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高平之勝北擊漢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此刻周軍右翼差不多已經全軍覆沒,樊、何二將投敵。
這邊周軍陣營之內,郭榮見到右翼領軍之人投靠漢國,憤恨不已,心中熱血沸騰,怒髮衝冠,身為一國皇帝,雖然右翼的主將已經逃竄亡,可是郭榮卻依舊在軍中從容地指揮大軍戰鬥。
劉旻見到周國皇帝依舊在指揮大軍,心中十分焦急,而此刻張元徽在另外一處戰鬥,自己這邊的大軍人手不夠,佈防接不上,如果戰至最終,自己兵力不能消滅周軍有生力量,那麼漢軍就會一敗塗地,何況周軍右翼已經潰散,但是卻不能見縫針,從那個地方撕開一個口子。
劉旻急切之下,急忙讓弓箭手過來,吩咐道:“弓箭手上,務必給朕死那周國小皇帝——”劉旻緊急調撥弓箭手,朝郭榮那邊一停不停地放著箭矢,企圖上演一幕擒賊先擒王的鬧劇,如果死了周國皇帝,整個戰場的局面瞬間就會朝自己這一方倒戈。
“哈哈哈——郭榮小兒諒你也逃不出朕的手掌心!”劉旻撫須大笑,渾然不顧,“嗖嗖嗖”之聲一刻不停破空響起,箭矢優美地在空氣中擦出火花,同一個方向朝著郭榮那邊去。
“護駕——”軍統領趙匡胤見到漢國弓箭手的箭矢都朝著皇帝的面前去,喊了一聲,立即出面衝到皇帝面前護駕,隨即郭榮麾下之親兵將士就用圓盾四面遮蔽,圍住皇帝,護成一道堅固的防護線。隨著箭矢的增多和空隙入,那些盾牌的重量也增加了不少。一兩支箭矢從圓盾的縫隙之中穿而過,拿盾牌擋箭的親兵們一個個倒下了,盾牌上滿了幾十枝箭,遠觀就像一隻大刺蝟。
隨著箭矢的增多,稍有不慎,親兵們就有生命危險,可這一切不就是為了護衛皇帝,死後家裡能夠得到皇帝的照顧。
“陛下——”那邊張永德見到情況危急,喊了一聲,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辦。
郭榮畢竟是從軍過的,此刻依然堅守崗位,見到親兵一個個都倒在血泊之中,心內也是震撼的,為他們的行為到自豪,遂拔劍出鞘,撥開敵軍來的箭支,朝著軍隊之中的眾位將士們大喊道:”大周的兒郎們,如今養兵千,用兵一時,現在正是諸軍建功立業的時刻!大家不要怕,奮勇殺敵,都給朕殺!殺光這些漢國狗,那麼我們今就值得了,回去後朕定會重重封賞!”大周的將士們見到自己的皇帝都如此,自己卻是怕的要命,開封城中還有自己的親人兒女,若漢國大勝,揮師南下,恐怕自己的家人們都難以倖免。
皇帝如此英勇,作為將士如此退縮,不就是瓜慫麼,遂一個個也就熱情高漲,全軍將士們的心都集中到了一起,此刻才稍稍穩住了陣腳,但形勢依然非常危急,一著不慎,大局就倒在漢軍一方,這邊周軍的情況非常混亂不堪。
陽光照在將士們的臉上都十分刺目,僵持很久的戰場上血腥味兒十足,屍體橫臥,斷肢殘腿亦十分常見。
禿鷲低飛,時刻都在盯緊地上的目標,而兩軍之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此刻戰鬥已經經歷白熱化的階段,雙方誰都不能把對方怎麼樣,只是…周軍的狀況十分不佳,漢國兩翼的兵力漸漸地朝郭榮中間兵力圍攏,意圖十分明顯,就是要擒賊先擒王,如果周國這邊援軍未至,那麼後果是相當嚴重的。皇帝的處境十分危急,如果皇帝死了,周國國內的形勢就亂成一鍋粥。
劉旻的眼光一直都盯著周國皇帝那邊,他憤恨道:“該死,真是不要命了,哼——”身為軍統領的趙匡胤,正緊緊跟隨在郭榮的身邊,他一邊拼死護衛郭榮,敵軍都向這邊靠攏,如果不能突圍,勢必會戰死沙場,可是家中還有大小要照顧。
趙匡胤忽然想起兒子趙德昭的一番話和不同尋常的表現,心中也就高亢起來,他相信自己的兒子,也相信開封街頭的那個神仙,今無論如何要賭一賭自己的氣運。
