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永樂五年,末時節通往南嶽衡山的路上,入目盡是蒼松翠柏,繁花碧葉,青幽碧綠的山峰一座連著一座,在視線裡連綿不絕,直至天邊。
南嶽據古書云:衡之脈發於岷山,由蜀入黔,迢遞九嶷,聯絡五嶺,為南方之幹。自騎田嶺入楚,盤紆八百里,特起南嶽。
南嶽有七十二峰、十、五巖、三十八泉、二十五溪、九池、九潭。景各異,自不必說。
那七十二峰中以祝融峰最為高大,一登此山便可極目楚天,盼崇山峻嶺。此山還是傳說中上古炎帝居住的地方,其山勢如飛又有仙則靈,自古以來便是文人墨士、散人雅客好往之地。
南嶽最令人驚訝的地方在於它集佛教、道教於一地,所以此山之上終香火鼎盛,各路香客絡繹不絕。
在登山的諸多香客之中,有一位布衣公子格外引人注目。只見他身材不高,衣著普通,但是面容秀美,身姿矯健,站在一堆氣吁吁的香客之中分外的惹眼。再仔細地看他的長相,不得不說,他長得過於俊美。長長的柳眉之下是一雙明亮如晨星的眼睛,眸中隱隱有光飛舞,好似畫中的人物走了出來一樣。
“年輕人,你也是來上香的嗎?”身邊一位帶著小孩的老香客熱情地招呼。
“不是,我是來找人的。不過,今天人真多啊。”他有些驚訝地說道。
“今天三月十九,是觀音娘娘的生,另外還有六月十九悟佛、九月十九成正果,這三天都是上香人最多的子。”老人家在臺階旁坐下,掏出一塊帕子擦著汗。
他的孫子從湖邊摘了一片荷葉裝了清水送過來,小小的人兒聲氣地說:“爺爺,喝水。”
“您孫子真乖。”布衣公子看著祖孫二人和樂融融的情景,不由得稱讚一句。
“這位公子,你也坐著歇歇吧,前面是華嚴湖,大家都在湖邊休息了,我們一時半刻是走不了的。”老人家摸著孫子的小腦袋笑著說道。
“是嗎?”布衣公子看看四周,拿著各種供品的香客們或坐或靠,早把細窄的山路擠得水洩不通。
南嶽雖然不像華山那樣筆直陡峭,險象環生,但是山勢如飛,攀登也實在不易。
他無奈地笑了一下,找了個乾淨的地方坐下來。
初的山上景極美,不知名的小野花重重疊疊地開在草地上,就像是在大地上繡了一塊美麗的毯子,那毯子沿著山勢斜飛而下,彷彿這青翠沒有盡頭。
山間總是有若隱若現的薄霧,一會兒工夫,那霧氣便欺了下來,將人籠在其中,坐得近的人還能看到個大概,坐得遠的人只剩下朦朧的影子。
“起霧嘍,大家小心。”不知道是誰說了這麼一句話,這些早有經驗的香客們掏出準備好的紅布料系在身上。
“這位公子,你沒有準備紅布嗎,等會霧氣更濃,只有紅才能讓人看到你。”坐在臺階對面的老人家與小孩子已經看不清楚了,只有身邊這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書生正一臉好心地對著布衣公子說道。
他是第一次到這來,怎麼會知道這山中雲霧如此之盛,大白天的,可這說來就來,讓人來不及防備。
他搖搖頭,表示自己沒有準備。
“這樣好了,如果這位兄臺不嫌棄的話,我的紅布分你一半吧。”雲霧之中,書生的五官也越加模糊起來,他的穿著打扮看來就是一個普通的書生,揹著考生們常背的書架子,一塊小小的遮陽布篷往前伸了出來,遮在他的頭頂上。
他說話的聲音很好聽,清脆之中帶著一絲沉靜的味道,雖談不上鏗鏘有力,但是絕對算是溫潤動聽。
一片霧茫茫當中,只聽到清脆的裂之聲,接著一隻清瘦的手拿著一塊紅布伸到布衣公子的眼前。
“你拿著吧,雲海落在此處,一時半刻是不會散的。”他伸手接過,看見遞在眼前的手指上還殘留著墨跡,看樣子真的是個讀書人。
“謝謝這位兄臺,今滴水之恩,來湧泉相報。”
“這麼客氣做什麼,施恩不言謝。對了,你也是趕著觀音生來上香的嗎?”
“不是,我是來找人的。”
“找人?!”白霧茫茫中,布衣公子只看見一個修長的影子在自己眼前晃動。
“找我就好了,我是山上書院的夫子,這衡山之上的僧人道士、學生夫子沒有一個是我不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