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月到中秋分外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趙景從許都回來,就向柴旺局長做了彙報。又聽到局裡接到的一些彙報情況,柴局長給他談了談案情發展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等趙景回到家,天已經黑了。範淑麗含情脈脈的接他。趙景問:“豆豆呢?”
“我在這兒。”豆豆從樓上快活的飛下。
“呦,乖孩子,叫爸爸親親。”範淑麗看著他們父子倆那充滿著天倫之樂的逗樂,心中也溢著溫暖和甜。她溫柔的問:“把飯擱到樓上吃好嗎?”
“好!”
“從這一聲“好”中可以聽出趙景的喜悅。
他們家住的是一底一頂的二層小樓,豆豆聽說要在樓上吃飯,掙脫了爸爸的擁抱就又往樓上跑。
“慢點,慢點。
“趙景一邊喊,一邊和範淑麗相視一笑。
範淑麗,她雖然是一個孩子的媽媽了,但還沒有失盡少女之態。她的形體優美苗條,輕盈多姿。走起路來飄飄仙,用時尚的話說,她走的是貓步。她雖然不太豐滿,但有柔美的曲線。鴨蛋形的臉龐上呈粉白,兩頰處在喜悅之時泛起桃花。櫻含有凝脂。一雙秀眼裡閃著情意綿綿的光。她身著淡裝,顯得素雅清秀。一種天然的,毫無一點造作的嬌柔之態,更是有人的趣情。
用趙景的話來講,柔情也是一種力量。一個做丈夫的,能夠深深的到子對自己的柔情,他將會得到一種巨大的力量。用至於工作、學習。他愛範淑麗人的外貌,同時更愛範淑麗那像她的面容一樣美的心-----一個子溫柔的心。
他們把鋪著白塑料布的桌子放在靠近陽臺的地方,然後,把陽臺門打開,月光撒進屋來。立即和屋裡柔和的燈光融為一體,也分不出哪是燈光,哪是月光了。桌上放著香甜的蘇式月餅還特意為小豆豆賣的小食品。桌子上有六個菜:有質地清與酥脆並存、滋味異常鮮美的乾燒冬筍;有外掛芡汁、顏金黃香鮮兼甜酸的抓炒魚片;有如桃花泛紅、鍋巴酥脆、蝦軟的番茄鍋巴蝦仁;有形似荷包、鮮味美的炸荷包;還有兩個是三鮮和汆丸子。還有兩瓶青島啤酒。
範淑麗叫趙景坐下,小豆豆卻不坐,下手就想抓著吃。範淑麗把啤酒用起瓶器起開,往酒杯裡倒,連小豆豆的杯子裡也倒一點。一家人說說笑笑在這中秋之夜,舉起了慶祝團圓的酒杯。
此刻,皓月當空,景優雅,月融融,燈光燦燦,令人心曠神怡。範淑麗在月光燈影下,體態更顯得窈窕婀娜,分外動人。範淑麗不僅美,而且還很有才,能背誦許多詩詞。這可能是由於他在書店工作有關。他們一家人共同沉浸在情景融之中。範淑麗忍不住誦起蘇軾的詞《水調歌頭》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清影,何似在人間。”
“是呀,你不能走。你可不能上月宮。”趙景等她把詞的上闕完,就很有興趣的打趣說:“雖然月宮裡有鬱鬱蔥蔥的丹桂飄香,有能歌善舞的月中仙子,有潔白如玉、神氣活現的小兔子,可哪裡能與人間相比呢?”說完,又不約而同的舉起了酒杯。連小豆豆也怕攪亂了他們的雅興。他靜靜的吃著,聽著。剛飲完第二杯,範淑麗又誦詞的下闕:“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趙景隨著她的誦點頭,好像擊拍一樣。然後深有慨的說:“這詞是蘇軾的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他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他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喟。上片寫望月奇思,幻想遊仙於月宮。下片寫賞月後的體司與希望。他視月為有生命、有情之友伴,既可客觀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領略人情之愛,達到物我,人月融一的境界,體現了極富人情味的美好願望。從月亮的轉移變化,盈虧圓缺,聯想到人生的悲歡離合,從而得出不應事事都求完美無缺的結論。構思奇幻,豪放雋秀呀。他以詠月為中心表達了遊仙“歸去”與直舞“人間”、離與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曠達自適,人生長久的樂觀度和美好願望,富哲理與人情。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最後以曠達情懷收束,是詞人情懷的自然。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在大自然的景物裡,月亮是很有漫彩的,她很能啟發人的藝術聯想。一鉤新月,會讓人聯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輪滿月,會讓人聯想到美好的圓滿的生活;月亮的皎潔,又會讓人聯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類許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簡直被詩化了!蘇軾是一個格很豪放、氣質很漫的人。當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著那團圓、嬋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情猶如長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間自由地飛翔著。反映到詞裡,遂形成了一種豪放灑脫的風格。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從李白的《把酒問月》中脫化而來的,李白的詩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不過李白這裡的語氣比較舒緩,蘇軾因為是想飛往月宮,所以語氣更關注、更迫切。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他把對於明月的讚美與嚮往之情更推進了一層。從明月誕生的時候起到現在已經過去許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宮裡今晚是一個什麼子。詩人想象那一定是一個好子,所以月才這樣圓、這樣亮。
“我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他想乘風飛向月宮,又怕那裡的瓊樓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兒的寒冷。這幾句明寫月宮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潔,把那種既嚮往天上又留戀人間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寫了出來。
飛天入月,為什麼說是歸去呢?也許是因為蘇軾對明月十分嚮往,早已把那裡當成自己的歸宿了。從他的思想看來,受道家的影響較深,抱著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又喜歡道教的養生之術,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賦》描寫月下泛舟時那種飄飄仙的覺說:“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這首詞互相印證。
但蘇軾畢竟更熱愛人間的生活“起舞清影,何似在人間!”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著月光起舞呢!
