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459章桃花仙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終於在第三梅有事彙報,原來一直負責監視於謙府邸的內侍省探子帶來了信件。張寧回來前兩董氏頻繁上廟裡祈福,後來內侍省的探子意識到她在等自己聯絡她,就帶來了這封信。

張寧打開信,裡面什麼都沒有寫,只有左下角的一點墨跡。張寧於是吩咐梅去安排見面。第二下午在一座民房裡面見到了董氏“丫環安排好了?沒有人發現吧?”

“嗯,安排妥了。”梅答完就退了出去守在門外,給他們關上了門,梅做這事還是很有經驗的,張寧十分信得過。董氏見她出去回頭看了一眼,確認門關上後,又轉回來紅著臉看著張寧。

“於夫人請坐。”張寧坐在桌前,用手指了指身前座位示意她坐,董氏紅著臉坐到他指的位置。

“聽說你在揚州打折受了很重的傷,有大礙嗎?”說完她面帶愁的看著張寧。

“已經不礙事了,侍衛們拿命護著我的周全,後來又得到軍醫的盡心醫治,已經痊癒了。”隨後張寧給她講述了揚州一行的具體細節。一時間董氏隨著張寧陳述的跌宕起伏聽得時而眉頭緊鎖,時而滿心歡顏。

她知道張寧雖然講述的風輕雲淡,但其中一定萬分兇險。說完張寧斯條慢理的倒杯茶喝,董氏不懂軍國之事只是默默聽著也不上嘴,見他說完才開口。

“太子殿下為國為民,想來十分辛苦。”說完又道“如今陛下新喪,還望殿下節哀,振作神打理國事。”張寧見她扭扭捏捏的說了一堆客氣話,除了剛才關心自己真情,其他話顯然不是找自己真正想說的話。

想著他也不多說,想要讓她打開心扉說出想說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從下面突破直通心房到時候就什麼都說了,於是一把將她扯過來抱起。

“殿下…”董氏輕呼了一聲,靠在他懷裡,做著無力的抵抗,用弱不可聞的聲音說著“不要…”張寧哪裡管她反抗,將她抱進臥室,三兩下就把衣服給妥了,隨意的‮撫‬‮情調‬一會,見她下面已經溼潤就槍而入。

“呼…”董氏不由的從心裡到嘴裡發出舒服的嘆息聲。張寧見她這副模樣也不猶豫,就用力的‮套‬了起來。

***一番折騰後,董氏癱軟著側躺著背靠在張寧懷裡。張寧一手玩著董氏豐滿的房,另一隻手抓著她的幾縷青絲送到鼻子上貪婪的嗅著。

董氏看起來十分享受他的溫存,對於張寧貪戀她的身體到十分開心,因此沒有急於開口,她怕自己破壞這溫馨的氣氛。

張寧也不著急就這麼玩著,靜靜等她開口。董氏恨不得時間停止,就這麼永遠靠在張寧懷裡,但是外面的太陽放佛在故意和她唱反調,董氏覺得明明平時在家下午過得十分緩慢,現在卻水飛逝。

透過窗戶董氏夕陽見紅,最終不得不嘆了口氣開口道:“陛下何時登基?”張寧一下反應過來他在說自己,也嘆了口氣“父皇出殯後應該就快了。”

“我們以後是不是再也沒有機會見面了?”

“不會的,我會偷偷來找你的。”

“不可,你將來做了皇帝一舉一動都在天下人眼裡,不能做出如此敗俗的事。”說完她緊張的轉過身看著張寧的眼睛鄭重道。

“…”

“為了你我的名聲,還是斷了吧。”董氏緊緊的盯著張寧的膛,像是花了很大力氣才說出這句話。

“我是不是很不要臉,明明家庭那麼和睦,還要和別的男人…”說著她就聲音哽咽了起來,偷偷看了眼張寧的表情。

“不怪你,都怪我是混蛋,不是我迫你,你怎會如此。”他摩挲她的臉龐,看著她的眼睛誠摯道。

“不,我是個不要臉的女人,從此一別,我們再不見面了。”說著她止住淚水,鄭重說道,張寧看見她眼中決絕,知道她這次是認真的,也知道自己以後再想見她確實難如登天。

“我帶你進宮吧。”董氏猶豫了一會還是果斷拒絕了“不可以,這樣成何體統。”張寧看著她眼睛將所有細節捕獲,又說道:“我說的認真的,如果我真的有辦法呢?”董氏頓時有些慌張了起來,快速的搖頭“你不要亂來,若是要我死就直說,莫要說這種話來。”張寧見狀也不勉強,看樣子如果自己真再說什麼過分的話她可能真會自殺。

