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假道伐虢襲佔荊南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建隆四年二月初九,荊南節度使高繼衝獻上荊南,投降大宋朝廷,而之後高繼衝被遣送去了東京開封,作為重點保護對象。
而在荊南之地,十深夜,荊南節度使府中,慕容延釗與李處耘商議之後,即開始商議收復湘湖之地,而此刻聽聞張文表已經死去的消息,湘湖等地的叛亂也差不多被平反了,慕容延釗有些頭疼。
此刻節度使府門外,忽有一支暗箭襲來,慕容延釗聽聞有響聲,連忙出大門探之,見一支箭矢沒入門上,箭矢上方縛有一布條。
慕容延釗趕緊取下布條,然後一看,裡面的內容讓他驚喜。
而此刻在潭州城外,一座莊園內,一間房間外把手著許多士兵,其中也有長堂的武士。此刻無庸子已經推門而入,在房間內坐著一個面容頹廢之人。
此人正是衡州刺史張文表,不過現如今已經被宋使派兵保護起來了,而那晚死去的不過是個死囚犯。
“我是該叫你張刺史還是主公呢。”無庸子一進門就戲謔道。
“你,原來是你,你就是陷我於不義之地的人。柯先生,對不。”無庸子踱步到張文表跟前,隨後一笑,道:“哈哈,張刺史這是甚麼話,柯先生就是在下,不過我不叫柯無用,貧道無庸子。哈哈張刺史,如今若不是我讓人派兵保護你在此,恐怕你早就命喪黃泉了,那晚刺殺你的人必是楊師璠所派,而且我們梁王殿下有命令,張文表此人還是可以留的住的。”
“唔,梁王殿下,是大宋的梁王殿下嗎?”張文表已經隱隱約約猜到自己的作用了,“張文表還是得謝梁王殿下乎?好…不過我有一件事情不明白,你們為何要留我的命,在別人眼中我不過是一個亂臣賊子,而今楊師璠、周保權殺我而後快,你們這麼做,恐怕別有用心吧。”
“不錯,殿下此番讓我潛入湘湖,也是為了大宋的統一大業,實話跟你說了吧,現如今我大宋慕容大帥以及李處耘都監已經收復了荊南,下一步就是湘湖了。而湘湖之地,我大宋勢在必行,而現如今因為楊師璠等人認為你死了,其他叛軍也差不多被楊師璠等人滅了。若你此刻還活著,武平軍中就會大亂,恐怕你的親信也會跟隨與你,而武平節度使周保權年幼,威望不足,無以為繼。你若出現,到時候湘湖會越發亂,我大宋就可以渾水摸魚,順利南下湘湖之地。現在你明白了吧,其實一開始你就是…”無庸子沒有把話說完。
棋子,張文表苦笑道,可笑自己一直認為周行逢死後,自己就能掌控武平軍,誰能料到周行逢死後,突發變故,大宋也介入了湘湖,而自己揭竿而起,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幸好自己落入了宋人手中,若是在周保權、楊師璠那裡,自己早就是個死人了,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張文表心灰意冷,他苦笑道:“既然是顆棋子,大宋能護我周全嗎?”
“你說呢!”無庸子湊近張文表跟前,道。
“好,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月十四一早,慕容延釗以及李處耘大軍借道南下,現已渡過長江,進入湘湖地界。
“現在就是攻入湘湖的大好時機,張文表沒死…”
“殺入湘湖。”二月十四夜幕,慕容延釗大軍休整之後,遂在衡陽與十州州兵匯合之後,加緊行軍步伐,夜兵趨朗州。
“大帥,前方探查明白,沒有武平軍。”斥候稟告道。
“大軍在此紮營,埋鍋造飯。”而這個時候,又有好消息,原來慕容延釗按照布條上所言,派了戰棹都監武懷節分兵去了嶽州,在三江口調集水軍,若武平軍撤退,宋國水軍就在此地設伏攻擊,挫一挫武平軍。
而三江口也是一個戰略飛地,是庭湖北入長江之咽喉所在。
“你調集一千兵馬前去潭州,務必要見到張文表。三後,在郎州城外帶著張文表佯攻郎州。”
“諾。”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月十五,郎州,一個風雨加的夜晚,武平軍節度使府邸內,周保權正在榻上歇息,而此刻府中曹吏趕緊喚醒周保權。
“主公,大事不好了,我軍斥候探得,宋軍現已經南下到達湘湖,現在離郎州城不遠了,而宋軍此番南下討伐張文表。”
“張文表不是死了嗎?宋軍南下不見得是壞事吧。”周保權問道,“快,王曹吏趕緊去喚李觀象、張從富前來覲見。”
“諾。”王曹吏急急忙忙出府。
觀察判官李觀象、指揮使張從富等人俱被喚至府邸,周保權立刻接見了他們幾人。
“主公,深夜喚我們來,所為何事?”李觀象、張從富等人問道。
“李判官、張指揮使,如今宋軍借道南下,大軍已經在郎州附近了。”這時候觀察判官李觀象說道:“主公,我們先前不是遣派使臣去往開封求援嗎,如今宋軍業已借道南下,而荊南高繼衝已經獻土歸降大宋。原本我湘湖武平軍與大宋國土之間尚有荊南,如今荊南歸順,我湘湖首當其衝,觀之宋軍軍容強盛,意圖收復湘湖。然我武平軍先前受張文表之亂,元氣大傷,尚未恢復。亡齒寒,武平不保。觀象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先主病逝前曾經跟我說過,若是武平軍不是宋軍對手,就讓主公歸順大宋,才能護得周全,享受榮華富貴,則周氏可全。”周保權原本還想聽從觀察判官李觀象之言,從之,可是身邊的指揮使張從富等人聽了這番話,心中憤懣,恨不得吃了李觀象。
而這個時候張從富道:“主公,李判官所言有失人臣之倫,他不思舊主以及主公恩德,反而讓主公歸順大宋,這是斷送先主舊業啊。而我郎州以及湘湖全境,尚未在宋軍之手,主公又何懼宋軍呢,不如守城抗敵,死守到底,這形勢還說不準呢。”周保權已經被身邊的兩位臣子給糊塗了,而他年紀不過比趙德昭小一歲,格懦弱不堪,而其餘之人也認為指揮使張從富所言不假,尚未兵,怎可言棄,而周保權身邊只有一個觀察判官李觀象,現如今連連嘆氣。
而周保權也念觀察判官李觀象在先父跟前勞多年,也免了他的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