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分家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就要看書網】:91KS.ONLINE
第五百五十六章分家(下)老十說完分家後就意識到沒對,自己和其木格都不老,現在就將家分了,那以後出生的孩子怎麼辦?不是一樣不公平嘛。
因此,老十便叫其木格暫緩分家,從長計宜。
誰知其木格卻道:“爺,分家可以緩,但鋪子作坊怎麼辦?還是得掛到孩子們名下啊,所以咱們還是得儘快擬定個章程出來。”老十一想,是這麼回事,便道“那你慢慢擬吧,唉,爺這才繼位幾天啊,竟然覺得皇阿瑪其實也不容易的。”其木格深有同
,是啊,又不能將大清給平分了。
老十重重的嘆了口氣,耍無賴道:“乾脆叫幾個小的去搶西洋人地盤去”其木格笑道:“就算他們搶到了,孫子們呢?又繼續搶?等地盤全搶完了,又怎麼辦?你就不能說點靠譜的啊。”老十無奈的搖搖頭“所以啊,這家業大了,也麻煩…”其木格心有慼慼焉的跟著點了點頭,在標榜自由公平的英國,但不也有皇位第一繼承人、第二繼承人之說嘛,唉,只要扯到皇家,不管到哪個世紀,就沒絕對的公平…
因此,其木格能做的,也就是儘量公平的幫孩子們盤算了。
所以,其木格便將主意打向了信託基金,可惜,其木格對信託基金的瞭解也只侷限於知道有的富豪給子女建立了信託基金,規定他們成年後領一大筆錢或每月領些生活費,至於基金怎麼成立,怎麼運作,其木格是一無所知…
因此,其木格想了幾天後,也只能不大確定的告訴老十,她打算將鐘錶作坊給安安當嫁妝,其他的諸如玻璃作坊、蒙古商隊等等都移給內務府,但是,只是關係掛在內務府名下,運作並不要內務府
手,暫時
給安安管理,每年收益的一半
給皇家慈善會,百分之四十平分給孩子們,是的,弘暄也有權分得一杯羹,剩下的百分之十作為儲備金,用以支付一些突發事件的開支,如果沒突發事件,這百分之十過些年積累到一定程度,再由孩子們商議怎麼處分。
“當然,不能讓安安白打理,請個掌櫃的還得付人薪水呢,所以,暫時每年給安安2000兩銀子作為酬勞,如果安安管的不好,孩子們可將她給罷免了,另請高明,後
給誰來管,由孩子們自行商議決定。等咱們百年後也這樣,他們百年後,他們的兒女又接著分他們那一份…”老十聽後,別的沒問,只是問道:“不是說弘參他們委屈嘛,怎麼還要將收益的一半給慈善會?”其木格解釋說:“一嘛,這錢多了不是什麼好事,容易讓孩子們沒了鬥志,二嘛,慈善會打的是皇家的名號,不論是誰當皇帝,只要不是太昏庸,都會希望慈善會越辦越好的,那麼自然也會希望慈善會的捐款越多越好,如此一來,自然也會希望咱們這幾個作坊越辦越好,這樣就不怕作坊被人給打壓的破產了,這樣咱們的後代便也能有個長久的入息…”老十想了想,道:“說你心眼少吧,有時候你想得還滿多的,也好,如此一來,就算子孫不肖,只能當個閒散宗室,也不至於囊中羞澀,巴巴的等著宗人府救濟…”其木格見老十基本同意了這個方案,又接著道:“咱們手上的黃金和白銀就暫時別動,
後新添了閨女也好給她置辦嫁妝。”老十癟癟嘴,道:“那點銀子怎麼夠?”其木格道:“咱們就算再添五個閨女都夠,真的是,也不看看家裡的賬冊。”老十詫異道:“啊?真的,假的?咱家哪來那麼多銀子?”其木格沒好氣道:“我搶來的,行了吧?”老十訕訕的笑了笑,道:“沒想到你還這麼持家有方啊,呵呵…”其木格道:“你才知道啊,真是的。既然你同意了,那我就找時間和孩子一起商量一下詳細的章程。”老十點點頭“行。”然後其木格又道:“皇家慈善會的賬冊是不是讓安安
給芳茹?畢竟這慈善會
後得弘暄承頭,安安老這麼管下去,也不是個事。”老十想了想“
給弘政吧,這也算朝政,內宅婦人還是別
手的好。”其木格癟癟嘴“安安就不是內宅婦人了?”老十道:“那本來就是安安和弘暄搞起來的,能一樣嘛。”其木格聳聳肩,沒再做聲。
不想,當孩子們知道其木格的分家方案後,竟然沒一人贊成。
安安表示自己不能多拿,鐘錶作坊也得歸公,不過,對每年2000兩白銀的年薪卻沒推辭,還說如果幹得好,她還會要求漲工資的…
弘暄則說,既然早就放過話,家裡的鋪子全是安安的嫁妝,那麼就得言而有信,他和弟弟們會互相扶持的,弘暄因尚未被立為太子,所以,說得很含蓄,沒說他會罩著三胞胎,而用了互相扶持四個字。
三胞胎則很震驚,他們可是打小就被灌輸要自主創業的,怎麼突然要給他們分錢了?
