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七十二章孟氏歸降獻俘大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七十二章孟氏歸降、獻俘大典汴水碼頭依舊如此繁忙,並不會因為某個人離開而顯得孤寂寥寥,漕運船隻停靠在碼頭,幫工忙裡忙外地往碼頭倉庫搬運貨物,南來北往的另外一些商運船隻也忙著裝卸貨物。

王樸一家風塵僕僕而來,見到魏王趙德昭立於碼頭,他一下車,立即走到趙德昭面前,老淚縱橫道:“沒想到讓殿下等候這麼久,老臣多謝殿下來送。”趙德昭哽咽道:“先生保重,若是有事,記得書信來往。”而在這個時候,汴水碼頭上出現了好幾艘船,大小不一,船頭著“宋”字龍旗,趙德昭一看就知道這是從江陵府來的官船,想必船上有孟氏皇族、蜀國舊臣、攻蜀的一些將士、江陵府官員等。

“阿爺,好多大船!”王樸見到自家小孫兒指著那些船隻,他順著孫兒所指的地方看去,那些船隻正是江陵府而來的船隻。

“殿下,是官船。”

“沒錯,沒想到今遇上了,只是朝廷前三收到地方官吏上奏的文書,沒想到今就遇上了。眼下鴻臚寺的官員或許還在路上。”趙德昭說道這裡,看來王樸一下子也不能回東平了。

王家人以及趙德昭並列站在碼頭,看著船隻緩緩而來,原本熱鬧的碼頭因為多了船隻,而顯得擁擠不堪了,看樣子,東京一些碼頭還得增設,汴水也得增寬。

而船隻這時候停靠在碼頭,不遠處汴水大街上,來了不少鴻臚寺的官員。

鴻臚寺少卿見到趙德昭與王樸二人,立即躬身道:“下官見過魏王千歲,王太師。”

“今兒,是江陵府官船?”鴻臚寺少卿整理了一下衣著,以免到時候接之時失態,眼下大宋的威嚴不容有失,“正是,只是沒想到這麼早,原本下官預計是今午時後在船頭等候。”王樸苦笑道:“看來今要半道而歸了。”王樸說完,立即讓家人將收拾的細軟等行裝全部送回府上。

趙德昭與王樸今未曾身著正裝,也只好站著很遠,避讓開去,看著眼前的一切。

船隻一至,船上一官吏,身著緋紅官袍起身相,“到了。”這時候船上一個身著月白中單,頭戴下垂幞頭小帽,臉白淨,蓄著小鬍鬚,有些富態的一個男子,趙德昭一見就知道此人正是孟昶,而在他身後跟著的是一個體態端莊,髮髻高高梳起,鬢角以及髮絲稍微有些發白,面保養十分好,一身深長衫,中年婦女,想必應該是孟昶的生母李氏了。孟昶牽著李氏的手,緩緩走到碼頭上。

而後,一個絕豔麗女子踏出船頭,右手扶著袖子,一步一抬頭,望著碼頭上的孟昶與李氏,道:“三郎【孟知祥第三子】,孃親,等等妾。”三人俱在碼頭上。

其餘皇族子弟、官僚舊臣等人也按照次序,從船上下來,碼頭上一下子擠滿了人,這些蜀國皇族舊臣見到一路上的景,也紛紛如同個鄉巴佬一樣,沒見過世面,自然不知道宋國的一些變化。蜀國成都富庶,一切雖好,可是宋國更加富庶,一切更好…不少人的心中也不約而同地贊同此理。

趙德昭見到花蕊夫人的那一刻,也在為趙匡胤擔心,也在為花蕊夫人而擔心,同時也想到了趙光義。

這時候禮部尚書、侍郎以及鴻臚寺少卿一干官員站在碼頭上,接諸位,“諸位請往這邊走。”趙匡胤在孟昶入京之時,早就為孟氏在汴水岸邊營造了府邸,府上一應物品、下人僕從丫鬟等皆具備,也是按照一定的建制,分封敕造,御筆親提的。

而這個時候,開封府衙也派出官員前來,連開封府尹趙光義也親自前來,看來趙匡胤也是下了一番苦心。趙光義見到趙德昭以及王樸站在碼頭一百步外的柳樹下,他自然親自走了過去。

“昭兒,你怎會在此處?”這時候趙光義又對著王樸道,“王太師,也在這裡。”

“見過皇叔(晉王千歲)!”

