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七章重遇李肅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之後,楊奇他們著傍晚的夕陽進入美陽城內,美陽城外已經沒有叛軍的身影,也不知道那些追趕楊奇他們的叛軍有沒有來到美陽城下。不過看著美陽城外的痕跡,美陽城在楊奇他們離開的這段時間內發生了不少的戰鬥,周圍四處還能看到戰鬥的痕跡。乾涸的血跡隨處可見,斷裂的武器和焚燬的攻城武器也仍然能夠見到。

現在美陽變化最大的卻是四周那一座座的大型的營寨的建立,和明顯增多的士卒和民夫在四周不停的搬運者一段段大型的原木和巨石。美陽四周在楊奇眼可見的速度之下建起一座座的營寨,那些營寨用極為大的原木為骨,然後又以沙土澆灌在建立好的骨架之中,然後用大力士一點點的夯實,這樣建立起的一座座堪比城池的軍營。

內部的景象如何,楊奇現在還看不到,但僅僅看著這些營寨所佔據的土地和一眼望去,極遠處那些正在開始動工建造的營寨,便知道將要到來的漢軍的聲勢之大。

楊奇縱馬來到美陽城下,向著城上望去,城牆上守衛的士卒也明顯的增多了。楊奇心中默算,這一面城牆緊緊可見的士卒便有著千人之多,再加上那些在城牆之下休息的士卒,僅僅這一面城牆之上,便有著三千之多的士卒。也就是說僅僅四面城牆之上的守卒現在就有著一萬多人,在之前楊奇離開之時,美陽城中的士卒加起來也沒有一萬人之多,看來援軍已經到來了。

楊奇向著美陽城緩緩的走去,身後上萬的大軍隨著楊奇的腳步緩緩的向前移動著,整個軍隊之中,楊奇不過是打出了幾面旗幟,來表明身份,因此並沒有那種旌旗招展那種壯觀的景象。但上萬名士卒,保持沉默,緩緩的前進,產生的壓力卻也不是任何人可以小覷的。

美陽城的城門之中的人在楊奇他們到達之後,就已經完全的消散了。開的城門之中,除了一些漢軍的守卒,只有著那些大地上的塵土而已。

城門之中一名守將快速的衝出城門之中,向著楊奇他們奔馳而去。楊奇早在一天之前就已經派人前來美陽城,通告他的行蹤,因此美陽城中也知道今天楊奇就該回來了。城中會有人做出應對,這些事情只要是一個有過領兵經驗的將領都會知道的。

看到四周那空無一人的景象,和面而來的漢軍將領,楊奇勒馬停住。等著美陽城中出來的漢軍將領,整支軍隊在停住之後,便變得寂靜無聲。整支軍隊之中除了旗幟飄蕩聲響,和戰馬偶爾發出的聲響,其他時間就如不存在一般,就這樣靜靜的停在美陽城外。

楊奇看著越來越近的守將,臉上的神漸漸的變了起來,又驚訝有疑惑還有著欣喜。楊奇縱馬上前,喊道:“李肅,你為什麼在這裡,什麼時候到的,大人呢?”李肅是董卓離開幷州之後,才從幷州投靠的董卓手下的,似乎當時李肅是在西涼遊歷,恰好遇到了韓遂等人叛亂。為了避亂投入到董卓門下的,當時因為是幷州來人,和楊奇他們的關係不錯,不過因為新投,有加上當時董卓為了準備戰爭,也就沒有對李肅過多的關注,只是讓李肅在董卓的身邊擔任了一個職位。後來楊奇奉命前往美陽也就失去聯繫了,沒想到卻在這裡見到,而且看樣子現在也被重用了。

李肅快速的奔馳到楊奇之前,臉上笑道:“我不在這裡還去哪裡,當然是在這裡,所有人都已經到了這裡,我就是不想來也不行啊!”

“都在這裡,你是說大人也到了?”

