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93-94回:黨委會第一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主管教育的楊理苦著臉,道:“人家都申請好幾年,次次都以這個理由不批准,這怎麼好代。鎮每年撥給教育項目的常用財政就那點兒,除非其它地方都不用錢,才能全填這窟窿,否則憑那點錢本不夠。要建新校舍,應該從鎮財政撥出專用款項。把它放在教育常用款項,這本身就是不對。”由於關乎到切身利益,楊理據理力爭。

副鎮長王英道:“鎮財政的困難你又不是不知道,每年各個部門為多爭一分幾角撥款打個頭破血,怎麼可能還有這麼一大筆專用資金。不瞞你說,現在才一月份,但是財政收入已經預支到三月份了。”吳添聽著他們net槍舌劍,覺頭也大了。

此刻他猶才知道,當官也不是這麼好當。本來是理所應當的一件事,真的到決策,竟然現裡面這麼繞繞彎彎。校舍不能住人,自然要新建,這合情合理。但那邊卻是財政緊張,湊不出錢,同樣也是道理。

鄧漢庭也cha話道:“往年這個問題,都是往上推,將它推向縣裡,申請縣財政。”他話未說完,楊理就急了道:“縣裡要是能撥就早撥了…都申請好幾年。我們能等得起,那些孩子等得起麼。那房子已經危得不能再危,不能再住人,萬一要是下大雨刮大風什麼的,出事了,到時誰負責任?”辦公室一陣靜默,這要承擔責任的事,誰要接話荘,誰就相等於攬下責任。

看著陷入苦局,吳添乾咳一聲,道:“此事我看要兩手抓,一是申請縣財政撥款;二是在這裡紙上談兵無助瞭解問題,我們週末親自去視察一下問題,如果確實嚴重到刻不容緩地步,那們即使再咬牙再苦也要擠點錢出來,先把學校好。或者到時個全鎮捐款,全鎮幹部、事業單位都捐一些,湊一湊。”諸人俱點頭,表示認同。

楊理ji道:“我認同吳書記的意見。”僅接著討論的是鎮小學更改校門位址及建圖書樓的事,吳添本來以為經過前面的討論,因為財政困難,此申請應該毫無疑問會被拒絕。

沒想到諸人的態度卻和之前大相徑庭。

“鎮中心小學是我們大會鎮教育水平的形象代表,連續幾年都有學生提前被縣一中錄取,名聲在外,既然有所要求,我們一定要滿足。再窮,也不能讓我們教育丟臉!”武裝部長馮健道。

黃曼麗點頭道:“據我們所知,除了鎮中學,我們所有小學都沒有圖書樓。這與我們大會鎮的教育水平嚴重不符,人家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做領導的不關心教育,不肯對教育進行投入。至於改門址的事,我認為也是應該,小學現今的大門設在著老巷,原本狹窄不堪,再加上很多亂擺亂賣的小攤檔,寸步難行。白天尚好些,到晚上上自修回家,學生們一擁擠,委實太容易出意外。”緊接著人大副主席餘光熾也表示贊成。

而主管教育的楊理更是不用提,要多苦說得有多苦,就差點淚水俱下。

第三號人物鎮委副書記方庸卻不太認同,道:“錢呢?剛才你們不是聽到了嗎,現在財政困難,哪裡來的錢?僅是建新的圖書樓,至少也要十多萬,哪裡來這麼錢?”吳添也是大為詫異,這正是他想說的。剛剛才紛紛表示財政困難,但轉眼間,怎麼卻又這麼慷慨!

常務副鎮長王英道:“這確實是個問題,圖書樓樂觀估計至少要1o萬,校門改址至少也要1萬,按現在的財政現狀,這11萬可不是個小數目。”吳添見她這麼說,想來後面也是反對,豈知王英話鋒一轉。

“但是鎮小學畢竟是我們大會鎮唯一拿得出手的小學,再怎麼節省,也不應該在這方面減少投資。這樣吧,我回去再讓財務人員統計一下賬目,看看能不能節衣縮食省出這點兒。若確實不行,那就再提前預支一下三月份的財政份額,怎麼說,也不能鎮的門面丟人。”鄧漢庭趁熱打鐵,道:“我同意王鎮長的決定。而且可以再加一個條件,自下學期起,鎮小學每位學生每學期加收3o元的建校費。現在鎮小學共有14oo多學生,收取兩年,便應該能填補財政的空缺。”吳添目瞪口呆,這叫什麼事!

