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四大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兩個巨頭的離去,象徵著戰鬥的結束,那一種無形的壓抑消失,眾人不再覺到悶,脖子被掐住的窒息,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隨之而來。
全身上下的孔都舒展開來,心往神怡,竟然有些佛教徒因此突破了一直停滯不前的境界。
福禍相依,焉知非福。
這一次戰鬥之中失去了生命的佛教徒並沒有被遺忘,八座苦城的得道高僧皆為他們開壇超度,希望他們能夠得到那一份安寧,進入輪迴之中,重頭再來。
蘭絕塵不知道他們這麼做有沒有效果,那些死去的佛教徒得不得到安寧,至少這些誦經的佛教徒的內心得到了安寧。
不是嗎?
佛教是一個其中蘊含諸多的道理,這可不是一點點機緣巧合。
蘭絕塵站在五陰苦城上最高的建築物之一,俯視著眾生,心中不由得慨,四大皆空,劫數將至,怕是到時候會有更多的生靈遁入空門,除了能夠找到一些庇佑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尋找到了心中的藉和安寧。
神的藉,神的寄託,這是佛教由下至上滲透到每一個階層,每一個等階的生靈最為兩劑“毒藥”無論怎樣,蘭絕塵至少覺得佛教主題的本質其實是好的,陽光的,包容很強的。
至於那些從佛教之中衍生出來的宗教,蘭絕塵不好評論,畢竟角度不同,看事情的問題也是不同。
四大皆空,不知道究竟是那一大劫數降臨。
四大皆空,空去那四個大呢?
不懂佛法的人,他會脫口而出地告訴你:“空了酒、、財、氣,就是四大皆空嘛!”其實,這與佛教所說的四大皆空本是牛頭不對馬嘴,因為佛教所講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風”的四大物質因素。
四大:地火水風,既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空既地火水風。
皆:一切既一,一既一切。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不取亦不離。
四大皆空也有指地火風水四種毀滅世界的方式,使之空無一物。
地震便是地空,火災便是火空,颶風便是風空,水災便是水空,即非常直觀的告訴世人現存的物質也是會被四大所空。
普通人謂之天災,修行者謂之天劫。
修行者最為常見的是雷劫,然而宇宙出現的劫數卻大多是以五行之力出現,一切皆空,一切涅槃,一切重生。
還有另一個劫數便是**。
菩薩,佛渡劫也不外乎靠修行渡過這四空,楊柳菩薩在煉獄古星得道,不無道理。四種方式都不會完全將外物,空想要跳出三界,不入輪迴,只有靠修行來得到。
心無外物得道成佛,只有靠修行。
水空和火空最厲害,摧毀舊世界的時候又創造全新的世界,舊事物不留一點痕跡。
對於紀元劫,凰女似乎最有發言權,類鬼深有受。
其實四大的觀念並非是佛教獨創而來的,這是生靈初步對於宇宙法則深入修行悟而得的結果,人類書經所記的“水、火、金、木、土”五行,靈古集所說的世界形成是基於“地、水、風、火、空”的五種自然因素。
佛教講“四大皆空”是沿用著人心中本就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因為地、水、火、風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嶽土地屬於地大,海洋河川屬於水大,陽光炎熱屬於火大,空間氣屬於風大。
如把它們化為人體生理的,比如髮骨屬於地大,血分泌屬於水大,體溫屬於火大,呼屬於風大;若從四大的物上說,堅硬屬於地大,溼潤屬於水大,溫暖屬於火大,動屬於風大。
但是不論如何分析四大,四大終屬於物質界而無法概括神界。
佛教所講的四大,也有小乘與大乘的不同。從大體上說,小乘佛教所說的四大是指造成物質現象的基本因緣,稱為四大種,意思是說,地、水、火、風是形成一切物質現象的種子。
一切的物象都是由於四大的調和分配完成,四大和諧便會欣欣向榮,四大矛盾便會歸於毀滅,物理現象是如此,生理現象也是如此,所以佛教徒把病人生病稱為“四大違和”小乘佛教觀察四大種的目的,是在使人看空我們這個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身,不以身為實在的我,不因執取身為我而造種種生死之業,一旦把我看空,便會進入小乘的涅槃境界,不再輪迴生死。
大乘佛教所說的四大不是指的本元素,而是指的物態的現象,是假非實,是幻非實,對於物象的形成而言僅是增上緣而非本法,雖也承認四大為物象的種子,但不以為四大是物象的真實面貌。
小乘佛教因為只空我而不空法,所以雖把物象看空,仍以為四大的極微質——“法”是實有的。
不過,小乘佛教不是唯物論而是多元論,因為佛教的空不僅空去四大,乃要空去五蘊,四大隻是五蘊中的一蘊而已。
什麼又叫做五蘊呢?那就是、受、想、行、識,前一屬於物質界,後四屬於神界,四大便是蘊。五蘊是三界之內的生死法,空去五蘊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
同時,我們由於五蘊的提出,證明佛教不是隻講四大皆空,而是要進一步講五蘊皆空。
尤其重要的,佛教的重心並不以四大為主,而是以識蘊為主,至於受、想、行的三蘊也是識蘊的陪襯,乃是用來顯示神界的功用之廣而且大。
這八座苦城便是囊括了五蘊,五陰便是五蘊,其餘七苦便是由五蘊而產生的苦,初代佛主早已經歷過四大皆空,終成佛身,卻不知何時被困在了五蘊之中,無法空去。
不知是因為五蘊,使得初代佛主再度經歷了人生七苦,還是因為親身體會了人生七苦,使得初代佛主沉浸在七苦所化的五蘊之中無法自拔。
正序還是反序,這似乎關係著初代佛主的大秘密。
一般人因為不能瞭解“四大皆空”的道理,往往在生活上產生了很多痛苦。例如看到滄海桑田的變化,目睹親朋死別,就到憂傷不已,甚至,將自身以及身外之物執以為我和我所有。
因此為了愛惜自己的身體,追尋外在的裝飾,為了娛樂自己的六,向外馳求聲犬馬;為了維護既有的名位權力,不惜造下惡業,為了獲得更多的財物貨利,在五塵勞中備受煎熬。
佛教普渡宣傳了“四大皆空”的真理,目的就是要讓其他生靈了知物質世界的虛幻不實,從而返觀自照,在心靈上開發無盡的財寶,在神上尋得永恆的幸福。
這是虛無縹緲的一個目標,卻真真實實的能夠讓不少的生靈尋求到了自己想要的心靈藉,卻也讓無數的生靈如同蘭絕塵眼下的這些人一般,瘋狂如痴,失去了自己的靈魂。
正是印證了一句話,花開兩面生,人生佛魔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