“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
“起舞清影”是與自己的清影為伴,一起舞蹈嬉戲的意思。李白《月下獨酌》說:“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蘇軾的“起舞清影”也是從這裡脫胎出來的。這首詞從幻想上天寫起,寫到這裡又回到熱愛人間的情上來。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中,他終於讓入世的思想戰勝了。
“明月幾時有?”這在九百年前蘇軾的時代,是一個無法回答的謎,而在今天科學家已經可以推算出來了。乘風入月,這在蘇軾不過是一種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為現實。可是,今天讀蘇軾的詞,我們仍然不能不讚嘆他那豐富的想象力。
下片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轉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轉過硃紅的樓閣,低低地穿過雕花的門窗,找著屋裡失眠的人。
“無眠”是泛指那些因為不能和親人團圓而到憂傷,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圓而人不能圓,這是多麼遺憾的事啊!於是詩人埋怨明月說:“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明月您總不該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老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這是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為難,給人增添憂愁,卻又含蓄地表示了對於不幸的離人們的同情。
人固然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她有被烏雲遮住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到憂傷呢?這幾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況,很有哲理意味。
詞的最後說:“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嬋娟”是美好的樣子,這裡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共嬋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謝莊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間的離別是難免的,那麼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繫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
“但願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的侷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於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古人有“神”的說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見面,卻能以神相通。
“千里共嬋娟”也可以說是一種神了!王有兩句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味深長,傳為佳句。我看“千里共嬋娟”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張九齡的《望月懷遠》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許渾的《秋霽寄遠》說:“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都可以互相參看。正如詞前小序所說,這首詞表達了對弟弟蘇轍(字子由)的懷念之情,但並不限於此。可以說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之夜,對一切經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願。
上片望月,一似屈原《天問》,起得奇逸。唐人稱李白為“謫仙”黃庭堅則稱蘇軾與李白為“兩謫仙”蘇軾自己也設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風歸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間,幻想和現實,出世和入世,兩方面同時引著他。相比之下,他還是立足現實,熱戀人世,覺得有兄弟親朋的人間生活來得溫暖親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絕的人生境界勝似月地雲階、廣寒清虛的天上宮闕。雖在塵凡而次超曠,一片光明。下片懷人。人生並非沒有憾事,悲歡離合即為其一蘇軾一生,以崇高儒學、講究實務為主。但他也“齠齔好道”中年以後,又曾表示過“歸依佛僧”是經常處在儒釋道貌岸然糾葛當中的。每當挫折失意之際,則老莊思想上升,藉以幫助自己解釋窮通進退的困惑。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他以開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為了權且避開汴京政爭的漩渦。熙寧七年調知密州,雖說出於自願,實質上仍是處於外放冷遇的地位。儘管當時“面貌加豐”頗有一些曠達表現,也難以遮掩深藏內心的鬱憤。這首中秋詞,正是此種宦途險惡體驗的昇華與總結。
“大醉”遣懷是主“兼懷子由”是輔。對於一貫秉持“尊主澤民”節的作者來說,手足分離和私情,比起廷憂邊患的國勢來說,畢竟屬於次要的倫理負荷。此點在題序中並有深微的提示。
此詞通篇詠月,卻處處關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圓月襯托別情。開篇“明月幾時有”一問,排空直入,筆力奇崛。諸家指出此處詞意和屈原《天問》、李白《把酒問月》的傳承關係,正可說明作者“奮勵有當世志”而又不諧塵俗的怫鬱心理。
範淑麗好像沉浸在古意之中,問:“你說把酒問天這一細節與屈原的《天問》和李白的《把酒問月》有相似之處?”
“對。其問之痴、想之逸塵,確實是有一種類似的、氣、神貫注在裡面。從創作動因上來說,屈原《天問》洋洋170餘問的磅礴詩情,是在他被放逐後彷徨山澤、經歷陵陸,在楚先王廟及公卿祠堂仰見“圖畫天地山川神靈”及“古賢聖怪物行事”後“呵而問之”的。是情景觸碰盪的產物。當也是即興遣懷之作。李白《把酒問月》是這樣的:“青天有月來幾時,我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藥秋復,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李白是因失意而悵惘而問月。蘇軾作此詞時40歲,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自請外任密州。他既對朝廷政局深切關注,又期望重返汴京,心情複雜,時逢中秋,一飲而醉,醒後慨彌深,遂作此詞。
趙景這一通掉書袋,把小豆豆給掉困了,加上喝了幾口啤酒,一會兒就夢月去了。兩人看著小豆豆那胖胖的小臉,又看看天上的園月,相視一笑。
沉寂了一會兒,範淑麗問:“景,你說月亮有恨嗎?”
“不會有的。”
“那你說為什麼它要在人們離別的是時候卻要圓起來呢?要是人間沒有離別,哪該多好啊!”
“是呀,”趙景臉上帶著笑意,說“但是,‘此事古難全’嗷。要看怎麼個離別法,咋個團圓法。比如咱們吧,有時也要離別,這種離別痛苦嗎?不。因為在我們的分別之時,正是為了別人的團圓做了該做的事情。這樣的離別是有價值的,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