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章民族性格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就要看書網】:91KS.ONLINE
小野君前面幾句話拍了田中一馬,讓田中相當自得,這招可是出自他曾曾祖父的奏摺,那是相當的偉大光榮正確的戰略方針那。
但是小野君最後那句不過,讓田中實在是無法忍受小野君。田中拍案而起。
“あほう,傻瓜,不過什麼?把話說完,記住你是個軍人,不要吐吐,要乾脆利索!”田中指著小野君的鼻子大罵。
“哈依,我要報告的是,柴油已經沒了,輪船無法開動,實在是無法再派送後續兵力,另外從朝鮮搞回來的木材,煤炭也都運不回來了。”
“ばかやろう,八格牙路,沒有了柴油就用帆船,當初我們祖先是怎麼去的大明朝,你個大笨蛋,這還算是問題嗎?”田中一郎一陣無語,雖然罵的兇,但田中也明白本現在的窘況。
本是個資源匱乏的國家,特別是石油,全部依賴進口,末
危機爆發以來,儲備的石油大部分被衝到了海里,庫存的少量柴油汽油也都慢慢消耗完了,
本回歸了燒柴取暖的時代。
而且沒有了燃油,即使戰機軍艦坦克修復,依然無法使用,這真是雪上加霜,讓田中一陣頭疼。
所以田中更加堅持曾曾祖父的遺訓,登上亞洲大陸,開拓本人的生存空間。
“竹下桑,佐世保港外那些煤炭挖掘進行到哪一步了?”另外一個本軍官叫竹下三郎,專門負責內務事物,現在的
本政權其實是一種軍政一體的格局,這倒反而有利於政府的管理和z花nzhi,提高效率。
“報告首相大人,挖掘進行的很不順利,主要是沒有大型挖掘工具。”竹下三郎恭敬地回答。
“想盡一切辦法,把這些煤炭挖掘出來,這是我們重新發展的巨大動力,謝我們的祖先吧。”田中忽然想到了,其實
本還是有煤炭資源的。
為什麼不說是煤礦,而說是煤炭資源呢?因為在本各大港口外,幾乎都有上億噸的成品煤炭。那不是
本國產的,
本連個煤砟子都沒有,哪裡有煤炭。
那些煤炭都是當年本侵佔華夏之後,從華夏國一船船運回來的,那都是華夏的財富,被
本人運回國內,倒入港口外,當做資源儲存了起來。
這是一筆血債,華夏人卻沒有幾個知道的。
現在本能源枯竭,卻想到了這批煤炭。
按照目前本的人口和工業化消耗量計算,這些煤炭夠
本人使用三十年,可想而知
本人當年從華夏還攫取了多少財富。
這是華夏的恥辱,確實本人的驕傲。
現在田中一郎正在狂妄地暢想,假以時,
本再次崛起,趁著末世大亂,按照老祖宗設定的路線,登陸華夏,憑藉著
本人天生的人種優勢,還有優良的民族
格,統一東亞大陸。
到那時田中將是本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宏偉業績將供
本子孫各代膜拜。
確實,在接下來的二十年間,本在資源枯竭的情況下,憑藉
本人族吃苦耐勞,強烈的集體意識,再次重建了強大的帝國,可謂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
這裡不得不分析一下本民族的特點,才能對
本的再次崛起的原因有深刻的理解。
本人的
格特徵在許多方面表現出典型的混合型特徵,這些往往是二元
混合。
本人是既生
好鬥而又溫和謙讓;既窮兵黷武而又崇尚美
;既桀驁自大而又彬彬有禮;既頑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馴服而又不願受人擺佈;既忠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於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強烈的集團意識可以說是本人最具特點的國民
。
本人的集團
特點起源於其稻作文化。因為稻作不同於廣種薄收、靠天吃飯的旱田耕作,興修水利、
秧收割等都需要集體的勞動與合作,由此形成了農村共同體,產生了集團意識。
而本社會傳統的家族制度也是產生
本人集團
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無論是哪一種家族制度,家長的權威是需要家族成員絕對服從的。
因此,在本人的集團內部又很多的原則:權威的支配和對權威的無條件追隨;不允許一切自主
批判反省的社會規範;集團內部的家族式氣氛與對外部的敵對意識的對立。
對本人集團
最免費的描述就是“一箇中國人能抵得過十個
本人,但是十個中國人卻抵不過一個
本人。”因此,
本人更像
蜂,就單個個體而言未必優秀,但是,一旦結成一個小群體、小集團後,協調默契的配合卻給他們帶來的巨大的力量。
本人強烈的序列意識和等級觀念。
本人重視“縱式”關係,他們趨向於把人、社會集團、國家等一切事物想象成一個序列。因此,他們對於自己以及自己在集團和國家在等級序列中的地位比較
。所以,
本人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對權威有極大的敬畏和服從。他們
格上傾向於媚上傲下,對強者盲目崇拜和服從,對弱者缺乏同情心,甚至鄙視弱者。
本人將這種強烈的等級觀念也投
到與其它國家和民族的關係上。
他們把世界上的國家排列成一個序列,這種序列在不同時期會有所改變。
因此,在本明治維新後,
本認為在亞洲,自己是第一號強國,所以,它傲視一切亞洲國家,它欺凌一切亞洲國家,因為在他們眼裡,只有強者才可以被尊重,弱者就應該被踐踏。
本人的自卑
與優越
並存的心理特徵。
這是本人
格中多種矛盾組合中的一種。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自卑
與優越
並存是一事物的兩種面孔。因為自卑
會經常地造成一種緊張狀態,人不可能長期忍受這種狀態,因此,為了達到內心的平衡,人們會從相反的方面,用一種優越
來自我調節。
在戰爭中,本人的這種
格特徵表現得更為突出和明顯。因為
本是一個島國,他們缺乏資源,
本人對此極度焦慮,並且急於向外擴張。
當他們和地大物博的中國相比時,他們骨子裡是很自卑的,因此他們依靠強大的國力作依託,對中國發動了戰爭。
這場戰爭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掠奪資源。而一旦當他們發現很容易地進入貌似強大的中國並且迅速佔領一部分中國領土時,他們的優越便表
無遺。
這時他們發現他們“大和民族”是那樣的強大,而中國人是如此容易便被擊潰,他們越發以為中國人是不如他們“大和民族”的。以往中國的輝煌、本對中國的俯首稱臣必須以中國人的消失為代價。
但是這一次本人的崛起,和明治維新的發展一樣,同樣是給
本週邊的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但是最終的結局是導致了
本國的滅亡,
本民族的消失。
只有少數一些本人,還有生活在非洲大陸上的少數
本人活了下來,成為了其他國家一個新興的少數民族——“大和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