活了這麼大歲數,他終於知道什麼叫後孃養的兒子!同是孩子,同是小學,一個都沒地方上課了,叫給錢,回答的是呻yín困難,沒有。一個養尊處優花園裡的小花朵兒,說沒有圖書樓丟人,叫給錢,立馬不說直接就掏兜。尼妹,偏心也不是這樣偏心的!

山裡的學生,可能成績不比鎮裡的好,但那終歸也是孩子啊!你從這些鄉鎮、縣城裡的孩子稍微地擠出一點點,就足夠改變他們的一生!這也不捨得?他心內重嘆,此就是共和國的現狀,地域的展與投入的嚴重失衡。他不得不嘆,出身,有時候真的會決定人的命運。

他也明白,這也官場的正常現象,鎮小學能給他們增添政績,他們自然願意投入。你那山溝溝一不長,投給你錢,你能回報啥!這就是現實,殘酷的現實。

討論至此,也沒啥說,這個申請通過,鎮財政將會近期內撥出專款。

最高興的自然是楊理,噴了這麼多口水,雖然一件被擱置,但一件成功,終於拿到錢,苦也算有回報。

下面便正式進入戲,室內諸人自然知道是什麼回事,都是神抖擻起來。俗話說看熱鬧的不嫌事大,何況還是黨委會的新老之戰!

“接下來討論的是鎮風扇廠改制的問題,建議書大家都看過,現在有啥意見,可以暢所言。”所有人似是沒有聽到般,沒有說話,有的在裝翻閱文件,有的端起水杯喝水,有的故裝漫不經心…笑話,這是鄧漢庭對你在出招,你是接是不接,你至少先表個態先。當然,除了是猜測吳添態度問題,也是一種能力試探,看看這貨能不能扛住鄧漢庭的進攻。

隔了一會,見這新書記似乎愣得不懂規矩。

武裝部長馮健終於忍不住先開口,道:“對建議書裡的內容我大部份認同,現今風扇廠已成鎮財政的巨大負累,而那些被欠薪的工人更是巨大的定時炸彈,必需儘快解決掉。”這樣乾脆而沒有猶豫地跳出來站隊,毫無疑問,他是鄧漢庭的三位鐵桿之一。

鄧漢庭的小團隊,連李雙江那些人都知曉。吳添隨便找人一問便水落石出,知道除了馮健,其它二人分別是人大副主席餘光熾、組織部部長黃曼華。除了這三個長期鐵桿,還有一個友好隊友楊理。

十個按排名的黨委成員:吳添、鄧漢庭、方庸、李福才、餘光熾、王英、馮健、黃曼華、鍾建學、楊理。據吳添了解,除開上面四人半為一個團隊,還有一個更小的團隊,那就方庸為、王英、鍾建學的另一派。也就是說,十人之中,就只有吳添,還有一個紀委書記李福才倆貨是孤身寡人。

吳添哭笑不得,自己一個鎮委書記竟然是光桿司令。

“但是五萬塊,就把這麼一間有著歷史和輝煌的老企業賣了,會不會便宜些?”吳添漫不經意道。

來了,諸人神一振。

“這個價格是經過我們鎮小組慎謓嚴格評估後,得出的。表面看是低了點,但是相對於風扇廠三百多萬的鉅債,這五萬塊是意義上的東西居多。”馮健道:“三百萬債我們財政負擔不起,現在找到人願意負接收,這是皆大歡喜的結果。”吳添問道:“對方接手以後,風扇廠是保留原來的功能,還是另作它用?工人是如何安排?這些建議書上為什麼沒有?”黃曼麗接口道:“將廠轉讓給對方,對方想幹什麼,那是它們的自主權範圍,我們即使是政fu部門,也是沒權力管理。至於工人,也是轉到他們名下,聽他們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