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二十八章虎嘯龍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們扒開一些樹枝,見裡面出了一個被亂石壘著的山。三人急切地扒開山崖前的石頭,又在巖口撿到一些麥粒。於是,三人田鼠扒似的,往裡扒得更歡快了。裡面出了幾塊更大的石頭豎在了口。

癩頭和尚智興和道廣眼看著他們三人一起使勁移動著石頭,在樹上捂著嘴偷偷發笑。又見三人撅著股又扛又搬的,石頭卻是紋絲不動。

末了,又見三人趴在石頭縫裡往瞅了很久後,退了出來,左右看看,又忙著把碎石頭和亂樹枝依舊堆遮好了。其中一個人又在旁邊的一棵半大的樹上砍下一些樹枝來,橫架在口的石頭和樹枝上。而後幾個人便匆匆下山去了。

三人一定是急著回去報信去了!

望著三人匆匆跑下山去的背影,癩頭和尚智興跳下樹來,又是拍股打、又是大笑的,還樂得在地上連著翻了幾個跟頭!

道廣望望遠去的三人背影,一把拔出自己背上的砍刀,眯著眼看了看刀刃,朝著路邊的一篷蒺藜叢斬去!

用柴刀一挑,順手撂到背後的荊簍裡…

第二天天不亮,突然悄悄摸到山上一二百個帶刀拿劍穿著鄭國官兵衣服的人。其中領頭的三人正是昨天那三個打柴人。

癩頭和尚智興靜靜地爬在樹上,一面搖著二郎腿,一面啃著一個青皮大羅卜,等著看那些官兵如何墮入他佈下的陷陣——只見那些人一齊動手,急慌慌地扒開了亂荊和雜樹,又搬開大石頭掩著的口,只見裡面黑黢黢的,一眼望不到底。一個人點著了火把。一二百個眾兵魚貫而入…

癩頭和尚智興一把扔掉羅卜頭兒,一手支著耳朵,等待探聽動靜。

過了好一會兒,突然,從裡傳了一聲悶悶的巨響。

緊接著,便聽見裡傳出一片鬼哭狼嚎之聲。

再接著,就見那些進去的兵士們滾成一團往外爬,一面爬,一面叫,一面捂著頭臉,一面滿地亂翻…

撲天蓋地的,不知打哪裡一下子衝出了成千上萬只的細大螞蜂來!仍舊追逐著逃出來的官兵,寂靜的山林,一時鬼哭狼嚎。

接著,又是一聲巨響!

原來,那些剛剛逃出的士兵,又先後紛紛跌入外一片被枯葉覆蓋著的因遇到大山石,挖了一半便廢棄的糧窖。下面是一層的蒺藜叢…

又一片鬼哭狼嚎之聲從大坑裡驀地傳了出來,仿如厲鬼慘叫,令人不忍卒聞!

癩頭和尚智興皺著眉、擠著眼,使勁搖了搖頭,後來,乾脆把頭抵在樹幹上,拿兩手緊緊捂住了耳朵!

坐在遠處山岩上的道廣,看著崖下滿地亂滾亂叫的眾兵,突然神情有所不忍。又見他們一個個被螞蜂蟄得眼腫嘴噘,被蒺藜扎得手腳是刺,末了相繼爬上陷阱,彼此攙著扶著走下山去那時,不,驀地闔目合十:"阿彌陀佛…"見使盡各種法子,仍舊搜尋不出少林寺的藏糧,惱羞成怒的王仁則上表洛陽宮大鄭國陛下王世充,請求詔命收回柏谷塢寺田以養軍馬。

王世充詔準。王仁則大喜,即刻於柏谷塢一帶方圓數十里內遍貼布,鄭國陛下詔命即刻收回少林寺柏谷塢一帶萬畝寺田歸大鄭國朝廷所有。命百姓將今秋租糧統統到轘州城衙署,限期不者,將收走所租佃田。

慧瑒等眾僧見王仁則帶著兵馬在寺院內外及各屯鎮路口遍張布,又氣勢洶洶地一路闖到少林寺來,宣告大鄭皇帝收回少林寺萬畝良田的詔命,哪裡受得這等窩囊氣?皆要以死相拚。卻被上座善護一聲喝住:"此輩乃有備而來,我等萬不可只乘一時之義氣,而毀祖庭於旦夕。王世充弒君篡國,小人得志,國運帝祚必不久長。我等值此動變非常之時,應靜觀慎行…"見上座發話,眾人只得按下怒火,眼睜睜地看著王仁則一干人示威似宣完聖旨,一路趾高氣揚地打馬去了…

寺田被奪之後,寺裡只剩下一千多畝的山地薄田,眾僧子越發困窘了。八大執事僧也越來越擔心,雖說靠往年積下的餘糧,勉強還能再將就個一年半載的,可是,眼見眾僧終會因寺糧的斷絕而被迫離開寺院時,無不焦慮難當。

上座善護幾番召集眾位執事僧聚在上院議聚生計,眾位執事僧有贊成即刻疏僧,以保祖庭能有足夠的糧食維持生計的;也有以王世充為人殘暴,不得人心,而唐軍已派大軍圍困東京,鄭國城破國亡已是指可待之事,應再看看天下大勢的走向再做道理的。

眾僧爭執不下,可是真說到疏僧二字之時,不約而同都到了一種莫名的悲愴和心痛…

離開方丈室,慧瑒一邊慨嘆不已,一面抱怨起曇宗來:"師弟,我早就勸你和我一起前往長安,你偏不肯。當年那些追隨唐公打天下的一干人,如今一個一個全都功成名就封王封侯了。你我可好,寺田一收,從今往後,連活命都難了,還念個什麼佛?成個什麼果?"曇宗呵呵一笑:"師兄,當年佛祖成佛之後,依然跟往常一樣,每天託缽化緣,和諸多弟子一樣的吃住修行。託缽羅漢也是天天舉著鐵缽向世人求乞。咱們就算沒了寺田,開荒種田也能養活自己,也可以雲遊掛單,四方化緣。其實,咱們少林寺的眾僧不再託缽化緣為生,也就是開皇初年,隋文帝賜少林萬畝寺田之後的事,迄今也不過三十來年的事。師兄若是臉皮薄,師弟可以替師兄去化緣,你只須拿好打狗,攔著野狗就行。"慧瑒見說苦笑道:"堂堂的伏虎羅漢真能去化緣?我卻不信!"曇宗笑道:"反正,我是不會讓師兄你餓著肚子的。"這幾天,因八大執事僧要商議諸多寺務,曇宗當晚便在少林寺掛單留宿。第二天五更開大靜的板聲一響,慧瑒便來到了曇宗的寮舍:"師弟,你我好久不曾切磋武功了,我一直忙於世務,你一直在柏谷寺,師弟的禪武進,我卻疏於練習,今天向師弟討教一番,不知可肯賞臉?"曇宗知道他一肚子鬱悶,也有心陪他渲洩一番。

此時,天尚未大亮,兩人沐著半邊晨月,仿如兩團雲一般,一前一後飄過少溪河,相繼停落在山寺後面的五峰下。

晨曦下,伏虎羅漢曇宗壯雄武,降龍羅漢慧瑒則是飄逸俊雅。

兩人的僧袍於勁烈的山風中忽忽獵獵飄弋鼓盪。

山巒蒼黛,萬壑幽寧。

這是一處山間緩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