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二章唯拜至親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自古宮闈秘事數不勝數,從來不是乾淨所在,人世間多少汙穢骯髒之事都發生在此處?看似九重宮闕,上接天雲、下引幽泉,宮門雕瓦之下,有多少鮮血淌而過、有多少屍首伏埋底下?

道法修行之輩,大多好清靜潔淨,並不是尋常意義上的潔癖,而是情知見上的純淨,即便心兇惡近於魔者,他們的修行福地也依舊是靈山秀水、世外仙境的風光。

歷朝歷代圍繞社稷神器、人皇帝主,發生了多少不堪人言的險惡汙穢之事?這也是修行人不喜與帝王家有所牽連的原因之一,即便依仗帝室朝廷,收攬人力物力,但是關於帝室內務,有心牽扯的修行人實在不多,反倒是招惹來不少術士方士之

而像齊德仲這樣,朝著後宮中一口荒廢古井跪拜磕頭,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怪事,永王齊岷見狀,還以為是哪路仙師喜怒難測,以此舉試圖點化在場帝室貴胄。

“我想起來了,這口古井就是當年陛下溺斃吳皇后與舊太子的地方!”但是就這麼一句話,徹底讓在場之人血冷如冰,怔立原地不動。

在場眾人,真正見過吳皇后的寥寥無幾,舊太子更不必說。然而三十多年前的宮變舊聞,可以說得上是近來國變之前,帝都玉京城最重大的事情。

永王齊岷其時尚未出生,但他也聽說過甲子年宮變之事,若非如此,焉有一代國師馮華真人?即便皇帝齊鎬下令言此事,但怎麼可能堵得住天下悠悠眾口?

尤其是火海盤天、九龍降世的奇觀,在帝都之中早就演變出不知多少個版本的傳奇故事了,甚至傳言此乃皇帝陛下一龍九子。

仔細算算,如果加上當年被溺斃的舊太子,當今皇帝齊鎬確實有九個兒子,這難免更讓人疑心揣測。

然而現在就有這麼一個人,自稱齊某,來到後宮古井之外跪拜,話中還說井中之人乃他至親,這場面跟白見鬼沒什麼兩樣。

比白見鬼更可怕的是,原本該死之人沒死,還修行有成,乾淨利落站立眼前、氣度高深莫測,誰知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仙師…此言何意?”永王齊岷強撐著驚疑問道。

“沒有何意,我拜我的,你們繼續收拾就是,只是在這樣拖延下去,我等就算修為通天也帶不走所有事物。”齊德仲說道。

永王齊岷朝身後揮揮手,讓帝室眾人繼續收拾行裝,自己則是邀齊德仲到一處僻靜之地。

“永王殿下所為何事?”齊德仲開門見山就說。

齊岷臉難掩擔憂:“仙師,我想問此番離京,是否還有重返的可能?”齊德仲說道:“殿下問錯人了,我不過是區區江湖散人,此番受國師真人之請,北上救援帝室南逃,此後社稷復興、沙場征戰,與我無關。如果永王殿下有光復帝都之想,那應該早做準備。”

“不瞞仙師,我雖貴為帝室皇裔,卻如困籠囚徒,從未離開帝都方圓以外,真正見識過天下境況。此番南下滬海城還是第一次,京中風傳此番南下,帝室上下將受國師軟,大權旁落。”齊岷躬身問道:“仙師修為超凡,我只想知道此事是否真如外界傳言?”看著永王齊岷,齊德仲心中也不免慨,出生在帝王家,並不是代表比他人更無拘束,全因帝王權威並非孤懸,權威本身反而約束帝王家,尤其像是永王齊岷這種難承大位的皇裔。

齊德仲明白,馮華的修行願心也與此有關,真正的天子要有駕馭權威、同時超脫權威束縛的境界,要用權有道、不能為權目,更不能權妄行。

“如果永王殿下是這麼問我,那麼齊某也只能明言。”齊德仲說道:“就算國師真人不為,相似舉動也有人做。帝室出京外逃,本已失國,失國者失權,理所當然,失權者失命更是古今常事。帝室皇裔若能在江南之地做一富家翁,這已經是難得福分了。”

“唉,天亡大乾啊!”齊岷捶頓足地嘆息道。

齊德仲搖頭反駁:“滅亡乾朝的不是天,失政者亡國,怪不了別人,如今你等還有懊悔的時光,卻不知因乾朝失政而遭殃的黎民百姓又該如何?”永王齊岷趕緊跪在齊德仲面前:“仙師,我願盡棄家室財物,隨仙師出世修行、不再問塵俗之事。”齊德仲笑道:“到了這個時候,就想著出世遠避了?修行非為避禍、出世更非遠離塵俗。就你此等要求,連攝心築基一關都過不去,如此心,齊某為何要傳你修行道法?”

“仙師不遠萬里前來,定是慈悲心懷!”齊岷跪在地上頭也不抬。

齊德仲原本想說自己前來帝都,並不是單純為了久遠帝室皇裔,尤其是知道自己身世之後,反而對這個僅存一絲血脈牽連的家庭,更加沒有扶助救援的心思。

並不是齊德仲自視外人,而是三十多年前齊鎬的作為,早就將齊德仲與乾朝帝室割裂開來,如今相見不過是陌路之人。

而作為道法修行之輩,齊德仲與乾朝帝室更是沒有半分緣法牽連,若是衡量安危得失,世上多得是不願前來救援乾朝帝室的修行人,反正大廈將傾,何必跟著葬身其中?

“其實齊某見過天王教的人。”齊德仲忽然話鋒一轉:“反正南下滬海也是軟幽居、終此一生,倒不如在最後關頭幡然醒悟,投靠天王教軍。”永王齊岷聞言猛然抬頭,目瞪口呆地聽著齊德仲說:“天王教治軍有道,絕不會縱容兵馬屠戮劫掠,尤其是在拿下帝都玉京城的最後一戰,他們必須要有站穩腳跟的必勝把握,所以天王教軍至今尚未主動攻城。

如果永王殿下此時主動出城投靠,天王教軍彰顯態度,殿下身家命可保,說不定連京中府邸也能保持原樣,豈不美哉?反正南下滬海也不過是區區閒散王公,與其空耗時光,倒不如為帝都百姓安危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