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90章徐徐收功回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但早已被修羅教暗中滲透,南宮烈失蹤後,更是對東來客棧失去了管控,讓其成為了修羅教在揚州城內的一處據點。”朱三眉頭緊鎖道:“果真如此的話,那我與沈家四女之事豈不是已被修羅教知曉了?”吳老點頭道:“不錯!不過他們並不知道殿下的真實身份,還以為殿下就是林嶽,此前他們偷襲紫月山莊失敗,對於殿下等倖存者必定不肯善罷甘休。

但奇怪的是,他們並沒有打算對殿下動手,只是監視而已。”朱三冷笑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我與修羅教遲早有一戰,就讓他們來吧!”吳老道:“殿下所言不錯,但現在卻不是時候,相反,殿下想要舉事的話,還需要修羅教的配合才行!”朱三略微有些吃驚地道:“前輩此話何意?”吳老神秘地一笑道:“殿下莫急,且先回答老臣一個問題。”朱三道:“何事?”吳老微濁的雙目中陡然出兩道光,一字一頓地道:“殿下既已知道自己身世,可願承繼先輩之遺志,洗刷逆賊朱棣強加的冤屈,重繼正統?”朱三大驚道:“前輩的意思是…造反?”吳老搖搖頭道:“殿下所言差矣!

殿下乃是洪武大帝嫡系子孫,乃我大明皇室正統,而當朝昏君朱祁鎮乃是逆賊朱棣之後,殿下理應取而代之,此乃匡復正統,何來造反之說?”朱三聽罷目視著前方,長久沉默不語,一雙手緩緩地著座椅的扶手。

朱三畢竟是一個小人物出身,活動範圍僅限於古田鎮的方寸之地,即便得到瘋丐傳授功後,提升了實力,但朱三最大的願望也只是重現當年萬花節大會之盛況,征服眾多美人而已。

而現在吳老所說的卻是爭霸天下、謀奪帝位之事,這是朱三從未想過的事情,他甚至直到現在還未完全接受自己是皇室遺孤的身份,這一下要把他推到尖上,自是無法慨然應允。

吳老乃是身經百練之人,怎會看不出朱三眼中的茫與憂慮,他緩緩站起身來,雙膝跪地,長長一拜道:“大明江山岌岌可危,以朱祁鎮之昏聵無能,必不能扶大廈之將傾,解萬民之疾苦。

即便殿下不取,也終被外族所取,還望殿下不辭辛勞,擔負起復興大明之重任,重現先祖之榮光,只要殿下一聲令下,臣等願意誓死追隨殿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尚布衣也跟著跪地長拜道:“臣等願意誓死追隨殿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朱三忙站起身來,去扶吳老與尚布衣,吳老卻堅辭不起,而是涕淚縱橫地道:“殿下若是不肯擔此重任,那老臣活在這世上也毫無意義,還不如跪死在殿下面前,以報先帝之恩!”朱三見吳老說得決絕,心知不答應無法收場,於是嘆道:“我非不願擔此重任,只是心中尚有一些疑慮,所以沉默不語,舅公和表舅且先起身,我們慢慢商議。”吳老見朱三鬆口,忙站起身來,三人重回各自座位坐下,吳老道:“殿下可是擔憂勢單力薄,無力爭奪天下?”朱三道:“舅公目光如炬,朱某佩服,此確是我心中所慮,以我目前之實力,尚不能確保立足於江湖,何談爭奪天下呢?”吳老反問道:“殿下目前之情況與洪武大帝當年之情形相比,誰強誰弱,孰優孰劣?”朱三猶豫了一下道:“此事不可一概而論,洪武大帝當年雖然窘困,但當時乃是亂世,群雄並起,逐鹿中原。

而如今天下已定,百姓皆安居樂業,不願再起紛爭,縱使我實力比當年的洪武大帝稍強,也無法撼動天下局勢。”吳老並不直接回答,反而微微一笑道:“殿下可曾聽過驅虎狼之計?”朱三不無茫然地道:“某實不知,還請舅公賜教!”吳老道:“此乃三國時荀文若獻於曹孟德之計,讓劉備與袁術互相攻擊,呂布生變,從而坐享漁翁之利,如今亦可用之,只是殿下要想使用此驅虎狼之計,先得養虎!”朱三再問道:“如何養法?”吳老站起身來,朗聲道:“如今天下雖然表面太平無事,實則暗湧動,當朝皇帝朱祁鎮寵信宦官王振,朝綱混亂,四海皆怨。

而北方瓦剌益強盛,其太師也先野心,多年來對中原虎視眈眈,只待中原稍有異動,便會舉兵犯界,而中原最大的變數便是修羅教。

老臣近幾年一直暗中調查修羅教之底細,發現修羅教乃是契丹皇室後裔創建,多年來修羅教一直暗中蟄伏,發展勢頭卻甚是猛烈,不僅籠絡了不少黑道豪強,而且在各大名門正派中都有暗線潛伏。

甚至還收買了不少貪官汙吏為其所用,可謂黑白通吃,其志向必不在統一武林,而是在圖謀復國。殿下雖是皇室之胄,但尚且勢單力薄,不足以成事。

而修羅教的崛起正好為殿下創造了一個良機。殿下可借對付修羅教之名義,將各大門派和江湖中人聯合起來,暗中培養自己的勢力,樹立威望。在這個過程中,修羅教的實力強弱就至關重要了。

