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雖衣食無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現在這種情況,和當初在南京駕時被准許出謀劃策完全不同了,張寧彷彿又回到了從前默默無聞幹著閒職的狀態,上面的事幾乎與自己無關。
其實朱瞻基並沒有忘記他,只是不願意再讓他參與國家機要,而另有考慮。上回皇帝派宦官海濤說事兒,就是為了讓胡、張二人之間無法結成一體。
由於張寧的身世和建文遺臣的關係有疑,胡瀅的密奏重新挑起了新皇對建文遺臣的戒心,對張寧來說非常不利。
因此張寧就不可能和胡瀅親密無間,結盟一塊兒胡編亂奏,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他顯然更願意看到太宗之死與建文細作的陰謀無關。
到時候再用張寧複查那樁疑案,真實就會可靠得多…胡瀅也會自動承擔起監視制衡張寧的角
,因為一旦張寧奏報“香灰”之事子虛烏有,胡瀅就要承擔起欺君罔上的罪名風險。
況且朱瞻基知道張寧以前幹這一行很有些進展,這種事也不能讓沒接觸過的新手去查。這就是朱瞻基隨手佈下的一盤相互制衡的局、而且無解,二人之間天然的利弊衝突,讓他們沒有選擇。
***過了幾天,王振又來私會,張寧已經考慮清楚,就把“香灰”那事兒如實透給了王振。
王振如獲至寶,趕緊回宮密報。對他來說,這又是在王狗兒面前的一份功勞。果然王狗兒一聽神就變了,看來消息是非常重要。在王狗兒心裡一直無法確定的猜測疑慮,因為這個消息就解開了。宦官海濤將王美人關起來,就是試驗那份“香灰”有沒有毒,結果人死了。
而香灰應該是胡瀅呈送上來的,胡瀅以前乾的什麼事?那就是說太宗朱棣是被建文遺臣的細作毒死的,且這個細作當時就在太宗身邊才會有機會。
誰的嫌疑最大?王狗兒頓時壓力非常大。王狗兒已經無法淡定,坐都坐不住,一個勁在門前走來走去,非常焦急的樣子。
“乾爹…”王振在一旁躬身喚了一聲。王狗兒看他一眼,說道:“你的差事辦得不錯,先下去吧。”
“是,乾爹。”王振只好退下。這件事王狗兒連什麼乾兒子都信不過,這偌大的宮廷裡宦官上萬、自己又是宦官的老大,某些時候卻只有一個人能信得過。
因為那個人和自己一樣的身份。入夜後,王狗兒悄悄來到了一扇門前,輕輕敲了敲門。裡面一個聲音道:“誰啊?咱家剛剛睡下!”然後呼呼地吹了兩口氣屋子裡微微一亮。
王狗兒道:“我。”屋子裡的亮光馬上就熄滅了,門輕輕打開,王狗兒側身走了進去。裡面黑得一塌糊塗,王狗兒面前只有一個腦袋的影子輪廓,對方的臉是完全看不清楚,隱約中那人沒戴帽子腦子上有髮髻的輪廓。王狗兒沉聲道:“明天你出宮採辦,得趕緊走了。”
“怎麼了?”那聲音道,音聽起來也是尖尖的。王狗兒摸索著把嘴湊到那人的耳邊:“不到迫不得已之時我也不會讓你走。太宗之死,被胡瀅查出了玄機,已經捅到了宣德帝面前,事兒怕遲早要見光。
你趕緊快馬回去報信…還有一件事,上次那姓周的宮女之死是我害的,但也是身不由己,他們的辦法實在漏
百出。
你回去之後解釋解釋,就算當時我不點破她,她乾的那事兒也成不了,由我來點破還能累積上面的信任,後來不是成功地替她把未成的事辦了麼?”
“王公公放心,我自會說明白的。”那聲音道。王狗兒使勁捏了捏他的手腕:“全靠你了,別出岔子。此處我不宜久留,話便到至。”
“後會有期。”第二天驛道上就出現了個披麻的後生,五官很俊俏嘴巴上沒有鬍鬚,看起來很年輕,陽剛之氣不足倒也不是女扮男裝,女子怎麼打扮也容易辨認出來的。他拿著張生員的路引,過關就說是奔喪,沿著大路直奔湖廣佈政使司方向。
到了常德府鄉下落腳,很快他就被那裡的人帶到了永順司地界的一個採石場,在那裡歇了一夜,便有人趕著馬車來接。
他上了馬車就被人用黑布罩到了頭上,然後不辨方向。馬車走走停停顛簸地過了幾天,他才被人從上面帶下車來。頭上依然罩著布,聽到一個聲音問:“黃安?”年輕人正待想答旁邊已經有人先答了。等黃安頭上的布被取下來時,眼睛馬上眯起來,漸漸適應了光線才睜開眼睛。
所在之地並不是開闊處,只見四面都是茅屋擋著視線,頭上只能看見一片藍天,天氣倒是很好。周圍站著兩三個人,屋簷下的藤椅上還坐著一箇中年文士模樣的人。黃安頓時拜道:“鄭大人。”坐著的人正是鄭洽,鄭洽很和氣地招呼道:“過來坐吧,路上渴了先喝杯茶。”黃安依言走到屋簷下,欠著身子輕輕坐下。鄭洽又道:“別急,喝點水潤潤嗓子,再說宮裡出了事?”