趙匡胤所幸豁出去了,思定再三,中的熱血開始沸騰起來,自己看中了這個機會,就等時機來了,唯有另闢蹊徑,方能脫困此地。
說時遲,那時快,一個靈光一閃。軍統領趙匡胤拿著盾牌徑直衝到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面前高喊道:”張指揮使大人,如今陛下有難,我們為人臣子的應該盡些義務,食君之祿,難道不該擔君之憂,浴血奮戰到底嗎?此刻正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既然敵軍從兩翼包抄而來,我們則從兩翼反擊,穩住大軍的陣型待劉詞將軍趕到,則可全線反擊!到時候戰場上的形勢也就逆轉了。”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也是一員猛將,他苦無良策,而開封之中有人又希望他能夠救援皇帝,可是自己不過是個將士,無點墨,不是孫子孫臏、諸葛武侯在世。他聽了趙匡胤的一番言談,虎軀一震,連道:“趙將軍的良策不錯!我這就吩咐突圍。”當即張永德願與趙匡胤並肩奮戰,殺出重圍,將漢軍圍攻皇帝身邊的敵軍,一個個地殲滅,到時候就能解救皇帝於危難之中。
趙匡胤急忙道:”我軍右翼已經崩潰,二將投敵,而漢國張元徽勢猛,我願率軍前去他,張將軍可去援助左翼!”
“好!”陣前烈,趙匡胤跳上一匹戰馬,隨即策馬到陣前高喊道:”現在軍情緊急,千鈞一髮,陛下尚且浴血奮戰,我等將士難道還要貪生怕死嗎?都拿出勇氣來!開封城的父老鄉親在看著呢!我們還活著幹什麼,殺呀!”諸將士皆是凜烈男子,雖然勢單力孤,這邊兵力在減少,僵持許久,力氣也跟不上了,但是聽到此話哪個不是熱血沸騰?如打了雞血似的。
郭榮看到軍統領趙匡胤不顧艱險,孤身一人冒著危險解除自己身邊的危急,心中慨道這人不懼艱險,難而上,此誠猛將之風,幸運的是他是自己身邊的裨將,自己的心腹,自己還是有看人的眼光的。
此時趙匡胤邊說罷,他手執一條通天,搗入敵陣,和張永德各率兩千銳騎兵分別向左右兩翼發起反擊,皇帝郭榮看到這二位將軍都十分盡職,中一熱,盡數將御前軍盡數增援中軍,自己身邊僅留五十騎在近身護衛左右!
周軍在軍統領趙匡胤的喊殺聲中,無不捨身奮戰,尤其是趙匡胤,手中揮舞著通天,一騎絕塵,塵土飛揚,汗水在烈下蒸騰,手中子變化多端,從漢軍陣中密集處穿過,如入無人之境,周軍將士們看到了都要為他捏一把汗啊,而趙匡胤此刻已經殺紅了眼睛,只是知道殺敵立功。
趙匡胤沿途穿過之處,連斬數名敵將,自己身上負了一點傷,卻渾然不顧,那種“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氣勢鼓舞了周軍將士們的心,他們越發地堅定殺敵之心。
而戰場上的形勢已經成勢均力敵之態,哪一方都不能將對方如何。
風更加猛烈,軍旗獵獵作響,軍旗一改方向,都往北飄揚著,塵土飄揚,天空中的鳥兒驚恐地飛走了,盤旋在上空的禿鷲也消失了蹤跡,戰場上的血腥味也淡了許多,大軍的好些頂軍帳也被風吹得呼呼搖搖,晃動不安。
戰場依舊廝殺,人更瘋狂。
瘋狂的廝殺沒有衝昏趙匡胤的頭腦,他揮舞子,衝進漢軍陣營,一旁也在冷靜的審視著戰局變化。
戰場之上戰機是瞬息萬變的,看著軍旗的方向變了,塵土飄散,趙匡胤那雙佈滿鮮血、猙獰可怖的臉上突然綻放出了一絲笑容。
“衝啊——”趙匡胤卻知道自己大軍有反敗為勝的機會,一個良機。
原來,當,南平地區東北風很大。雙方的首領都是常年帶兵打仗之人,在列陣時都避開了風向的影響。之前遼國的耶律敵祿就勸過漢主劉旻改變策略,只是劉旻自以為是,耶律敵祿倒不如堅守陣地,看清形勢後再說。昨是一小股南風,可是今卻是大風,大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