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五章叛軍潰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人,叛軍已經向著北方逃遁,劉大人向大人詢問,要不要派人前去追擊。”楊奇終於等到了這個消息,叛軍終於是支持不住而離開了。楊奇雖然願意用一半的士卒,換取這場戰鬥的勝利,但能夠不用這麼的多的人數,楊奇也是歡喜的很。這些士卒都是楊奇的士卒,說不心疼那是假的。現在叛軍離開,楊奇也是鬆了一口氣,不用繼續戰鬥下去。

楊奇看著營寨之上依然不停爆發出的火花和嘈雜的廝殺聲。下令道:“通告全軍,叛軍將領已逃,叛軍投降者不殺,其餘人等殺無赦。”楊奇身邊數十名親兵在接到命令之後,立即打馬飛馳而去,把楊奇的命令傳達給各個將領。

“告訴劉艮,不用去管那個首領,他已經沒用,就算是回去,也未必能夠活下去,讓他繼續守在外圍,但有想要逃走之人一律殺。”這一道命令是楊奇單獨發給劉艮的,身邊的親衛在記下之後,立即前去傳令。

叛軍將領會選擇北方逃走並沒有出乎楊奇等人的預料,東面是楊奇他們主攻的方向,如果他不是想要找死,就絕不會選擇這一條路,南面就是淡水,無論如何淡水也不是他們徒手越過的。西面倒是一個好地方,逃離之後向西而去說不定早上就能遇到叛軍的援軍,但正是因為如此,叛軍的首領卻絕不敢走著一條路。因為西面的進攻力度最為薄弱,百姓不過是在填土而已,甚至到最後,連最後一道壕溝都未填平。但越是如此叛軍越是不敢從此過,因為漢軍的所做的一切,好像都在說“從這裡過吧,從這裡過吧…”任何一個人見到這些都會想到在後面有著埋伏,從這裡過那就是九死一生了。

如此算來那就只有北面了,北面士卒不少,攻擊力度卻沒有東面的兇猛,雖然有士卒衝上了營牆之上,但和東面比起來,聲勢就小了許多。叛軍選擇了這裡,卻沒想到真正的殺招就是在這裡,劉艮大人就埋伏在這裡。楊奇給劉艮下的命令就是放過叛軍的將領,但是卻不能放過士卒。

因此當叛軍走過的時候,劉艮只是衝出截殺了一陣,留下了不少的士卒,卻故意放走了叛軍首領。當然劉艮埋伏在此卻不是說西面就是故作聲勢,劉艮手下的士卒被分做了四批,東西南北都有著漢軍士卒所在。不過是劉艮來道北面而已,因為眾人一致認為叛軍首領走這裡的可能最大。

叛軍首領應該慶幸,慶幸是走的這裡,劉艮按照楊奇的吩咐放了他一條生路,但其他地方可沒有接到這樣的命令,叛軍首領能不能活著逃出去的可能並不大,畢竟任誰都是知道抓住叛軍首領可是大功一件,所有人還不都衝著他而去。而且也只有北面在劉艮之後,就沒有漢軍士卒了。

其他地方可都還有著千萬帶領的漢軍士卒。西面是為了預防叛軍援軍的到達,南面也是一樣,東面就是為了查看是否有援軍的到達,這個援軍卻是指漢軍,雖然可能不大,但還是要注意的。

選擇其他方向,即便李璆能夠逃過第一波的伏擊,第二次就未必有那麼好運了。

當李璆已經逃走的消息被漢軍喊出之後,尤其是在一些漢軍士卒從營寨之下爬上去,已到砍斷李璆的大旗之後,叛軍士卒唯有的一點幻想也就此破滅。在一片投降不殺的聲音之下,呼啦啦一陣的響動,幾乎所有的士卒都是扔下了手中的武器。畢竟完全忠於李璆的人都被李璆帶走了,留下的這些不過是普通士卒而已。他們之前是因為李璆的大旗仍在認為他還在營牆之上,他只要還在,叛軍士卒就認為可能還有著反敗為勝的機會,現在他已經逃走,也就是說敗局已定,他們這些普通的士卒,為什麼要拼死反抗,他們又不是李璆最忠心的手下。

大片的叛軍放下了武器,偶爾一些抵抗的地方,也都很快的消逝了。此時劉艮也帶人返回,劉艮也押著大批的俘虜,他們雖然是李璆最忠心的手下,但在李璆離開之後,他們也就沒有了拼命的意義,也就投降了。

