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人才難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發放工人等級證書的設想倒是不錯的,張謇如今處理起民政信手拈來,立即就猜透了其中的好處,這等於是給了工人們一個上升的通道,現在許多工人的待遇極慘,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大多數人進了工廠也只能做勞工用,稍稍練和有技術的工人大多都是洋人,
子就在工人的技術和文化程度上,頒佈這條法令出去,首先就能調動工人們的積極
,養成學習的風氣,讓這些底層的人找到一個上升的空間,逐漸的自學文化和技術,既能增加漢人的
練工人技術水平,又在無形中增強漢人的文化能力。
人是最現實的,尤其是漢人,當他們發現有人因為拿到等級證書而增加了收入,不需要去迫他們,恐怕人人都會捧著書卷去讀書了。
一旦掌握到了一定的知識,那麼學習一些基礎的物理,機械等知識便輕鬆起來。
張謇笑了笑:“少帥,工人的事亭和你說過了吧?哎,這些天許多工人來衙門裡告狀呢,告的都是那些洋商,今
一個女工的手指被絞進了機器裡,那工廠主非但不賠償,反而將那女工解僱了,哎…”縱然是張謇都忍不住
出一絲不忍之
:“這些工廠主當真是窮兇極惡之極啊,少帥,是不是要管一管,給這些人一點兒顏
,讓他們收斂些?”吳辰苦笑著搖搖頭,這種情況他知道的比張謇還多,其實相較起來,如今工業已經開啟了一百多年,這種資本對工人的壓榨還輕緩了一些,要是換在當年英國與瑞典工業競爭的時代,那才是殘酷,瑞典人為了趕超英國,大量啟用童工,以至於每年大量的童工猝死在機器旁,可惜他們終究還是在競爭中失敗了,因為英國人更加殘酷,能活下來的童工不會超過進入工廠的一半。
資本是帶有動
的,哪裡的利潤最高,風險最低,那麼資本便會如決堤洪水一般
入哪裡,北朝鮮百廢待興,急需資本的
入,現在若是對那些商人提出警告,硬
的要求商人提高工人的待遇或者慫恿工人與商人鬥爭,最終的結果是商人們悉數褪散,到利潤更高,更安全的投資環境裡去,若是如此對於朝鮮剛剛起步的工業來說不啻於沉重的打擊。
這幾乎是所有工業國起步時無可奈何的選擇,現在的所謂工業與後世不同,後世的資本利潤取決於質量、品牌以及科技,而現在只要你有機器,有資金,再通過壓榨人力成本,才能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吳辰既走上了這條路,就不可能站到工人一方去考慮。
吳辰搖搖頭,他明顯覺到張謇頗有些失望,張謇是個讀書人,對名望看的很重,吳辰勉強笑笑:“不說這些,張先生,現在樂
省和帶方省兩省的巡撫都有空缺,樂
省是吳某人全部打造的工業商貿中心,因此這個巡撫我已想好了,讓你來做,至於帶方省,一時也沒有好的人選,你看看徐世昌此人如何?”張謇沉
了片刻,點頭首肯道:“卜五兄心思縝密,學富五車,尤其是那字畫更是江南翹楚,只是年輕了些,經驗尚缺,不過這些
子以來在義州郡管理民政,倒是頗有些建樹,現在少帥身邊的人才寥寥,這徐世昌便是個大才,若是以往的話將他調到下面磨礪磨礪也是好的,現在是非常之時,卜五兄是最好的人選。”袁世凱在旁喜道:“卜五這小子有些
子沒見,上次他來信還喜不自勝的說如今正在治郡事,意氣風發呢,想不到不到幾個月,如今便是一省巡撫了。”若是在以往,徐世昌高升,他袁世凱或許還會有些許的嫉妒,畢竟徐世昌是他介紹來的,一下子便升到了他的頭頂,可望不可及,換作是誰都會患得患失,只是如今袁世凱已得知吳辰要讓自己做漢城
衛團的團長,他投筆從戎,經過兩年的奔波,如今如願以償,自然是為自己的好友而高興。
袁世凱在心裡回顧了這兩年的經歷,他怎麼也想不到,只短短兩年的時間,吳辰便座擁半個朝鮮,新軍兩萬餘,如今也算的是一方豪傑,就算是與本人比起來也不見得遜
,假以時
,袁世凱真的不敢想象這個少帥會到什麼地步,他心裡也是覺得當初的選擇無比正確,若是沒有當時的衝動,想必現在還在慶軍營中做個營務督辦吧,想及此處,袁世凱不
噓唏不已。
眾人吃完了飯,讓人撤了碗碟,仍舊坐在原位,議論起許多朝鮮的具體事務起來,這種民政的事袁世凱是不上口的,其中的主角自然是吳辰和張謇二人,吳辰的新奇想法多,而張謇心思細膩,往往能在吳辰的新奇想法上拾漏補缺,將方案更加細緻化。
臨到說了一半,二人的話題便轉到了鐵路上,在英國人的幫助下,義州至仁川的鐵路已修建了一半,只是這英國公司的要價也是驚人,讓張謇屢屢不滿,他這人有些經商的天賦,很快便看出英國公司在修鐵路過程中獲得的鉅額利潤,心裡頗有些不忿,忍不住道:“這修鐵路不過是鋪鐵軌罷了,讓英國人去做倒不如我們自己去做,一百萬銀子造價的鐵路至少能省下五十萬兩白銀來。”吳辰苦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英國人有經驗,只要不出問題,價錢方面是好說的。”張謇心念一動:“張某有個朋友倒也是修鐵路的,曾在美國留過洋,前兩年剛回來,據說畢業於耶魯大學,現在在入開平鐵路公司任總經理助理,叫鄺孫謀,不妨把他叫來朝鮮吧,現在人才難得,此人亦算是個大才,將來朝鮮要修的鐵路多的很,總不能都給英國人賺去。”
“鄺孫謀?”吳辰喃喃唸了一句,沒聽過這人啊,不過張謇如此熱心,他倒是沒有意見,點頭道:“發個電報給他,若真有才學,將來定有用的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