若是修羅教實力太弱,不能引起各大門派的重視,殿下就師出無名,無法聯合武林各派,修羅教也無法引發內亂,讓瓦剌有可趁之機,這就是老臣所言養虎的緣由。

反之如果修羅教實力太強,就會養虎為患,反噬自身,導致局面失控。所以殿下既要放任修羅教壯大,又要適當打壓,在控制修羅教的同時,憑藉打壓修羅教的行動發展自己的實力,提升威望,待到瓦剌按捺不住大舉入侵,朝廷疲於應付外患之時,殿下再聯合武林同道,一舉蕩平修羅教,屆時以殿下皇室正統之身份,挾蕩平異教之威名,舉抵抗外患之大旗,昭告天下,必能號令天下群雄,驅逐韃虜,重奪帝位!”一席話說得朱三心澎湃,情不自地站起身來道:“舅公此言如同醍醐灌頂,讓朱某茅頓開,只是要想起兵的話,光靠武林中人恐怕不夠,就算號召義兵,也還需兵器補給。”吳老大笑道:“殿下不愧為帝室之胄,骨子裡的是洪武大帝之血,思慮就是周到細緻,連起兵所需都考慮到了,這些對於別人來說難於登天,但對於殿下來說卻並不難辦!”朱三驚道:“此話怎講?”吳老解釋道:“第一、四大世家世受皇恩,其家族之主都會鼎力支持殿下,目前林家已然衰敗,只餘其三,但仍然不可小覷。南宮世家和慕容世家乃南方豪門,所在之地皆是富庶之地,錢糧頗多。

而燕京的西門世家乃是朝廷特批的兵器製造之所,每年提供給邊疆將士的兵器戰甲逾十萬之多,足可以裝備數只良之師,若能再拉攏冉冉升起的蜀中豪門唐家,那勝算就更添一分。

其二,老臣在江湖中游歷數十年,遊甚廣,可以助殿下一臂之力。其三,我常家雖然家道中落。

但門生故吏依然遍佈四海,雲南軍中就有不少故舊,家兄常茂避居廣西后,於當地開枝散葉,子孫也都有所建樹,且廣西地處偏遠,民風彪悍,士卒悍不畏死,殿下舉兵時只需亮明身份,老臣那幾位侄兒必定響應,老臣再到雲南軍中策反一番,殿下便可得到兩隻兵,再有江南錢糧和燕京兵器之助,必能勢如破竹,一舉成功!”朱三聽罷信心大增,如同吃了個定心丸,不無嘆道:“此皆是先輩之福,朱某實在受之有愧!”吳老道:“殿下此言差矣,正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殿下乃是天命所歸,何來受之有愧之說,待到殿下平定天下之時,他們自然也少不了封賞。”朱三點點頭道:“舅公此言有理,朱某心中再無掛礙,就依舅公之計行事吧!”吳老喜道:“好!老臣就等殿下這句話,只要殿下有心,不愁大事不成,我們先了結采花賊之事,具體細節容後商議。”朱三道:“好,我和小虎依舊去城外密林尋找採花賊的線索,稍後再議!”說罷,朱三出門而去。

朱三走後,尚布衣猶猶豫豫地道:“叔父,侄兒心中有惑,不知當不當問?”吳老道:“老朽知你所憂為何。

可是太子殿下已然習慣海外生活,心中已無雄心壯志,二殿下困居幽宮,生死尚且難料,遑論爭奪皇位,而三殿下雖然好,但心思縝密,且懷遠大,只要善加輔佐,未必不能成事!”尚布衣道:“他真的是建文帝之後麼?”吳老若有所思地看了尚布衣一眼,點頭道:“南宮烈的情報不會有差,否則不會做出如此大的犧牲來保全他。

而且老朽在揚州時已為他看相摸骨,其骨骼清奇、身懷異象,必有一番作為,老朽平生之志即是助建文帝后人重登帝位,如今已是耄耋之年,時無多,就算是孤注一擲,老朽也心甘情願,否則百年之後,何顏面對祖宗先烈!”尚布衣稽首道:“侄兒明白了,侄兒自當遵照叔父之意,安心輔佐。”吳老點點頭道:“如此甚好,老朽去拜會一下於大人,看他那裡是否有線索,你坐鎮莊中,有事可遣人前來巡撫官邸通報。”尚布衣做了個揖,躬身送吳老出門而去。

***太原城內,鴻祥客棧。兩名身著青紗,手持長劍的女子疾步走上客棧內的一座閣樓,輕輕敲響了門。

“進來。”一聲清麗的聲音過後,門自動開了,二女先後進入房內,並關上了門,只見一名身著白紗的女子盤膝坐於上,拂塵放於雙膝,雙掌合十,顯然正在打坐。

剛進門的兩名女子齊齊下拜道:“師叔,我們回來了。”上的女子正是人稱“玉觀音”的薛雲染。

此時的她除去了遮面的輕紗,出了那張令天下男兒無不魂牽夢繞的絕美嬌顏,聽得二女之言,她徐徐收功回體,微睜妙目道:“詩蕊、詩茵,可有什麼發現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