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在誰的傷口上撒把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題記:親情是最容易發現人美善的地方。

和媽媽似乎是前世的仇人,在爸爸、媽媽沒有相識之前,就曾託人為我年輕有為的教師爸爸說了媒,據說那個阿姨是學裁縫的,心靈手巧,人也漂亮。但是,質樸老實的爸爸並不喜歡,只見面一次,爸爸就想拒絕,但迫於的威力,爸爸和她還是相處了一段時間。但是為了自己的學業和事業,爸爸還是斷然拒絕了和那位阿姨的媒約,因此而大病一場。是喜歡那位阿姨的,況且老實的爸爸從小到大從來沒有因為什麼原因和她、和爺爺爭吵過,唯獨這一次,他是那樣的毫不留情,和自己尊敬的爸媽竟然翻臉了!這對他來說,也是一種很大的挑戰,我相信他真是鼓了很大的勇氣。也許正如人所說“勇氣就是不管身體怎樣衰弱,也想用神來克服一切的力量。”爸爸的這種勇氣和力量緣於心靈深處的“追求”爸爸是中國解放後出生的,當過兵,上過師範。1960年,在那個窮的揭不開鍋的子裡,如果不是爺爺的愛多一點的話,爸爸早也被饑荒奪取了單薄的命,他經歷了文化大革命。

緣分真是妙不可言,他愛上了只見過一次面的媽媽,一路艱辛,終於和媽媽一起衝破了和外婆重重的阻力,在近三十歲才結婚,沒有儀式,沒有很多人參加,平平常常的婚禮,有情人終成眷屬。爸爸家很窮,兄弟姐妹也很多,可是為了爸爸,年輕的媽媽還是毅然為爸爸家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媽媽起早貪黑,無怨無悔,吃清湯喝寡水,穿的衣服沒有一件像樣,還處處刁難媽媽,說她這乾的不好,那做的不對。但為了“愛”媽媽忍了,把淚水往肚裡咽,再痛也不說苦。無數個夜晚,一個人偷偷的飲泣、獨自的消化…真正消化不了的,便只有傾訴給外婆聽並接受外婆的教誨:“要做一個好媳婦,就不要怕吃苦…”在爸爸的大家庭裡連年齡最小的人都有權說媽媽,有權監視、辱罵媽媽,媽媽做最苦的農活,最髒的家務活,最難看的臉,都有媽媽一個人來承受,媽媽不知不覺從一百一十斤瘦到了八十斤。由於爸爸工作的學校離家較遠,一個星期才能回家一次,媽媽苦不堪言,把所有的苦、累全埋在心裡,回報世人的只有漸漸瘦弱的軀體。直至有了哥哥,媽媽才得以清閒一陣。爸爸回來了,但帶的最好吃的還是最先奉獻給了爺爺,媽媽生哥哥時只剩下七十幾斤。媽媽說:“世界上最寒酸的生活,就是我嫁到他家的生活,最憋足的人,就是我自己。”僅僅因為的不喜歡,我敬愛的媽媽就在白天黑夜無數個平淡真實的子裡獨嚥著生活的苦水。小時侯,不止一次半夜看到昏黃的油燈下,媽媽哭腫的眼睛,有幾次她自尋短見都被好人攔回,每次,好心的鄰居都會扯著哥哥和我的手放在媽媽掌心裡語重心長的說:“你真傻,孩子還這麼小,你捨得丟下他們嗎?”接著是我們母子三人抱頭痛哭,心好痛,心好痛!我好恨,是她讓我們這樣痛苦,我們的世界終昏昏暗暗,每一天睡覺時我都要摸摸身邊有沒有媽媽,早晨也只有看到身邊有媽媽,才能安心過那一天,我的生活每一天都在恐慌中,我終於理解了媽媽說過的那句話:“我嫁到他家,沒過上一天的好子,他那樣待我,等她老的那一天,我一定要在她的傷口上撒一把鹽。”姑姑相繼出嫁了,叔叔也都成家了,終於把爸爸和媽媽分開了,也許她認為她不需要媽媽為她再做什麼了。當時所有的家產只有幾間舅舅和爸爸一起掏苦力蓋起來的土房子、一張爸媽結婚的婚、一口鍋、幾個碗和媽媽陪嫁過來的大衣櫥,房間四壁空空…但是媽媽卻長舒了一口氣,看看自己的一雙長滿老繭的手和一對健康的兒女,媽媽出了舒心的笑容。是的,我們最大的財富是健康。因為貧窮,我們不奢望生命的安逸,和爸媽一起苦子苦過,沒有玩具,沒有漂亮的衣服,沒有豐富的菜餚,但我們卻從此有了快樂,有了心的放鬆…童年的記憶從心裡解放開始才那麼清晰:夜幕下和爸媽哥哥仍在田裡忙碌不息、和媽媽一同做可口的飯菜而烤焦的劉海、和媽媽一起牽著小羊拎著籃子割草…窮人的苦子,總是刻骨銘心。那時侯,離我們很遠,她很少到我們家,我更不希望看到她,因為她對媽媽不好,我從內心深處畏懼她,每每看到別的孩子在的懷裡時,我就討厭的離開,我不希望回心轉意,只想不惹勞累的媽媽生氣,這些我做到了,因此,別人認為我很早就懂事,那是不足為奇的。因為我不止一次在黑暗中仰視我的媽媽,她千瘡百空的傷口,使我畏懼的同時,也漸漸培養起了愛的心情。