這些投降的士卒,都被沒收了武器,然後用麻繩捆了起來,幸好為了搭建帳篷,這些東西倒是帶的不少,也不虞不足。

楊奇頂下的一系列的攻擊策略,先是四處抓捕百姓,然後用百姓為先驅,一方面是為了填埋這些壕溝,還有就是消耗叛軍的實力。然後以銳士卒入百姓和叛軍之中,隱於黑暗之中,對叛軍進行了攻擊。

因為他們,叛軍開始陷入黑暗之中。而且因為漢軍派出的人手不多,叛軍即便是以箭雨殺敵,也傷不到多少人。然後就是漢軍開始驅趕百姓,讓百姓衝擊營牆,同時也是要他們以最快的速度,用身體為楊奇他們衝出一條道來。

同時那些潛入營寨之前的漢軍也開始了動作,他們在黑暗之中順著營牆慢慢的攀爬而上,向著營牆之上的叛軍發起了進攻。漢軍沒有動用木梯之類的器械,而是用雙手攀爬而上,因此一直都是注意著前面攻來的百姓,處於黑暗之中的叛軍因此也忽視了營牆之下的漢軍。那也漢軍的人數也太少了,又是處於黑暗之中,只要安靜一段時間就和容易被人遺忘。

黑暗之中的漢軍從營牆之上探出頭,在叛軍的驚恐之中,躍上營牆,然後向著叛軍攻去。漢軍此時的主要目的就是打亂叛軍的陣型和秩序有效的戰鬥的節奏。為的就是讓那些漢軍眼中不堪一擊的百姓能夠儘量多的來到營牆之上。

當營牆之上因為漢軍的突擊變得換亂之時,那些隱藏了起來的漢軍趁此機會,把一架架的木梯架到了營牆之上,然後再次隱入黑暗之中。當百姓如水湧來之時,他們乘此機會混入百姓之中。

百姓抓住了漢軍為他們製造的幾乎,或者說是楊奇把時間掌握的正好。混亂之中的叛軍被蜂擁而上的百姓擠得四分五裂。那些之前就已經衝入營牆之上的漢軍和躲入百姓之中的漢軍則是抓住這個幾乎衝入營寨之中。

一路上偶有叛軍阻攔,也都被漢軍一陣的衝殺給擊殺了。漢軍一路衝入營寨之中,然後就開始了蓄謀已久的放火,漢軍士卒在營寨之內不停的穿著,躲避著叛軍的追擊,同時不停的把一個個帳篷點燃。

點燃的大火照亮了營寨之內和周邊的一切,同時也在叛軍士卒的心上狠狠的來了一下。讓叛軍為之心神震盪。然後在叛軍糾纏於百姓之中時,漢軍藉此機會湧上營牆之上。

這計劃是由楊奇和漢軍的各個將領一同制定的計劃,一環扣著一環,任何一環稍微有些錯誤就會造成整個局勢的崩潰,漢軍就會陷入和叛軍的死戰之中,最後說不定就會演變成漢軍和叛軍的拉鋸戰。就如百姓衝上營牆之後,漢軍如果衝上的時間早了,就會被百姓堵住前進的道路。晚了這些百姓說不定就會被屠殺一空,叛軍也可能就此重整陣勢,穩住陣線,那樣漢軍究竟還能不能在今天夜間攻下營寨都是一個問題。

不過郭汜顯然是很好的抓住了機會,漢軍攻入的時機百姓被殺了不少,但還有著一定的人數,但已經不如開始時的擁擠。漢軍衝上去之後也有著自己施展的機會,而不是無所作為。

這些都是漢軍的正面佈置,也就是漢軍為了進攻而作的佈置。還有就是漢軍在外圍的佈置,首先就是千萬率領的直屬於楊奇的兵馬,在四周佈防,主要的目的就是監視四周,防止叛軍援軍的到來。然後就是劉艮埋伏四周的軍隊,為的是埋伏叛軍潰逃的部隊,劉艮在營寨四周都有埋伏,劉艮這是按照之前議定的結果,埋伏在營寨北門。

其上就是漢軍的整個佈置,從攻擊到最後的埋伏都一一計算完全,楊奇擔心的變數也未曾發生。整個事件之中,楊奇他們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佈置,可能產生的變數也未曾計算,因為時間,時間本不可能讓楊奇他們一個個的思考可能產生的變數。不過老天也在幫著楊奇他們,自始至終,都沒有發生什麼意料之外的事情。直到李璆逃走,漢軍佔據營寨,都未曾見到叛軍援軍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