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應許之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諸般道法至此,玄妙已盡、變化皆消,純粹是形骸體魄之力,雲霽飛身舉鐧,朝著蘇青頭頂猛砸落下!
轟隆一聲雷響,光環崩裂、羽翼散滅,墮落天使的自我神在這一瞬徹底散失無蹤,歸還本來面目。
蒼雷鐧去勢不絕,分山斷之威,順勢將蘇青頭顱打碎,沒有血橫飛、頭顱破碎的場面,一團金氣散逸開來。雷霆一擊令蘇青形體全然瓦解,五件伊甸聖器不受控制跌落在地,雲霽撥動雲氣,將五件聖器卷至數百里開外,正好撞上前來接應的雲緣等人。
雲緣眾人自天狼城出發,一路結陣飛馳而來,遠遠便見無窮淵方向風雲捲動、光影隱現。不待眾人支援,一團金光直飛而至,眾人本能運轉法陣之力抵禦,這才發現是五件伊甸聖器,還伴隨著雲霽的識念傳音“結陣封,莫讓器物飛脫!”四方合圍陣勢中變化極快,蘇青形體被打滅不過一瞬,雲霽抓緊機會送走五件聖器,蘇青的身形便逐漸凝聚恢復。
不讓對方有出息之機,雲霽肩頭一動,天衣無縫發動,千絲萬索飛揚鋪展,困纏蘇青,其中幾聲鞭響,那是懷乙用斷塵絲和蒼魚蛟龍筋合煉而成的釣鰲索,以及斬殺麻匪兇首蓑衣客得來的騰龍勾,還有經過雲霄重新祭煉的赤地鞭此器自斬滅龍霄佩後並沒有歸還**明府,因為明府傳人也不知曉此器的存在。
三條鞭索纏夾在天衣無縫中伺機而作,釣鰲索有切割斷裂之利,騰龍勾運招攝分離之變,赤地鞭施散滅生機之威,就算蘇青能夠不斷重塑形體,三鞭齊下也會被層層斬削,遲早連形體氣都無法為繼。
缺少伊甸聖器,蘇青無法圓融施展轉移之功,只得看著三條鏢索不斷滅自己的形體,強烈的虛弱與恐懼充斥心靈,沒想到自己降臨到這個世界,連一絲反抗的機會也沒有,轉眼間就被壓制得行將殞滅。
“我有話要說!”蘇青張不開嘴,寧可挨受一擊,借散滅的氣傳達意念:“九州世界的修行人就是如此狂躁衝動麼?”雲霽沒有立刻回應,他抬手祭出一對陰陽環,兩股變化氣息鎮在蘇青左右,一旦對方生變則可驅使陰陽相,能夠再度打滅蘇青的形體。
“你對九州世界很瞭解。”雲霽這才緩緩開口:“我調查過天王教,據說蘇青是當年馮天山長老手中神幡的一縷特異魂靈。但你並非蘇青,不過是因五件伊甸聖器應而來,從而以蘇青存世的些許形跡,塑造此等形容,你也是通過伊甸聖器上的前人存留氣息,瞭解九州世界的狀況。”雲霽早就對眼前這名女子有相當推演與揣測,對方一開口雲霽自然明白,直接道破對方來歷,不再多口舌試探。
被雲霽一番話戳破自己的隱秘,蘇青臉上才多了一絲笑意,出與原本形貌不相稱的神:“九州世界的修行人果然高明,可是我並非那種毫無靈智、只剩下噬與破壞之心的魔,我能夠領會九州世界的狀態與構成,也願意跟九州修行人相互協助。”隨言化境,蘇青所言的協助,並不是道法修行上的彼此參悟,而是指出她應而至的伊甸聖器乃是來源於伊甸聖域,受唯一的主所召而昇華為天使,前往不同世界傳播主的光明。伊甸聖器就是傳播主的光明所需要展現的神蹟。
必要之時,主的光明與慈愛可以通過這些伊甸聖器傳播到所有世界。而天王教不過是傳播的一個方式,在不同世界有不同的展現,也會有不同的遭遇與成果,這一點雲霽身為地仙高人應該能夠理解。
主與侍奉主的天使或許不在意伊甸聖器的去向,但是作為主所賜下的應許之地、伊甸聖域,那個世界的人們認為,伊甸聖器應該是他們受主賜福最為隆盛的標誌,不應該散落其他世界。終有一天要將所有伊甸聖器收回聖域,並且將所有世界籠罩在主的榮光之下。
蘇青能夠前來九州世界,正是應到伊甸聖器,至於她存世的形容外貌,不過是因應而成。既然蘇青能來,就不排除伊甸聖域的其他人能夠前來。而面對伊甸聖域的洶洶來勢,恐怕會因為伊甸聖器與傳播主的榮光,導致兩界戰端爆發,這樣對彼此都無益處,蘇青希望能夠阻止這場爭端。
“有趣。”雲霽笑道:“既然你出身伊甸聖域,就應該用心傳播所謂主的榮光,這種事情難道還有可以商量妥協的餘地?若是如此,談何信奉、信仰?”蘇青微微一怔,然後聽雲霽繼續說道:“你雖然假借蘇青形容駐世,卻不知道我雲霽對你們這等存在最是悉,你如果真是伊甸聖域的來客還好說,就怕又是假借冒充。”之前蒼雷鐧揮落,打滅蘇青形體,那一瞬間的接觸讓雲霽有所應,眼前這名蘇青就是異界散仙之,但是跟深海異獸大為不同。
蘇青的本體早已不具實有身軀,如同飄零異界的一縷幽魂。或許她真的是出身伊甸聖域,而那所謂的蒙受主之召,應該就是彼方世界的超脫之道,而蘇青沒能走上那條道路。
伊甸聖地出身的超脫仙家被稱作天使,而超脫有偏的散仙則是墮天使,具體內情與他們修持超脫之道有關。雲霽猜測,蘇青或許與信仰本源產生相悖,所以在最終超脫的過程中,原本的形體身軀徹底化為烏有,歸還伊甸聖域。而蘇青本人則散離失,直到萬界互到來,她應到伊甸聖器降臨九州世界,這才有方才種種。
蘇青一開始還愉悅,因為這個世界留下的伊甸聖器數目很多、功效齊全,如果不急著離開,她還打算在這個世界顯聖,畢竟聖器之威也能保證自己立足。
只可惜她遇上了當今九州世界鬥法第一強人,還沒大展身手就被對方打得形體散滅多次,得眼下不得已屈膝求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