“今王太師本歸鄉省親,沒想到孟昶今到京,看樣子太師要多留幾了。”

“正是。”王樸苦笑著搖了搖頭。

趙光義望著遠處碼頭,道:“昭兒,不如與我一道同去接。”

“皇叔,不必了,昭兒今未著禮袍,於理不合。”趙德昭擺擺手,無奈道。

“那也好。”趙光義背過身去,臉上得意一笑,看樣子今也讓自家侄兒出醜了。

在開封府尹、禮部官員以及鴻臚寺官員,一些軍將士的帶領下,分給鞍馬車乘,車馬朝著汴水岸邊趕,又命有司為孟昶官屬治第。其餘蜀國舊有官僚暫時被安排在鴻臚寺中,等待趙官家賜宅邸。

趙德昭送王樸去了王府後,又回了皇宮。

皇宮內,趙匡胤正在準備為準備一切禮儀章程。前段子,四月癸亥丈河河已經通整個開封宮城,歷後院,內庭池沼,水皆至焉。

趙匡胤遂下詔令開封府尹趙光義勞孟氏一干人等,在城西外玉津園賜宴。

與此同時,趙匡胤也想安排一次闕門前獻俘,讓軍將士隨行,大陳諸軍於闕前,軍威整齊,旌旗蔽空,以此昭顯大宋國威,命史官記載於青史之策中,以供後世子孫瞻仰,與此同時趙匡胤命司天監官員推演曆法,選擇一個良辰吉,安排獻俘大典,然後昭告天下。

子選出來了,就司天監官員定在了五月丙戌。

——玉津園內,孟昶君臣戰戰兢兢地呆在此處,他們不知道大宋官家的脾氣,畢竟他們身為亡國君臣,一不小心說錯話,行錯事就會落個身死的下場。

原本熱鬧的宴會,在開封府尹、晉王的主持下,一絲一毫都十分符合禮節,孟昶在宴會上,也只是象徵地點頭,答話,李昊、王昭遠等臣子也點點頭,恭維道。

玉津園飲宴之後,孟昶等蜀國舊有君臣各自分派到了各個宅邸、鴻臚寺中。

孟昶已經到了趙匡胤御賜的宅邸,一切事情都在妥善準備中,眼下東京城最熱鬧之事還是大宋醫學院的開辦,孟昶也是在朝廷官員的口中得知了此事,孟昶覺得自己亦好方藥,母親李氏有幾次生病,太醫看了幾次也束手無策,後來自己親自制作方餌,李氏痊癒了,而且有幾次群臣有疾,親自診視,左右醫官亦佩服,曾令翰林學士韓保升取《新修本草》並《圖經》參校刪定,成《蜀本草》二十卷。如今這《蜀本草》等蜀國皇宮的醫藥、治政、軍事、農書等書籍也隨著孟昶一併入京,全部歸入了國史官、子文館等皇家藏書內,想必此刻太醫院的太醫們正在拿著此書試驗考究。

孟昶覺得自己是個亡*國*之君,否則以自己的一點微末醫術,應該也可以勉強進入大宋醫學院中。

趙匡胤下詔孟昶召見,孟昶也對大宋醫學院興趣,趙匡胤摸著短鬚,若有所思,也就答應了他的請求。

鴻臚寺內,原蜀國翰林學士韓保升也在思考自己的後路,畢竟自己乃是醫家,擅長的乃是醫術,這次也隨著孟昶一道入京,半道上亦聽聞大宋醫學院一事,竟然欣喜萬分,在孟昶的駕前失態,事後也想一眼目睹。與韓保升有同樣想法的翰林醫官自然也是這麼想,大宋醫學院彷彿有著魔力一般,引許多醫學之士前來。後來這些人也全部進入了醫學院內。…東京城依舊繁華,而轉眼間就到了五月丙戌,蜀國君臣獻俘大典的程。

