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北疆危機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匈奴入侵的消息傳到長安時已是四月,漢武帝劉徹招集大將軍衛青、丞相趙周、御史大夫石慶、大農丞桑弘羊四人到溫室殿朝議,還讓太子劉據也參加進來。衛青雖然長期在家,但還是名義上的全軍統率,地位還在三公之上,尤其太尉一職長期空置,所以這樣的朝議是少不了他的,趙周、石慶也是位列三公,這裡官職最低的就是大農丞桑弘羊,不過大農令孔僅剛剛被革職下獄,而桑弘羊又一直是天子的近臣,所以把他也找了來,武帝讓劉據來,完全是想讓他學習學習。
等大家都到期了,劉徹讓近侍把軍報給所有人傳閱了一遍,等大家都看過了,才問:“這事大家怎麼看?”幾個人不約而同的看了看衛青,不僅因為他的地位最高,更重要的是這裡只有他領兵打過仗。衛青看了看,知道大家在等自己先說,於是他上前一步,先施一禮:“陛下,從這份軍報來看,這次匈奴是有備而來,看來這幾年他們在漠北也恢復了一些實力。而我軍只是斥侯在千里之外發現了匈奴,在五原周圍並沒有匈奴人的蹤跡,按照匈奴人以往作戰來看,他們很可能會分兵多路,尋找我軍防禦上的弱點,他們的目的是突破我軍的長城防線。”趙周點點頭:“看來這個冬天他們損失不小,所以才急於到我們這來劫掠一翻。”如果冬季太冷,草原上凍死牲畜太多的話,匈奴人的生存就會受到威脅。
衛青停了一下繼續說:“從最近幾年我們瞭解的情況來看,他們這次南下的人數不會很多,因為漠北之戰後,匈奴人損失了十數萬人,而草原上許多部落也乘機脫離了匈奴的控制,現在伊稚單于剛死,他們的內部並不太平,一定會留有重兵守衛單于庭,所以我估計他們的兵力應當在五萬人左右。”
“五萬。”趙周輕聲複述了一遍,又問“那我們在北部還有多少兵力。”衛青對兵力部署還是非常瞭解的:“我軍在長城的各個關隘駐有三萬邊軍,六年前又新設立了雲中、五原、代郡三個大營,共有三萬騎兵,一萬五千步兵,再加上北部各郡國兵還有近三萬,總兵力有十萬。”
“十萬對五萬,應該沒什麼問題吧?”趙周象是在問衛青,也象是在問自己。
“不能這麼算,”衛青仔細給他講解了一下“三萬邊軍防守各個隘口是不能隨意調動的,只能等匈奴人來打,而郡國兵只能用來守城,本不能野戰,所以我們只有三座大營的四萬五千人可以調動,這裡面能與匈奴動作戰的主要就是三萬騎兵。況且,我們並不知道匈奴人是否只派了五萬人南下,萬一他們孤注一擲,那我們的長城防線是絕對抵擋不住的。”聽了大將軍的分析,大家才對情況有了全面的瞭解,石慶首先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陛下,微臣以為匈奴對我大漢始終是個心腹大患,應當調集重兵北上,再來一次漠北大戰,才能求得北方的安寧,不然匈奴這樣不斷南侵,我們可耗不起啊!”桑弘羊不滿地說:“難道打一仗我們就能耗得起?漠北之戰我們雖然贏了,可我們也花光了國庫裡所有的錢,如果不是陛下這幾年想了些辦法,恐怕我們的士卒連口飽飯都吃不上,哪還有錢打到漠北?”他和石慶原來都是劉徹身邊的近臣,相互之間比較悉,兩人的脾氣又很梗直,所以說話也就不留情面,同時,他現在還掌握著全國的賦稅,對國庫的情況相當瞭解。
“是啊,”趙周也說:“打仗就要用錢,可這錢從哪來啊?再說現在不只是北邊,就是南邊也…”趙周沒有說下去,不過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南邊的夜郎及西南夷剛剛歸順,而南越的情況尚不明朗,誰知道會不會再打一仗,如果幾處同時開戰本就應付不過來。
