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四百六十九章遁空門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一次九天神造會前後足有四千多名修行人參與,看似人聲鼎盛,但仔細算算,排除各大小門派駐留道場福地的門人弟子,歸屬乾楚戰場對峙的雙方,當今九州修行界滿打滿算恐怕已不足萬人,因為九州戰亂而喪生的修行人超過一半。

此番九天神造會過後不久,天衍玉鎖煉製過程大大推進,又有百餘名修行人在雲霄幫助下前往元始界,並且決意此生不再回轉九州世界。

元始界的消息陸續傳遍修行界,因其只能由雲霄此等地仙攜行前往,久而久之得了一個“地仙界”的名頭。

元始界清淨無波,修行人至此可以完全專注於道法修行,空曠寂寥、遼遠清明,這是大部分前往元始界之人最初浮現的念頭。

雲霄帶著他們前往元始界,只是單向送達,如果想回轉九州世界,除非自己印證地仙位業、足可穿行兩界,這一點上,倒是與進出仙壺天的考驗有異曲同工之妙。

九天神造會結束之後不久,雲霄與幾位同門站在當年齊德仲演法誤傷師弟的崖邊高臺,以雲霽、雲舒、侯亞夫、九鳴真人、王啟年、紅塵酒六位高人聯手結成**雲海陣,將雲霄護持在中央。

只見雲霄默守明玄虛,元神應直達仙壺天之中,相隔數千裡間,彼此產生同調律動,一道天遁空門戶在高臺之上漸漸轉成型。

地仙位業有挪移遁空、穿行世間的玄功,此等法力並不侷限於地仙一人能用,穿行挪移的門戶可以隨時展開合攏,亦可留駐一地,讓傳人弟子利用。

當年雲霄劍斬天師,張應昌用一道雷光遁空符將其子張谷衡送走,這種法術也能達到類似挪移遁空的效果,但是對施法受術雙方都有極高要求,護身法力若有不足,道法會反噬其人。

但云霄展開的天遁空門戶卻不會如此,這道門戶是碧亭山道場一部分,想要開啟遁空門戶則要運轉道場制,穿行門戶之人必須要有外修為,如同施法御器、使得自身與門戶合一,自然挪移遁空,直接穿行至仙壺天之中。

這是雲霄與諸位同門商量之後得出的想法,未來創立宗門之後,碧亭山道場仍然是作為接引世人、傳法弘道之所,師輩尊長在碧亭山中傳授道法,若門人弟子臻至外修為,掌握師傳護身法力與御器之功,可以選擇藉助遁空門戶前往仙壺天閉關深修。

同樣的,門人弟子想要離開仙壺天,就必須自行煉成渡海法舟,這就需要真心全形修為方可。不過仙壺天之中也另設遁空門戶,緊急之時天內部的門人也可直接穿行回到碧亭山道場。

這道遁空門戶並非為了方便而設,門戶設立之後隱化無形,運行道場制使其現形之後,也是一道由**力匯聚的捲雲,穿行之人必須悉掌握御器和護身法力,若稍有遲疑困足,半刻鐘後雲門合攏消散,則不可前往仙壺天,說明其人仍需繼續修行。

開闢遁空門戶所耗法力甚巨,此舉等同在天地間鑿開一條本不存在的通道,鑿煉大器、改天換地,雲霽等人結陣其實是為了收束盪的天地靈犀,方便雲霄專注施法。

施法持續了三天三夜,其中兇險唯有云霄自知,好在遁空門戶設立已成,眾人先行試驗穿行其中,紛紛驚歎仙家道法玄妙。

門戶已設,天內外溝通無礙,一切都已經上了規程,門人弟子各守本分,自然清靜無事。侯亞夫、紅塵酒平留在仙壺天中為齊德仲護法,管束天門人,雲霽執掌戒律,九鳴、王啟年負責坐鎮道場、巡山護法,雲舒負責接待修行同道、遊各派,德源負責經營道場福地內務,另外三位雲字輩師弟負責宗門俗世產業。

碧亭山上的九天神造會帶來的影響也牽動了俗世,齊德仲作為雲霄等人的師尊,又曾是乾朝太子,這個身份不好處置,雖說當今乾朝的皇帝也不過是保皇黨的傀儡而已,但玉京城光復之後,原本乾朝的那批帝室皇裔都額外得到了冊封,按說齊德仲也不例外。

乾朝君臣商榷良久,在保皇黨授意之下,冊封齊德仲為“雲海嗣道碧亭仙君”這個封號既有出塵遠世的仙家意境,也帶了幾分帝室皇裔的威嚴尊貴。

齊德仲遠在仙壺天閉關不出,自然不可能直接受封,自然由其弟子代受,雲霄則重新恢復當年先帝所封的二品弘法護國真人。

伴隨仙君之名冊封的,還有圍繞碧亭山大片田產,作為修行供奉與經營產業,就連附近幾座鄉村的租稅都歸屬碧亭山一脈所享,只不過乾朝會另派官員打理,碧亭山就負責收錢就是。

雲霽當然明白這是**明府的輸誠示好,但他不願意做這種位居人上、坐享食利的尊貴,長此以往容易使門人弟子慵懶疲怠,而且此舉讓碧亭山一脈與乾朝捆綁得太過緊密,萬一未來乾朝再度覆滅,有可能將碧亭山捲入其中,這是雲霽不願意看到的。

修行宗門不宜與俗世朝堂走得太近,碧亭山一脈能否修行有成,不在於俗世供奉產業多寡,為外物所累反而不得超脫時,這些東西就是禍而非福了。

所以雲霽利用碧亭山附近一帶田產租稅,加上師尊賜贈的水府金銀,設立錢莊銀戶,讓有資質的門人弟子負責經營,用這筆錢建設學堂、聘請教吏,開墾荒地、修建水利,帶動一地生民自立經營,讓錢財取自於民、用之於民。

實際上修行境界到一定程度,對人間煙火、俗世財貨的需求就大為減少,雲霽自己辟穀絕粒多時,他此舉只是讓門人弟子明白俗世歷練不可或缺,修行證悟不單純只在世外仙家天、道場福地之中,道法修行也不僅是搬運神氣、提升法力,超脫之真意,還需切身體悟世事萬千變化,否則只是空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