卯時,開封內城明德門外,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三衙諸班直軍將士已經身披紅衣,頭戴紅巾,衣甲鮮明,軍容威嚴,分列左右,大陳諸軍於闕前。

卯時一刻,明德門外,鑼鼓喧天,孟昶與弟孟仁贄、子孟元喆、孟元珏、宰相李昊、同門下平章事王昭遠王昭遠等三十三人素服待罪明德門外,三十三人站在內城明德門外,往正北的宮城望去。

城門、城角樓上全部站滿了軍將士,目視前方,全部一動不動地站在原地,頗有一股氣勢。

孟昶望著明德門,望著這些軍將士,打從心底裡佩服這些軍們,可惜自己治下,全部都是酒囊飯袋,若不是如此,何至於至今呢…

短短一刻鐘不到,卯時二刻,一高頭大馬,以及身後二人,簇擁著從明德門內騎馬而出,身後還有一小車輿,到了孟昶等人面前就停了下來,此車並不是皇帝的御駕,而是傳召的內侍行首車駕,代表天子行事之人。

內侍行首張德鈞立即拿著皇帝詔書,即將宣佈對孟昶等原蜀國君臣的處置,鑼鼓頓時停止敲打,整個明德門外圍一片肅穆。內侍行首張德鈞立即攤開聖旨,一聲公鴨嗓響起:孟昶等人無罪,賜孟昶等人襲衣、冠帶…見駕崇元殿。

詔書並不長,孟昶也只是耳聞這些。孟昶等人聞詔書下,立即跪拜涕零,授下襲衣、冠帶,換上襲衣、冠帶,隨後見駕崇元殿。

從明德門外到崇元殿的路程並不遠,但是孟昶君臣像是走了半個多世紀一樣,步入明德門,整座皇宮內城開始步入孟昶君臣眼中,這座皇宮並不大,但是有股威嚴,廣場上軍佈列整齊,煞是威武。

到了崇元殿,皇帝趙匡胤業已坐在殿內龍位上,趙匡胤著袞衣和冕,淡黃袍衫,以玉裝紅束帶,皂文靴,大宴服之。

孟昶等人跪著見駕,皇帝趙匡胤已備禮見之。孟昶見到這座崇元殿雖然比不上他的水晶宮的繁華,就連地上的磚石也因為年久的原因,跪下的時候,他見到地上有些地方坑坑窪窪的,一不留神,他的手指差點被一個口子給刮傷。

當他抬起頭的那一刻,忽然瞥見右手站立的朝臣中有一個少年郎,那人似乎在碼頭不遠處瞥見過,孟昶料定此人應該就是魏王趙德昭,於是乎一雙小眼睛快速地瞥了一下。

好一個少年郎,當在蜀國成都,那份信正是魏王趙德昭所書,而他那縝密心思,成都的陷落,皇宮內軍侍衛被控制,此招連自己這個做了多年的皇帝也不及,是以他望向趙德昭的目光有些熾熱,有些疑惑。

“禮畢!”張德鈞喊了一聲,“皇帝陛下移駕大明殿,賜宴孟昶等人前去大明殿,欽此。”張德鈞的一聲,孟昶從方才的思緒中回過神來,他怔了怔,然後木然地跟隨在儀仗最後,前去大明殿。

禮畢,快至正午時刻,大明殿內,早已備好了酒宴,酒宴結束後,趙匡胤宴賜孟昶等人一些用品調度有差。

隔了一段子後,趙匡胤下詔以孟昶為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中書令、秦國公。

轉眼間五月過去,來了六月。乾德三年六月初,皇帝下令將醫學院改為大宋司隸醫官院,歸翰林醫官院統轄;將大宋皇家軍事學院改名為大宋司隸軍政院,歸樞密院管轄。

翰林醫官院的翰林醫官使、翰林醫官副使、直局、醫官、醫學、袛候等官著手準備大宋司隸醫官院一事。

ps。宋朝應該是翰林醫官院,屬翰林院,前文的太醫院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