“大人現在在城中,大人命令楊兄弟把軍隊停留在城北的最外側的大營之中,然後請大人進城面見大人。大人好像有事情要說。”李肅正道。

“這樣。”楊奇微微皺眉,最北面,那可不是什麼好地方,雖然現在防守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北面是大片的山巒,北面能夠進攻的地方並不是很多,因此楊奇他們應該說是在防禦的時候確實是方便一些。但是之後反擊的時候,也就因為楊奇他們就是北線了,按照三輔到涼州的道路和山脈的情況,漢軍最大的可能就是兵分三路,北面過岐山向著叛軍進攻,中線也就是從美陽出發沿著漳水前進,南線也就是南下武功,從武功出發沿著渭水前進。這也就是漢軍現在沒有水軍的緣故,水軍現在還多在長江之上,剿滅水賊,還未調過來。如果水軍打來,漢軍就能擁有軍隊的控水權,從水面上向著四周的叛軍進攻,漢軍就能夠擁有絕對的優勢了,而不是現在這樣面對叛軍的騎兵,漢軍在野戰之中反而是處於一種劣勢之中,雖然不是致命的劣勢,但也讓人很是不

北線進攻的時候,道路情況使得漢軍需要繞上大量的道路,而且多山也就意味著其中容易被伏擊的地方也就更多,雖然楊奇不懼,但漢軍卻也要為此花費不少的時間。北線並不是一個好的進攻方向,現在軍隊被安排在何處,最後反擊的時候從哪個路線進攻的可能就更大一些。

北面可不是一個好地方,楊奇一陣的遲疑,然後還是選擇了聽從命令,既然董卓有著這樣的命令,肯定是有著他的思慮。而且楊奇他們所在的地方恐怕也就是董卓以後駐軍所在的地方,按理說董卓即便是選擇不了中軍,南面也是不錯,但既然是選擇北面肯定是有著自己的考慮,楊奇自然相信董卓的判斷。

“陳元,郭汜,李傕,你們三人,現在領兵前去軍營。李大哥,還請你的人在前面帶路。”

“這個自然。”李肅在四周喊了幾名士卒,讓他們給陳元他們帶路,向著美陽城的北方前去。

楊奇和李肅二人在四周親兵的簇擁之下,向著城內走去,楊奇看著四周明顯加強了許多的防禦,低聲道:“大人是何時到的?”

“有四五天了,大人到後,就開始對叛軍用兵,先把美陽城周的叛軍肅清,然後在佈置了一些防線之後,就開始建造城外的那些軍營,按大人的意思,那些軍營似乎是要建成永久的似的,至少要在之後的幾年內依然能夠擁有防禦的力量。我看按大人佈置的意思,今後的幾年內,叛軍依然會在西涼肆。楊兄弟,你也多考慮考慮?”李肅壓低聲音說道。

楊奇微微頜首,表示明白,李肅是藉著機會告訴楊奇,董卓對叛軍的一些看法,免得楊奇一無所知。董卓手下大部分都是西涼之人,唯有楊奇等少數幾人是外州之人,而又獨有楊奇和手下是幷州人氏,而且楊奇被董卓招為孫女婿這種事,已經在下面傳開了。外來人員之中,現在也就是楊奇的官職最高權力最大。隱隱的楊奇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已經成為了董卓手下那些涼州系之外人員的代表人物,不過在某種程度上楊奇確實能夠代表這些外系的人員。至少像李肅這種幷州來的人,如果投入楊奇軍中,楊奇肯定會比其他人,像是涼州出身的人要好上一些的。

在此之後,李肅和楊奇二人便開始閉口不言,楊奇是因為要思考剛剛的事情,李肅則是因為要說的事情已經說完,李肅一直奉行的就是言多必失,因此很少說話。所以也很少有人知道李肅的口才也是無雙。

綜合剛剛李肅所說的事情,楊奇已經有些明白董卓的意思。如果這場戰爭真的會持續數年之久,或者是董卓他們要讓這場戰鬥持續數年,那北面也確實是一個不錯地方,至少在防守和逃走的時候不錯,向北可以退到草原之上,在草原之上正好可以完全發揮楊奇他們的優勢。也可以選擇退入長安之內,依託城牆進行防守。不過退到長安的可能並不是很大,董卓他們目的本來就是為了守衛陵園而來的,如果退入長安之內,那可是完全違背了皇帝的意思,因此退入長安如果不是到迫不得已的時候,是絕不會退入長安城內。如果這樣看來北面確實是一個好地方,在不知道何時可能發起反擊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