“既然這樣,我們以後都不見面了,再來一次好嗎。”

“不行,天不早了,我再不回去就引人生疑了。”說罷也不管張寧起身穿衣,張寧也不好勉強,一會她穿好了也來幫張寧穿上。要走的時候她突然跪到地上“臣妾拜別陛下,陛下帶給臣妾的快樂時光永世難忘,往後子還請陛下珍重。”說完就將身子叩了下去,張寧嘆了口氣將她扶起,隨後她頭也不回的出門了。***見董氏走了,過了一會梅進去了,只見張寧還在喝茶,她坐到對面也給自己倒了杯。

“殿下真的就這麼忘了她?”張寧想了想董氏先前回答帶她進宮的猶豫,沒有說話。二人等到天暗了便打道回府了。

***一個月後,建文下葬了,張寧挑選了黃道吉舉行了登基大典,當然他也是再三請辭後符合禮節才同意登基的。

洪亮的鐘鼓鳴聲打破了南京紫城的安寧,也喚醒了張寧的沉思,他聽到殿外傳來細碎的腳步聲,之後便是太監輕聲的通報聲“殿下,時辰到了!”

“知道了!”他應了一聲,了口氣起身,清亮烏黑的眸子中已經滿是堅定與憧憬。張寧拉開大門走出宮殿的時候,鐘鼓聲已經鳴了三響,那意味著禮部的官員們已經結束了在天壇、先農壇與太廟的祭祀,盛大而隆重的登極儀式即將要開始。

皇宮中張燈結綵完全不同於以往的繼位,而整個儀式也是一片歡快而輕鬆的氣氛,禮樂飄飄。

隨著張寧下轎步行,緩緩登上天安門的城樓。在官員們的眼中新皇一身金黃的袞服,龍袍上繡著的九條五爪金龍顯得尊貴而威儀,他的步伐均勻,每一步都堅定沉著,數萬人的視線與注目彷彿對他沒有一絲影響,沉穩的氣質展現了絕對的自信。

太廟裡進行禱告祭天,與天地溝通,官員們不安地心也漸漸的安定了下來,新皇穩重的表現讓他們對未來開始充滿信心。他正裝模作樣的跟著禮部的人進行祭天。禱告天地是新皇繼位的必要儀式,之後還要與各路神仙一一溝通才能繼續開始儀式。

剛開始張寧還有幾分虔誠之心,可這過程實在過於繁瑣,他又受不到任何所謂的神諭,重複的動作做上幾十次以後,他終於心煩了起來,好不容易在他心中還沒開始腹誹前禱告總算是完畢了。

他立刻逃跑一般從城樓上下來,心中興慶還好這樣的儀式一生只要經過一次。沿著高高的臺階一路向上,朱厚照進入奉天殿皇宮就座。在午門外廣場等待多時的文武百官才依官階高低魚貫進入大殿上表道賀。

***這邊張寧剛剛登基消息就傳到了宣德朝廷裡面,此時的宣德已經病入膏盲躺在上不能言語,聽到這個消息,不知道是氣憤還是瞑目了一口氣沒回上來就兩腳蹬天,與世長辭了。

按照遺詔本應該鄭靖王朱瞻埈登基的但是他畢竟無權無威望眾人皆知他的在位只是一時的事情幾乎還是由大臣決定,而大臣之前的矛盾由於沒有宣德的壓制也有所爆發。

不過好在外敵當前也沒有爆發過大的混亂。而張寧這邊知道宣德命不久矣,派人護送孫貴妃及其四歲幼子北上朱廣洋軍隊,號稱護送北朝皇帝復位。

一時間人心惶惶,六神無主。另一邊大同周夢熊這邊在聽聞宣德歸天,無名二弟繼位,守將自知不敵也不再費時間。未免生靈塗炭開城投降了。至於朱廣洋的天津衛這邊每開戰前派人護送孫貴妃和幼子先上前動搖北朝軍心。

