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裑家還清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等一下給你看,仙子先讓我靜一會兒。”方泠紅著臉道。桃花仙子沒好氣地說:“喲!要不妹妹先沐浴齋戒三天再看?”原來方泠懷裡藏著剛得到的書信,張寧寫的,桃花仙子好奇非想一起瞧瞧寫的什麼。
趙二孃從武昌府過來辦事,順路就帶了張寧的書信過來。因為方泠是建文遺臣那邊的人,張寧也不想真去對付他們,對自己的行程目的等等並不想隱瞞,所以就寫了信給方泠。
這時桃花仙子已經有點動氣了:“是了,那張平安寫信給你,信封上也只落筆‘呈送寒梨園顧寒’,又不是寫給我的,我算什麼人哪?”方泠聽罷忙拉著她的手好言勸道:“仙子別這樣,我們情同姐妹,我有什麼事情瞞過你?只是這樣的信,我怕平安會寫什麼羞人的話,所以我先讀完,等會兒就給你看行了吧?”桃花仙子無奈,也不想再糾纏了,隨即就恢復了往常的開朗,出一個壞笑來,把嘴湊上去悄悄說道:“好深啊,人家受不了了!”說完急忙轉身就逃。
方泠漲紅了一張臉,耳都紅了,站在門口小聲罵道:“你太不要臉了,竟然偷偷…”桃花仙子跑得很快,方泠穿著及鞋的長裙自是追不上,在門口又臊又氣地踱了踱腳只好作罷,轉身進屋隨手把房門給閂上了。她在書案前坐下來,紅著臉口起伏地調整呼,慢慢靜下心來,這才拿出細磨指甲的黃金小工具開始拆封信件。
收到張寧的信件實在不是常有的事,這時候的書信遞送太費周折了。所以這是方泠今天最高興的一件事,慢慢她也把剛才和桃花仙子置氣的事給淡忘了,期待地展開信紙,注意力被那文字引。
“方姑娘芳鑑。見信如晤…”方泠讀到第一句頓時輕輕咬了一下泛著光澤的朱,腦中浮現出那張乾淨而順眼的臉,彷彿看見了他正在伏案燈下,一面念想著自己一面提筆寫下這賞心悅目的字,筆尖遊走如行雲水。
“去年到南京公幹匆匆一見,回京後諸事纏身,至今才有傳音飛鴻,方姑娘一切可好?代我問桃花仙子安好…”這時方泠已經原諒了桃花仙子太過分的話,心道張寧也問了桃花仙子的,應該給桃花仙子也看看的。
信中並沒有什麼輕薄的話,寫到紙上的文字都是客客氣氣的。之後張寧在信裡又談了自己已經到湖廣的事,包括做湖廣巡按的目的等都沒有隱瞞。方泠一連看了三遍,這才放下信紙,開門想找人叫桃花仙子來。不料剛開門就見桃花仙子正在屋簷下。
桃花仙子轉身過來,忙笑著一副好說好商量的樣子:“剛才我說得過頭了,妹妹可往心裡去,都怪我口無遮攔。”
“算了,別提啦。”方泠低頭輕輕說道“進來看信罷,平安在信還提到你。”
“真的?”桃花仙子頓時一喜“這個沒良心的,我以為他壓不記得我了!”方泠輕輕拉住她,不動聲問道:“你也對張平安有意思?”桃花仙子愣了愣,忽然就想起那溫柔的聲音“這是蕨草,和大樹是共生的”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
桃花仙子神情有點不自然,沒好氣地說:“有什麼好稀罕的,我才懶得和妹妹爭個臭男人。”方泠柔聲道:“不是爭,我又不能獨佔他,別人還有楊士奇家的千金呢。”桃花仙子沉默了片刻,又笑道:“那行啊,下回我們姐妹一起侍候侍候他,叫他不了!”方泠唾了一口氣,紅著臉不搭理她了。桃花仙子坐下來看信,方泠便在琴案後的凳子上坐,隨手撥了幾下琴絃“叮咚”之聲雜亂無章卻彷彿無心有意,宛若一曲簡單婉約的小曲。
過了一會兒桃花仙子走了過來,悄悄說道:“辟教可是咱們的人,聽說比桃花山莊重要多了。張平安上回就殺了彭莊主,這回會不會真對辟教下手?咱們要不要把這個消息報上去?”
“嗯。”方泠一臉安靜,好像沒上心一樣,說道“要報的,這件事我已經想好了,得仙子親自去常德府才行。”桃花仙子又猶豫道:“可張平安這麼相信我們,什麼都在信裡說了,我們這樣做是不是出賣他?”方泠微笑道:“不用擔心的。我們的身份他早就知道,他既然能在信裡說,言下之意就不在乎我們上報。所以這事報上去沒有關係。”說罷她便低頭繼續擺琴絃,好像在沉思什麼心事。桃花仙子見狀,問道:“那妹妹在想什麼呢?”方泠好像沒聽見似的,仍然埋著頭。桃花仙子便伸手捧住她的臉玩笑道:“真是個多愁善的美人兒呢,剛剛不還好好的麼,怎麼又愁上了?”方泠回敬地捏了捏她的鼻子:“你上回不是說要裝賢淑嗎…”桃花仙子馬上反駁“不是裝是學”方泠繼續說道:“好吧,那你先說話慢點、動作慢點,就顯得溫柔些了。”
“哎呀,慢的多費事,我還是不裝了。”桃花仙子無奈道。方泠又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抬起頭來,柔和平靜的目光忽然多了幾分熱情:“我想去湖廣找張平安!
