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六十二章避風山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同人眼中的仙境,是截然不同的。塵俗繁雜且不多提,即便是修行高人、哪怕到了散仙那般境界修為,因各自修行基差別,對仙境的瞭解和認識亦有差異。

凡夫俗子未必個個皆有如此人力物力營造屬於自己的仙境,散仙高人卻是有此**力與漫長歲月來慢慢鑿建,太華靈墟便是如此。

當年太華真仙造化玄功,萬頃青空中,浮巒巨嶽雖然廣漠浩大,但還算不上格局開闊、氣象萬千,直到眾多散仙高人駐足棲身,以各自**力與修行見地進行鑿建,方才有如今太華靈墟那繽紛景緻。

如果說太華靈墟是出塵世外的仙境,那麼滬海城則是滾滾紅塵中,最能夠發散人心俗念的仙境。

有養生谷和太華天的經歷,齊德仲來到滬海城的剎那才領悟明白,“仙境”二字的最妙之處,在於相安。

開朗者,立足空曠原野,能覺中意氣舒展;心抑鬱者,卻會反覺天地蒼茫、立身孤獨,隱有人生虛無之

太華真仙開闢太華靈墟的大功德,不僅僅在於讓眾散仙有棲身之地,更是讓眾散仙能營建各自心相安之境。齊德仲沒想到,如此和光同塵的境界,居然在滬海城也能稍窺一二。

按說這等塵俗人煙駁雜之地,相安心境應該難求,反而是彼此心念相互衝突混雜,如今看來,滬海城中必然有修行高人坐鎮,其人法力足可以干涉滬海城內眾生意念。

攝心如常的修行人,行走滬海城中渾然無覺,元神清明顯現的修行人,靈覺如陷波濤汪洋中洗盪。要想不受滿城眾生意念影響,要麼斂神收法、不再去應眾生意念,要麼元神壯大到足可承受眾生意念,乃至於修為遠超暗中那名修行人,反攝眾生意念為己所用。

“難怪至今沒有哪一方來對付江南商盟跟滬海城,城中有如此高人坐鎮,尋常修行人至此如受枷鎖。”齊德仲暗自驚歎,轉身對榮貴與方冬二人提醒斂神收法。

想要對付道法修行之輩,除了強行以外力牽制、消滅其形骸體魄,另一種方式則是動搖其心念神魂。

凡內息修為者,時時自守元神清明,但元神亦能受染,最能染化元神者,非為各種攝魂傷神的法術,實乃眾生駁雜意念。

有些修行傳承在某些修為關隘上,要求傳人修習眾生觀,以元神收攝眾生意念,一視同仁而觀之,以求元神堅穩、乃至於純陽不滅的境界。

齊德仲倒是沒有接觸過這種修行之法,無論是他自己還是傳授五名弟子,都是採月法洗煉元神,以清、以寧、以虛,天心體道。

兩種修煉元神之法說不上誰好誰壞,採月之法講究悟更多些,修習不成沒有影響、無非溫養心念;而眾生觀則考驗定力,過程中元神有受染之虞,屆時心魔外考統統齊至,就更別說會不會有妖覬覦了。

而如今滬海城中的那位高人,不僅是在修煉元神眾生觀,更是以**力牽動了眾生意念,外來的修行人一舉一動皆在他的元神世界、清晰可見。只要稍有風吹草動,眾生意念恐怕會當即湧而至,到時候不用怎樣大動干戈,定力稍差者,當即元神受染、不省人事。

這樣修行絕非尋常,法力運轉念念不絕,尋常修行人本做不到,恐怕還要依仗滬海城的龍脈地氣,說明此人佔盡滬海城中一應天時地利,是此地真正的主宰。

“有趣,傳聞滬海城被宋齊梁陳四家瓜分,卻無人知曉其幕後更有高人隱而不現,這次被人察覺留意,舉止也要小心謹慎,畢竟滬海城可不是養生谷。”齊德仲念頭一閃即逝,跟著柳長青的步伐七拐八轉,來到一片人聲稀疏的清靜所在,周圍深宅大院居多,一看就是大戶人家聚集。

江南城鎮沿河居多,屋舍街坊並非線條規整,而是曲折錯,小街小巷不計其數,普通人深入其中很有可能喪失方向。

而既知滬海城中有一名牽涉眾生意念的修行高人坐鎮,恐怕其他修行人也不敢輕易展開元神施法,只能乖乖步行。

柳長青帶著齊德仲師徒幾人,最後在幽深大院前停下,柳長青朝內中躬身行禮:“執事,齊德仲拜訪滬海城。”

“哦?請進。”一個平淡聲音傳出大院,彷彿視院牆如無物,大門無風自開,雖無家丁護院一,卻有一陣邀請之意顯現。

院中之人修為在齊德仲之上,法力一展即收,達到效果便再無痕跡可尋,想來也是相當忌諱那名暗藏的高人。

柳長青伸手邀請齊德仲師徒,自己與兩名師弟卻沒有進入。待得師徒六人皆深入大院,身後兩扇門又自行合攏,當即隔絕內外聲息,儼然是修行府。

無人招待引路,齊德仲示意五名弟子在影壁之外停步莫入,自己悄無聲息步入大院深處。

宅院清幽寧靜,營造之法頗有玄機,移步換景、松竹相和,地氣升騰而不至於過分雀躍。

而當齊德仲來到一處偏廳附近,一名身披米黃長衫的高大男子,手執竹簡、輕輕抱拳:“齊道友,久仰了。在下滬海城執事之一,你可稱呼我避風山人。”避風山人相貌堂堂,短鬚文士打扮,彷彿就是剛從書齋步出的模樣,齊德仲好奇之意不,還禮問道:“在下江湖散人齊德仲,初到貴寶地,不料尚未知曉此地風俗,就被柳道友邀請至此。”齊德仲四處打量,不知是看庭院風光還是窺探佈局玄妙:“此宅清幽,不受外界風波侵擾,道友自稱避風山人,想來求遠避風波,難道就不知道齊某如今境況?”避風山人淺笑幾聲,將齊德仲入偏廳之中,內里布置素淡清雅,几案上兩盞茶杯、一壺新茶,顯然是早有準備。

兩人坐下之後,不言不語一番品茗,不知是試探還是較量,周圍氣息凝重而寂靜,過了小半個時辰,避風山人才鼓掌道:“齊散人果然好定力,本山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