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七章軍師白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仙長二字休提,齊某不過塵世區區修行散人。凡夫俗子不解其意,天王教軍師大人難道也不明白麼?”齊德仲沒有坐到位置上,而是站在一旁說道。

白蓮生看似體弱,但眼神目光帶著不相襯的從容:“劣者骨羸弱,無緣世間修行超脫之道,哪怕有一星半點修行法力,在我眼中都是非比尋常…既然閣下不喜仙長稱呼,劣者不說就是。”

“接下來就不是該我說話的時候了,還請軍師大人稍安。”說完這話,齊德仲身後汪洋大海彷彿變得無比真實,波光轉間,數百道人影林立浮現,乍然出現在主營前的平地上。

這是一幅奇異玄妙的景象,從齊德仲身後望去,汪洋大海、數百人影本不存在,就像一扇憑空而現的門戶,朝著白蓮生等人打開。

莫說這位天王教軍師,就連他身後兩位護教神將都嚇了一跳,各持龍槍巨盾,施展法力護住白蓮生,警惕齊德仲一切舉動。

齊德仲面無表情地朝身後一擺手:“永王殿下請上前。”其實自齊德仲自空中落地之後,伴隨著身後水波光華的浮現,身在真龍水府中的眾人便已經看見外界景象,就好像自己兩腿不動卻跟著齊德仲步伐一般,清晰目睹了天王教軍浩蕩威勢,即便與外界隔著一重看不見的阻礙,但齊德仲元神所一切,都映照入真龍水府內中。

當永王齊岷看見這一切時,首先驚訝的不是齊德仲通玄道法,而是從未想過天王教軍如此陣容,尚未現身便有三分退意。

不過齊德仲可不會讓他退卻,一擺手就將永王齊岷送出真龍水府,他身後仍能有數百名皇親國戚,彼此相見相聞,但就是隔著無形的阻礙無法接觸。

“這便是傳說中的小天法器麼?”白蓮生看見齊德仲施法帶出永王齊岷,來者何人本沒在意,放眼面前遮掩半邊天地的廣袤汪洋,不驚訝讚歎,心中所思所想更是無窮。

齊德仲負手說道:“玄妙有所不同,辛將軍應該能察覺,至於其中修行隱秘,不足為外人道也。”白蓮生聞言看了辛無量一眼,微微頷首示意,辛無量與另外一位護教神將稍斂戒備,然後說道:“軍師大人,世間修行高人能施展如乾坤袖的道法,可攜千山萬壑隨身而無形,也有上古仙家傳說,一葉扁舟能載萬民行遊五湖四海。”

“辛將軍亦是我教神將,以你的修為法力能做到這樣嗎?”白蓮生自己雖然沒有修行法力,可是他對修行諸事也相當瞭解,知道辛無量也有離形去知修為,算得上是當世修行高人。

辛無量看了齊德仲一眼,低頭抱拳道:“末將並不擅此道,若盡力施為,不過只能攜千馬飲川之水。”既然是修行道法,那並不是說誰都能學會、也不是哪個修行高人都通的,而且世間事物形態不一、物差別懸殊,攜行隨身難度也不同。

辛無量擅長正面殺伐搏鬥,由他施展的乾坤袖道法,最多就是能攜帶可供一千匹馬飲水的河川容量,和齊德仲身後那片汪洋大海相比,本算不上什麼。

“千馬飲川,那也不少了。”白蓮生說道:“只不過齊道友身後這片萬頃碧波,當真有造化玄奇奧妙。”齊德仲微笑不語,先不說此舉並非乾坤袖道法,而是依仗真龍水府的取巧手段,而白蓮生也說得沒錯,水府景象的確是真龍造化之功。

不在多看水府汪洋之景,白蓮生正對落座不言的永王齊岷,笑容親和:“這位應該是當今永王殿下吧?草民白蓮生拜見。”說是拜見,白蓮生端坐原位不站不跪,而此時永王齊岷也不敢指責對方,反倒是渾身發抖地點頭:“久仰軍師大人威名…今初見,果然氣度不凡。”白蓮生好奇一挑細眉:“哦?堂堂永王殿下居然會久仰草民?不知殿下所知如何、細說一番可好?”永王齊岷跟著白蓮生的話頭,並沒有任何反駁言辭,說起了自己在帝都玉京城的見聞——天王教軍師白蓮生這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相當神秘。以國師馮華真人的手段謀略,早就派遣過多位供奉院修行人潛入天王教總壇探聽情報,對教中長老大致有所瞭解。

天王教長老環三十六人,是該教權力核心,其中也分為三個層次——五方環,乃教中首席長老,此五人皆有離形去知的高人修為,統轄全教上下。身份高貴、修為深,除非必要,不會出現在前線戰場。

司祭環,由十八名真心全形修為的長老組成,在目前負責的就是管理上下教眾、傳播教諭、指引教中秘法修行,若是獨立起來,幾乎可以等同於一個修行門派看待。

教務環,則是剩餘的十三名長老,一般來說也是要由修習了秘法的教眾來擔當。其中細分了許多雜項,其下也有大量分支職司,類似朝廷各部各司,對天王教佔領的地區加以管治。

外界對天王教長老環最悉的,無非就是五方環與司祭環。至於天干十將則是護教神將,不論有無教諭秘法修為,都直屬五方環領導;而地支十二旗,則是出身司祭環傳授教導,平裡受教務環安排各種工作。

以上種種便是天王教的組成,嚴密而又規制,如今儼然已成一國。

其中,三十六長老環中,能夠被國師馮華探聽到的只有三十五人,最後一人在眾多紛亂情報中,猜測可能隨軍出征,這便是永王齊岷眼前的軍師白蓮生。

嚴格意義上來說,白蓮生甚至不能算是天王教眾。天王教發展至今,網羅教眾的速度也緩慢了下來。

畢竟天王教也具備了一些修行門派的彩,如果要傳授教諭秘法,不可能無限制地收攬教眾。比如現在中原秦晉等地,大多數受天王教管轄的平民百姓,只能說是天王教的信眾,卻不是正式受戒、傳授教諭的教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