而且我想好了,平安這次在信裡說辟教的來龍去脈,很可能也想和咱們的人聯繫,我去就可以做中間的聯絡人。”桃花仙子笑道:“妹妹心裡最想的怕不是這個緣由吧?”方泠低頭並不辯駁,接著站了起來走到書案前,提起筆又放下“就不用寫在紙上了,反而增加你的風險。你直接去常德府的聯絡點,要求見鄭叔叔便是。見了鄭叔叔,你和他說。”
“嗯,鄭叔叔當然相信我的話。”桃花仙子點頭快地說。
桃花仙子準備了一下行程,第二天就帶了兩個隨從自南京啟程了。等進了湖廣地界的時候,張寧已經去常德府沅水邊辦茶莊的事,但除了少數官府的人還沒人知道他在常德府,也不知道他在搗鼓什麼。
***四川東部,湖廣貴州界本來都設有建文黨羽的門戶據點,但巫山的據點已經暴撤銷,剩下的最大的信息連接點就在湖廣的常德府。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描繪的世外桃源就在此地。它因世外桃源而著稱,但實際並非真正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反而是一處通南北的樞紐之地,庭湖西側、武陵山下,地處長江中游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以及武陵山脈、雪峰山脈東北端,有“黔川咽喉,雲貴門戶”之稱。
張寧將採訪使司設在這個府,主要卻不是因為風景秀麗,正因看中了這裡溝通四地的地利。他倒真不知道原來朝廷要查的重要據點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當初胡瀅得到永樂帝的大力支持,在天下各省府秘密廣設採訪使機構,嚴密監控江湖,前後耗時十幾年竟沒觸及到建文黨羽的重要據點。
而這次張寧誤打誤撞,忽然離得如此之近。桃花仙子來到常德之後,幾番周折確定安全,才到一個石場找到了聯絡人,之後受接待等了幾天。
她這回來得巧,鄭洽正在常德府附近辦事,接到信報就趕來了。鄭洽和桃花仙子長期都有來往,算是相互都信得過的人。當初桃花山莊存在的時候,也是鄭洽負責聯絡的一幫人,和桃花仙子也常常見面。
如此一來,事情倒容易多了。這幾天諸事心,心情浮躁,實在影響發揮,如果水準不佳,還請各位理解。鬧騰不了兩三天,等過去就好了。***初時節南方的山林依然綠綠蔥蔥,茂盛的枝葉之間青瓦建築隱隱在望。這座山叫玉山,山裡的道觀叫玉山宮,香火併不旺盛,幾乎沒見著蜿蜒的山路上有人,反倒是嘰嘰喳喳的鳥雀為靜謐的山林增添了幾分熱鬧勁,要不就是死寂般的安寧了。
道宮深處的石磚院子裡放著一鼎大香爐,薄薄的一縷青煙無聲無息地升到空中,漸漸淡去。這時裡面響起了一聲磬,站在屋簷下的兩個人就向神殿走了進去。一個白胖的中年人,白面無鬚,應該是個閹人,因為這個時代中年男人幾乎沒有不留鬍鬚的。
另一個面容清矍穿長袍的儒士是鄭洽。二人走上神殿也不拜神,沒理會上方的泥像,徑直去了裡面。
輕輕敲開一扇木門,只見裡面已經坐著老少二人,年長的是朱允炆,另一個大約二十七八歲的人是朱允炆的長子朱文奎。鄭洽和白胖宦官一起彎作揖“拜見真人。”朱允炆道號“玉山真人”所以有的叫他真人、玉山真人,還有的稱仙君。
除非是能完全確定隱秘的情況,才會有人拜稱皇上陛下等等,不過朱允炆好像不太喜歡人們這樣奉承,或許因為如此會觸及他的內心深處的某種東西。
朱允炆微微點頭,叫他們入座,但鄭洽仍舊恭敬地站著。執禮罷,鄭洽便彎著說:“臣今前來打攪真人清修,實有要事…
張平安調任湖廣巡按御史,目的是監視及暗查辟教,他先到武昌府,寫信給方泠,臣因此得到消息。為了穩妥起見,臣立刻派人查實,張平安已經到常德府了。”
“常德府?”朱允炆的神微微一動容,卻不知是為了失散二十餘年的兒子,還是意識到常德府地界上據點的重要,那個據點經營十幾年從來沒被朝廷盯上過。
但隨即朱允炆的一句話就表面了他的態度,他如喃喃自語般地輕輕說:“常德府也不遠…不知他長成什麼模樣了。”言下之意朱允炆好像很想見張寧一面,一旁的文奎暗自不悅:不只是因為計較父親的寵愛,卻是想起張寧竟在“偽朝”考取功名,身家還“清白”年紀比自己小卻混上了官僚。
而文奎自己呢?很可能一輩子只能做個道士。兩廂一比,比起做官的弟弟文奎便有些自卑,進而不自覺地發酵出一點嫉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