北朝在層層心理戰中最終在大同告破後沒幾就被破城了。這些事情發生在宣德死後的半個月內,又過了半個月,兩路大軍匯合京師團團圍住,水洩不通。

早先派出去掉山海關入京的聖旨被拒絕了,宣德早已言過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且不說新皇帝沒有宣德永樂一半的威望,而且中原只是朱家內戰,就算是別的姓揭竿而起,關外守軍無論如何也不會擅離職守,放韃子入關的。

不過裡面的人不知道被拒絕了,抗旨的的文書被圍住城池的朱廣洋周夢熊截住了,他們也算是安心圍城,不用著急。他們也不著急攻城只需每推出孫氏母子動搖軍心,待其內部自亂陣腳即可。

很快裡面的主戰派和主降派矛盾就爆發了,在生死麵前惜命的還是多數,何況只是為了一個沒有盼頭的皇帝。

外面還有個皇帝的親兒子,再外面的南京還有太祖皇帝的直系,所謂的忠誠沒有任何價值。很快裡面主降的人越來越多,矛盾也積累的越來越深,在外力不夠大的情況下,裡面先打起來了。

最終主降派和外面的眉來眼去不再掩飾,三方爆發了全面的戰爭,只用了五天,就清理掉城內的主戰派。

一眾北朝官員,南朝官員都回了南京。張寧只留了朱廣洋及其部分軍隊洋和于謙相互配合相互制衡,把東北以及西北的地盤安撫收納,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要靠武力征服的,失去領袖的地方只需要有人願意去帶領他們,他們就會願意服從。

張寧對北朝的官員大部分都採用安撫政策,政治汙點比較深的即便被打入凡塵也都沒有趕盡殺絕。

張寧相信在沒有絕對的國仇家恨面前,以及暴政徭役的情況下,少數人才願意冒險造反,況且他沒有兄弟藩王的存在,也不用擔心這些人。

這些北朝舊臣中矛盾較大的就屬楊昱父子,他們都對張寧造成過極大的威脅,但是張寧反而比較欣賞他們的能力,尤其是楊昱,他更是委以重任給了極大的信任。另一個就是宣德幼子他也沒有殺他,而是和當初建文兒子一樣永世守靈。

這也許的因果循環,報應不吧。天下初定,自然少不了分功授爵,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得到了或多或少的賞賜升官加爵,包括一些還在外面的人。這些在外面的人或許在外時沒什麼覺,回京時發現家裡宅子變大那種付出回報的喜悅是不言而喻的。

當然除了于謙,因為他的夫人暴病而亡了好像是在搬家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回來時于謙只看到一座已經長草的墳墓,不過於謙不在乎,非是他無情無義只是孔聖人都知道女子與小人難養,自己這樣剛好可以無牽無掛的施展人生抱負。

至於兒子,他也應該像自己一樣在外奔波為國為民才對。當然這些只是于謙看到的,至於董氏真正在哪他就不得而知了。

甫一定國張寧就頒佈政策,減少徭役民賦,大力發展手工業,輕工業,重工業,服務業等,恢復商人正當身份,加收商人的稅務。張寧與此同時進行的還有後宮的冊封,方泠,二孃,文君,白鳳嬌,羅幼娘,桃花仙子,蕭青都獲得的各自封號。

你問別的女人呢,那四個侍衛頂替了太監的作用在張寧身邊協作處理軍國大事,梅對這個有些樂此不疲。明面上皇宮就只有這些人,至於偷偷養著的還有小妹和一個董姓婦人,畢竟皇宮那麼大藏幾個人還不容易。

至於張寧的大侄女周南平,張寧也沒有為難她,他一直覺得這個女孩十分可憐,他也一直把她當成親生女兒看待,在冊封的時候把她也封為永悅公主,張寧希望她能永遠快樂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