小學、中學,我和哥哥都很出,當我們捧回鮮紅的獎狀,第一個報喜的總是給媽媽,儘管她識字不多。和爺爺越來越疏遠,我不知道是不是他們討厭了媽媽就討厭了我和哥哥,反正當叔叔、姑姑家的孩子有美味佳餚時,我和哥哥兩手空空。於是我對大家族,有一股濃濃的恨意。我知道不公平,但我無能改變,媽媽常常在我窺視我的堂弟堂妹時突然的冒了出來,一把把我揪了回去:“為媽媽爭一口氣,媽媽是為了你們才活到今天,媽媽吃苦,不怕,你們不能讓他們看不起!”媽媽的教誨字字落地有聲,一次次下決心,一次次讓自己努力、給自己打氣。挑燈夜讀時,總是心平氣和,“媽媽為我們而活,我們一定讓她活的開心!”每每疲倦心中總會有一種信念在支配,直至走出考場。考完了看到爸爸、哥哥趴在鐵門前,那悉的身影、遙遠的守望與期待…

哥哥先念了大學,是我們鎮上第一名大學生,光彩的,哥哥為爸媽爭了一口氣。第二年,我也考上了大學,也是被鄰人一頓好誇。我長大了,這時爺爺越來越老了,箭步如飛終被蹣跚的步伐取代了,白髮蒼蒼,深深的皺紋刻滿了歲月的足跡。他們都有了柺杖,他們都年輕過,而且不服輸,而今,看了讓人心疼,在爺爺面前,我愛恨兩茫茫,最終我選擇了一所離家很遠的一所大學讀書,我留戀故鄉,留戀媽媽、爸爸。同樣我不敢看見爺爺的蒼老,我希望自己可以走的遠一些,藉此而遺忘她們婆媳之間的恩怨。跨上車門,回眸我記憶的故鄉時,媽媽蒼老的容顏佔據了我所有記憶得空間,“媽媽,我為你爭氣了。”我在心底默唸。爸媽的身影越變越小時,一首詩充盈了腦門:“尋夢,在遙遠的異地他鄉/歸宿在你眼底/我如何走得出/你淚跡斑斑的守望/揮手的那一刻/你站成了我生命中苦難的風景//最後一般列車/領走了我倔強的背影/漸漸的我成了你們眸中的遠景/你們卻執意/在殘陽短風中/對著我遠去的方向/痴痴守望//”這些細節成了我心中最美的風景,在外求學的子一直是我回憶的方向。

大學畢業那年,病倒了,她老了,兒女們都在為自己的小家庭忙碌,很少有時間去看她,她和爺爺的“巢”空空的,應該很孤獨吧,我決定回去看她老人家,一路我儘量不去想小時侯的一幕一幕,我害怕那猙獰的面孔,害怕媽媽的哭泣。悉的木門,院牆,久違的覺中夾雜一種耳目一新的覺:小院內沒有我想象的雜草叢生!跨進門檻我看見了世界上我最悉的身影:媽媽!我驚愕了,眼淚在那一刻湧了出來。我一陣心酸---媽媽還是穿著洗的發白的舊衣服在為煎藥,鍋裡還煮了一些香噴噴的飯菜,“媽?!”我失聲地喊了出來,振醒了有些麻木但永遠善良的媽媽。我一下子撲到媽媽懷裡,媽媽緊緊的摟住了我,一股溫暖油然而升。當我抬頭看媽媽時,有兩滴淚偷偷的滑落在我的臉上,暖暖的還帶著體溫,久違了媽媽的淚水,我輕輕的抬起手為她拭去了。眸子裡跳躍著晾衣繩上被淚花放大的乾淨的被單、衣服。那一刻我明白了,原來她的善良並不能讓她做到在生病的傷口上撒一把鹽,而是寧願在自己的心中撒一把鹽,讓自己塵封多年的傷痛在麻醉中支離破碎。

謝媽媽,為無知的我和哥哥上了人生最生動的一課,讓我們知道怎樣做人,如何保存自己的尊嚴?謝媽媽,在我最無知時,用自己的方式勵我前行,“為我爭口氣!”是的,媽媽,我在為你爭氣的時候也是為我自己的人生打拼。老了,但她一定明白“寬厚的愛和仁慈的善永遠是人世間彌足珍貴的禮物,它不一定給人帶來財富,也不一定濟世,但一定有光,一定伴著動。”她會為有您這樣一個兒媳而驕傲的,媽媽請相信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