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相對很呆板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她的心情大部分時候是淡定而有條理的,偶爾會情緒失衡,但不會持續太久,因為她早已懂得如何調節心情。
就像上次因為想報復馬皇后的動情緒,張寧相信她不會胡亂,事實證明她果然將此事按捺下去了,從此沉住氣沒有提及。
張寧見到她的面時,發現她正在擺一些好像草藥一類的東西,拿著戥子正在稱重。那種戥子是非常細的秤,帶有砝碼等專門工具,一般是用來稱金銀或貴重香料的量具。
也不知她在搗鼓什麼花花草草,要如此細。
“您何時做起郎中來了?”張寧玩笑道。姚姬提起筆先將什麼東西記錄在紙上,頭也不回地說:“這麼些天不見,我以為你早把我給忘了,今天倒捨得過來。”張寧道:“正有些事忙著,許久未向您請安,還請母妃別往心裡去。”
“我正有事要給你說。”姚姬輕輕將筆擱在硯臺上,舉手抬足之間有股子說不出的氣質,真是骨子裡都是女人。
張寧只好先把自己的話忍著,先聽她說叨。姚姬微微側頭看了一眼近侍小月,侍女知趣地屈膝致禮,便倒退著向外走去。
那小月是服侍姚姬起居的近侍丫頭,連她也給支開了,不叫張寧留神起來,估計是什麼要緊的事。她轉身走進暖閣,拿出一份卷宗來放在桌子上:“你瞧瞧。”在張寧閱讀上面的名單時,她又接著說道:“酒桌上有一種酒令,叫虎雞蟲令,你不覺得很有意思?我挑選了一批人,分批佈置在各地打探消息,這裡邊有個聯繫號令,就像酒令一樣…
每一個地方的佈局主要由四種人組成:第一種自然是密探,負責打探軍情消息,密探在最前面也是最容易被抓的,但他們彼此之間互不知情,所以就算有人被抓也危及不到旁人。
第二種是定期派往當地與密探單線聯絡的使者,只有使者能找到密探,反過來就不行。第三種便是據點,負責派出使者收集消息,以及向內侍省稟報等諸事。
第四種是監事,直接向內侍省負責,其它人都不知道他在哪裡,因為監事不用自己去打探情報,故風險較低,目的是為了在使者被抓時及時向據點預警,除此之外在更糟糕的情況、據點被官府查獲時,可以讓內侍省及時知道消息。各部分之間層層節制。”張寧聽罷一時間到十分欣,因為上次川軍到荊州的軍情遲遲不知,他就在姚姬面前提過一次,不料她就上心了,開始實辦此事。
姚姬看了他一眼,說道:“不過這些人一年半載只能探些路人皆知的大事,更多的消息恐怕是無能為力。再能耐的密探,要混進公門,肯定是需要時的,或者誘降有價值的人也是細活。我們的人剛剛向天下各府鋪開,暫時很難有所作為。”張寧點頭稱是:“凡事都只能循序漸進,您說得很有道理。”姚姬不動聲地小聲道:“不過建文君手下的人,控制著好些隱藏很深的據點和細作,這些人如果為我所用,便是現成的了。”這時張寧忽然想起一個人來:王狗兒。他左右踱了一個來回,稍作猶豫,便對姚姬說出來:“我知道朝中有個大太監叫王狗兒,是‘父皇’安在宮裡的細作,不知道藏了多少年了,現在王狗兒高居司禮監掌印,參與朝廷軍機。”
“司禮監掌印是建文君的人?”沉靜如姚姬也頓時出了驚詫之。淪落如朱允炆這樣的皇帝,果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樹長得還是非常深的。
張寧點頭道:“我知道王狗兒的身份,是三年多以前,那會我還在朝裡做官。當時仁宗(永樂的長子洪熙帝朱高熾)剛剛駕崩,宣德登基,對其皇祖父永樂帝之死存疑,認為是被內毒害。
而宣德的親信太監海濤想借機整死大太監王狗兒,便栽贓嫁禍。正好我正在胡瀅手下對其中暗查知道內幕,出於一些迫不得已的考慮只好勾通王狗兒,幫了他一把。
在此過程的中我便判斷出此人是建文佈置在宮裡的人,或許是無心柳柳成陰,王狗兒後來竟爬到了高位…當時王狗兒卻不知我的底細,但現在我打旗號起兵天下皆知,他肯定已經想明白三年前的事了。”***王狗兒作為一個無家無後的太監,在一個更加合法的朝廷裡做了二十幾年宦官,現在又身居掌印之職,很容易揣測他的心思,恐怕已經不想做臥底了。
他沒法擺脫建文的控制,最大的顧慮應該是建文帝掌握著反制措施。雙方一旦鬧翻,這邊極可能將王狗兒的底細公諸於世。因為王狗兒起初是從建文宮裡挑選出來的人,可能還有一些真憑實據握在建文的人手裡。
就算這些憑據因為時間太久無法準確證明他的身份,但王狗兒作為宣德帝身邊的重要人物,甚至關係到皇帝本人的人身安全,信任是極其重要的因素,一旦他真正讓宣德帝產生了懷疑,下場也是災難的。
