪生。當時,本甚至出動飛機,向中國東北與東部地區投擲細菌炸彈!

這些事情,中國人都銘記在心,從未遺忘。

在戰爭結束之前更是如此,即沒有任何一名中國人對本有好。甚至沒有任何中國人希望本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只是,這些擔心多少有些多餘。

原因很簡單,本徹底戰敗了,中**隊佔領了本本土,本被解除武裝,連天皇都成了歷史。

至於本平民,本無足為懼。

此外,戰爭對本造成的損害。遠遠超過了中國。在大戰結束的時候,本作為一個國家已經元氣大傷。

前面提到過,本在戰敗之後,遭受了巨大的磨難。/到戰爭結束的時候,饑荒、疾病與動亂,已經奪去了三分之一本人的生命,而且中國佔領軍在鎮壓叛亂的時候從未手下留情。倖存下來的本人,要麼投靠了中國佔領軍,要麼就是被剪去了爪牙的順民。

白了,不願意順從的本人。在戰爭結束前幾乎死絕了。

與中國佔領軍在本進行鎮壓行動的資料,直到二十一世紀中期才公佈。主要就是這些資料會嚴重損害中國的形象,並且對中關係產生影響。即便在大戰結束一百年之後,這些資料裡記載的事件,也讓人十分震驚。

比如,在佔領期間,中國佔領軍推行了“什一連坐法”得簡單一些,就是每十戶本人組成一個什。如果這些本人違反了佔領軍頒佈的法案,比如參加了抵抗運動,那麼在查不出罪犯的情況下。佔領軍就將以籤的方式,出一戶人,把這戶人中的成年人全部處死,未成年人則送往佔領軍的孤兒院。

顯然,這是十分不人道的做法。

當然,這都是戰爭時期的特殊手段,也是迫不得已的手段。

總而言之,如果按照比例計算的話,本是眾多參戰國中,人員損失最參眾的國家。

本當局在戰後做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在一九五四年的時候,本的人口總量為四千二百萬。

這是個什麼概念?

大戰爆發前,本的人口總量超過了八千萬。

也就是,在這場戰爭中,本損失了一半的人口,而且絕大部分是青壯年,還以男為主。

在一九五四年的時候,本的男女比例為一比一點三!在人口的年齡結構中,十歲以下兒童所佔比例高達百分之二十七。

也就是,本是一個嚴重失血的國家。

這樣的國家,還有什麼威脅可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