“是…”黃安輕輕抿了一口,頓時心道這地方簡陋茶居然上好,這時他才小心咳了一聲道“確是出了事,王公公叫我趕緊離宮的。說是胡瀅查到了一種‘香灰’和偽帝之死有關,並說到了當今偽朝皇帝面前。王公公認為事情暴,就急著差我回來報信。”這時黃安想起了王狗兒吩咐的另一件事,正覺得那事兒不好唐突地解釋、別人又沒問,鄭洽就馬上問了另一句話:“王狗兒怎麼不和你一起走?”黃安頓時一愣,尷尬道:“當時王公公是晚上來的,很急,沒說幾句話便走了,只叫我第二天趁出宮採辦時趕緊離開。王公公沒說要和我一道離開,我也沒想著問了。”鄭洽點點頭道:“你路途勞頓,今天就洗漱換身衣服先歇一陣,咱們改
再談。這裡是周將軍家,你有什麼需要可以和他說。”
“周將軍是名諱夢熊的大將軍?”黃安隨口問道。
“正是。”鄭洽故作輕鬆地玩笑道“聽說是因為他出生當夜,他的母親夢見了一頭熊,所以取了這名字。”不過鄭洽的玩笑卻掩飾不住他眉宇間的一絲憂慮。
“我先行告辭。”鄭洽站了起來。鄭洽出了茅屋頂的院子,背後就是一座很大的山,他和一個隨從走了近半天的山路才在山林中隱約看見了一座道觀。
鄭洽徑直步入道觀在太上老君的神像前虔誠地作拜。這時側門出現了個胖道士,說道:“施主若要行善,裡面請。”鄭洽作了一禮,把隨從留下,獨身一人跟著那胖道士進門,穿過幾座建築,來到了一間殿堂中。這時走進來一個年約三十的壯道士,說道:“仙君正在靜修,你來為了何事?”
“稟殿下…”鄭洽跪拜行禮,便將事兒說了出來。這時紗櫥後面一個聲音道:“鄭學士上前來說話。”
“微臣遵旨。”鄭洽忙向前走了幾步,和旁邊的年輕人一起站在殿中。鄭洽被封了太子少傅、文淵閣大學士等頭銜,反正此時也沒太大的作用。這時他說道:“前年王狗兒做成了事之後,臣便暗使人等候到了黃安,吩咐黃安叫王狗兒回來,但他沒走。
這次事情已要暴,他把黃安都差走了,自己仍然留在宮中。此事使人無法安心。”
“王狗兒知道的事太多了,萬一他叛變,咱們的處境非常兇險。”一旁的“太子”朱文奎忙進言道。朱文奎長得不算高,但面目方正、身材壯,很
神的一個人,和文儒的鄭洽站一塊形象截然相反。
鄭洽皺眉道:“按理王狗兒是不會輕易投敵叛變的,如果偽帝宣德查實了王狗兒謀害他的祖父,肯定不會放過他。”
“他不走,肯定是貪圖皇宮的權勢富貴!”朱文奎很不高興地說“所以他自己也知道十分兇險了,還心存僥倖。”鄭洽忙附和道:“殿下所言極是,理應是這個原因。依臣所見,王狗兒之所以還敢留下,可能偽帝宣德並不能確定其祖父被刺之實。此事胡瀅雖查到了關鍵線索,卻無法向偽帝宣德證實,王狗兒因此認為還有機會。”朱文奎道:“不管怎樣,這個太監已經心存異心,是個禍害。”這時“仙君”開口說道:“王狗兒年幼時就服侍過我,他還是很忠心的。”***等鄭洽離開後,朱文奎進了殿堂西北方的裝了碧紗的暖閣裡見他的父親,不一會兒“皇后”馬氏也進來了,一家三口如今還在團聚在一起實屬不易。
坐在椅子上穿著月白布衫的老人正是建文帝朱允炆。他還不到六十歲,只是憔悴的臉讓他看起來更加蒼老。朱允炆膚白麵相端正,高大的身材、儒雅的儀態,雖然年紀有點大了卻仍然儀表堂堂,這個曾經的天子外貌生得其實很不錯。
只是心情氣不佳,他長期被懊悔和自責折磨著,回憶裡一次次的失誤讓他無地自容。朱棣背叛自己的戰爭打了幾年,除開在戰爭中死傷的軍民不計其數,戰後被害者
略估計是以萬計…
朱允炆認為這些災難都應該是自己的責任。死了那麼多人,自己卻一家三口躲在這裡掩口殘,雖衣食無憂,他的
子過得並不好。
底下的人花了百般心思將朱棣毒死,這件事是得到朱允炆首肯了的。雖然是用這種手段殺害自己的親叔父,但朱允炆沒有一點愧疚。
這個叔父手上有太多的血債,做了這件事也聊以安那些家破人亡的臣子…雖說意義不大,朱棣都當二十幾年皇帝了。
“燕王死得其所,我並不後悔這件事…”朱允炆開口對旁邊的子和兒子說話,有半句他沒說出來:自己做過很多後悔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