劉徹聽了什麼也沒說,他又看了看衛青,衛青明白,自己剛才分析了半天,並沒有提出解決的辦法,皇上這是要自己拿個主意。衛青再一次開口:“陛下,目前我朝的情況的確不適合大規模征戰,就算我軍出兵攻擊漠北,匈奴也很可能遠遁避戰,讓我軍無功而返,目前來看,慢慢消耗匈奴的實力才是上策。”劉徹嘆了一聲,消耗匈奴談何容易,可他也明白現在不是打大仗的時候,於是他問衛青:“你判斷匈奴只出兵五萬,有多大把握。”衛青又在心裡默默地計算了一下才說:“七成。”
“看來也只能這樣了,”劉徹起身下了最後決定“讓荀彘、趙破奴、李沮他們守住長城一線,不要大規模出擊,必要時各營也撤回防守各關隘。”衛青了一句:“是不是把騎兵留在長城以北,騎兵守城作用不大啊。”其實他是知道騎兵的作用,只有出擊匈奴後方才能儘快地擊退敵人。
“騎兵出擊會不會顯得兵力太單薄了?”問話的是趙周,他是從數字上考慮問題的。
“太單薄…”本已作出決定的劉徹又猶豫了,兩個人說的都有道理,怎麼辦?
“父皇。”站在一邊旁聽的劉據突然開口說話了。
“噢!據兒有什麼要說的?”劉徹並沒有想到劉據會發表意見,他本來只是打算讓他聽聽,過後單獨詢問他的,畢竟培養一個皇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培養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皇帝就更難了。
劉據上前道:“父皇,兒臣在想,可不可以派長水、胡騎兩營北上,已做接應。”長水營是大漢的重騎兵,用來對付匈奴的騎兵最好不過,胡騎營則是由歸漢的各族胡人組成的。
衛青首先點了點頭:“殿下的這個提議好,就算南邊有事,騎兵的作用也不大,有屯騎、越騎坐鎮長安,萬一有事,也不至於手忙腳亂。”
“長安的安危不足為慮,南北兩軍還有數萬步卒,再說了,這裡還有朕的建章營麼。”
“對、對、對,殿下的這個提議好。”其他幾人都不停地誇讚,不過其中拍馬的成份可能更多一些。
“那你們看看派誰領軍前往比較合適?”大的方向確定了,劉徹又提出第二個問題。
“合騎侯如何?公孫將軍也與匈奴征戰多年,軍中威望較高。”趙周首先提議,合騎侯公孫敖是衛青的老部下,還救過衛青的命。
桑弘羊懂得皇上的心思,知道皇上不想出現大將軍一系的將領統率全軍,於是馬上提出了異議:“我看就讓趙破奴將軍統率全軍。”其實桑弘羊也清楚自己的提議有些不妥,右北平太守荀彘是左將軍,地位要比趙破奴高,可荀彘原來也是衛青的部屬。
“他們兩個都不合適,”衛青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公孫將軍不善於防守,而趙將軍又難以服眾,我看,讓奉車都尉霍光去更合適。”
“霍光?”劉徹沉思了一下。
“他是不是太年輕了?”桑弘羊道。
“就他了,”劉徹已經做了決定,他站起身來“年輕才好,大將軍和冠軍侯北征的時候比他還年輕,年輕人有衝勁,再說了,你不也是十三歲就當了侍中。”
“是。”大家見皇帝已經做了決定,都不再說什麼。
劉徹又走到衛青的面前:“你就跑一趟吧,告訴那小子,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守,不要急於求成,要多聽聽其他將軍的意見。”
“臣遵旨。”衛青又施一禮。
劉徹又輕聲地對衛青說:“出宮之前去看看你姐姐,這麼長時間了也不去見見她。”
“是。”劉徹又對眾人說:“好了,今天就到這吧,據兒留下,你們都回去吧。”四位大臣行禮後都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