可見如果一個人的背叛行為沒有相應的代價和威懾,可信度就會很低。張寧思慮了稍許,便用尋常那種口齒清楚但語速較快的說話方式開口道:“王狗兒這個人因為身份關係對我們的價值非常之大,但是要拉攏他有兩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其一,不容易與他聯絡上,就假設母妃身邊某個近侍是別人的細作,身居內侍省,外人要見您的人很難有途徑…”姚姬笑道:“我身邊可不會有王狗兒這樣的人。”只是假設類比而已。張寧繼續道:“其二,王狗兒之所以沒有完全投靠宣德皇帝,是忌憚建文君的人握有他的把柄。
而咱們雖然知道他的身份,卻完全無法威脅,宣德帝還沒有昏庸到僅憑造謠毫無憑據就懷疑自己重用的大太監的程度。畢竟王狗兒還算在上層有名的人,要針對他造謠過於容易。”姚姬不置可否地看著他。能把陰謀詭計說得如此有條理、並且堂而皇之,多半是隻有男人才能表現出來的效果,這和姚姬經歷的宮廷陰謀全然不同的覺。
張寧的表情神態和聲音讓她想起一種東西陽剛之氣。或許是她身邊缺乏異太久的緣故,對於這種別樣的氣息分外。
他見姚姬沒有說話,便又說:“第一個困難要小一點,要見一個不容易見的人,只要等待到恰當的機會還是有可能的。
但如何讓他為我所用,卻很難辦到…不過我想起一件事來,永樂帝駕崩,隱情中可能與投毒有關,真相是什麼?真的是王狗兒受致使對永樂帝下毒所致麼?”姚姬輕輕搖頭:“此事我也不能確定。
不過當年建文諸臣幾番設計刺殺‘燕王’,倒是確有其事的,前面幾次都沒成功,暴後受牽連而死的很多。最後燕王在北征途中暴斃,卻沒有人能說清原因。”張寧道:“或許咱們可以派人通過此事做文章,試一試,看王狗兒會不會中招。”姚姬很快說道:“派桃花仙子去罷,她應該是最可能辦成此事的人。”張寧心下一想,桃花仙子不僅是知道很多內情的人,和楊士奇的養女羅麼娘也認識,說不定到了揚州後還能得到羅麼娘的幫助,如果羅麼娘現在在楊士奇身邊到了揚州的話。
只是派女人、特別是他知道對自己有情意的女人去幹這種危險的差事,張寧從情上是有些牴觸的。不過桃花仙子本來就擅長此道的婦人,她也不止一次做細作刺客一類的事。
除她之外,也很難有適合的人,畢竟有些機密內情不是誰都知道的、也不能隨意與人說,但不知內情者無法辦此事。
張寧不再猶豫,立刻就贊成了姚姬的推薦。一件張寧和姚姬都達成一致的事,決定之後就可以馬上實辦了。姚姬說:“桃花仙子現在就在王宮時,我派人把她叫過來。”等桃花仙子被召來見面,張寧又把一些可能對她辦差有用的事講述了一遍。包含當年的“香灰案”實情,還有一些人脈關係,王狗兒手下的另一個掌權太監王振、羅麼娘等人。***通過錦衣衛南鎮撫司僉事陸尚書調查江西這件事是非常容易的,錦衣衛軍官在地方上行事有特權,幾乎什麼都有權限查。
於是很快就有密奏回稟到了揚州。雖然大明朝廷的官僚體系以文案和法令程序作為運作模式,相對很呆板,但是錦衣衛的存在讓皇帝的耳目觸手更加靈活了,保密也很高…
只不過王狗兒這個人物的存在讓此間出現了極大的漏。司禮監掌印目前同時提督東廠。東廠與錦衣衛合稱廠衛,是質類似的機構,東廠是無法繞過宮廷司禮監的,錦衣衛也很難擺脫其影響。
自永樂時期開始,歷經永樂、洪熙、宣德三朝,明朝皇帝意識到了宦官這個群體對政權穩定的天然優勢,有意識地在逐步培養和增強宦官集團,太監受到皇帝親睞,錦衣衛就會因此落下風,受制於司禮監。
所以廠衛的秘密想王狗兒不知情,是幾乎不可能的。胡瀅派出的家臣查出的東西是私人的,不足為大政謀略的憑據,此次錦衣衛的人複核確認了前期消息的真偽。
除此之外,南鎮撫司送來的一份特別重要的東西引起了楊榮等人的高度重視。一份由宋和親筆擬定頒佈的叛軍法令。法令包括軍政民和輿情等諸多方面,洋洋灑灑十幾條內容。
其中有嚴令軍隊擾民違反者無論身份高低一律同罪,安撫百姓進行正常生活,揭發當地官吏橫徵暴斂貪汙不法魚百姓的罪惡,挑選道德高尚的士人做官等內容。
法令用簡單直白的文字寫成,毫無文言文的用辭。當然這份東西的內容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寫它的人宋和。宋和何許人?建文朝的進士天子門生“靖難之役”後不知所蹤,傳言是跟著建文父子跑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