弘參和弘豐腦袋瓜子轉得快,知道這是爹孃在給他們家底,便說,他們有本事餬口,叫其木格不要擔心,還說“若我們有本事,要這些家產就沒什麼意思,我們若不成器,拿著這些家產也就只能是敗家而已,給不給都一樣,何苦呢…”安安立馬反駁道:“說得就像我沒本事餬口似的,哎,你們別說我會被欺負,欺負我的人還沒生出來呢。”弘暄忙笑道:“你兒子女兒不能姓愛新覺羅了,虧大了,所以你該得。”氣得安安直跺腳。
弘曆則沒想那麼多,只是說:“雖然我現在欠著賬,但又不是利滾利,沒幾年就能還完。還是都給姐姐吧,我才不要聽人說,我為了還債跑來搶姐姐的錢。”其木格很是鬱悶,想21世紀的豪門,有幾個沒打過遺產官司的?怎麼到自己這就變了呢?其木格看著幾個孩子,明白了,這些傢伙是不當家不知鹽米貴,滿腦子都還充滿著單純美好的理想,真等他們上有老下有小時,肯定不會再做如是想了,因此,其木格便道:“行了,這事不是來徵求你們意見的,是讓你們來擬定章程的。你們真有本事了,到時將自己的所得捐給慈善會就是,沒人會攔著你們,不過,這些份子必須得一輩輩傳下去,子孫們有本事,就接著捐,沒本事就自己留著用,就這麼定了。”見弘暄還想爭論,其木格便道:“知道你們幾個情好,可你瞧瞧裕親王那一支,那些爵位低的還不是照樣過得緊巴巴的?你皇瑪法和老裕親王
情也好得很,難道你皇瑪法就不想多照拂一二?但那也得能照拂得過來啊人人都有不得已,不是想怎樣就能怎樣的,額娘這樣分配,只要
後當皇帝的不起歪心思,咱們這一支的子孫就算沒爵位,也能過上寬裕
子,你們一個個不要目光那麼短淺,多為後代子孫想想。”弘暄一聽,覺得其木格說得也在理,換誰當皇帝也不可能給所有侄兒親王爵吧?因此,便沒再攔,只是小聲道:“皇額娘,您該自稱皇額娘了。”其木格翻了個白眼“皇額娘我慢慢改口,不行啊?”安安忙笑道:“皇額娘,將鐘錶作坊也一併歸公吧,這樣至少能讓沒用的兒孫今後也能多分點,本來女兒家就不該分家產的,我已經佔便宜了…”其木格擺手道:“咱們家兒女平等,還有嫁妝是嫁妝,你別
混在一起。”安安道:“
後若我有了妹妹,她的嫁妝呢?”其木格道:“不用你
心,府裡還有黃金白銀呢,好了,你和弘暄趕緊商議個詳細的章程出來,記住了,得防著
後的皇帝起歪心,一條一款給我
仔細了,不能給人可趁之機。”弘暄和安安最後起草的文書,堪比最縝密的法律文件了,讓其木格很滿意,這兩兒女真是人才啊,
嘆完後,立馬呈給了老十,老十瞅了兩眼,提筆寫了個批語,文言文的,其木格看不大懂,反正意思就是叫歷代帝王都得遵守這個章程,還特意拿著玉璽蓋了上去,表示這是他這個祖宗立的規矩。
這章程自然也被呈給了康熙,讓康熙膩歪了很久。是啊,老十他們這樣一,只要不出大亂子,他這一支的
後可都能享受老十這個祖宗的餘蔭了…
再看看如今依舊住在阿哥所裡的兒子們,再想想年前宗人府宗令簡親王報上的需要年底送溫暖的宗室低保戶們,康熙覺得面子上很掛不住,自己怎麼就沒想到這一點呢?得老十比自己還英明似的。
事到如今,康熙卻是不好再從內務府拿出些銀子來,給子孫們謀福利了,畢竟名義上,內庫如今已經成了老十的,而且,關鍵是,內庫也沒什麼銀子,否則住在阿哥所的幾個兒子,康熙早將他們分出去了,也不至於拖延到老十登基了,這幫人還在阿哥所裡擠著。
於是,覺得被老十比下去了的康熙很是不了幾後,便**的提醒老十,阿哥所裡還住著他的一大堆兄弟呢。
不用康熙提醒,老十也記得,之所以沒在人前人後提這事,還不是因為內庫沒銀子嘛…
阿哥所的弟弟們封爵還好說,給個貝子就成,戶部承受不了多少壓力,可分府那花費可就大了,一家就得40多萬,如今裡面住著6個成年弟弟,總共就得240多萬的銀子啊,還別說鹹安宮的那個廢太子,叫人家搬家,也得給點搬家錢吧?可內庫的錢也就夠宮裡嚼用大半年的…
老十真沒明白,呂宋那邊的黃金運回來的可不少,一多半都入了內庫,錢都花哪兒去了?但老十又不好查賬,那不是擺明了對康熙不敬嘛,只能暗自埋怨康熙太不會理財了真該跟其木格好好學學為錢發愁的老十便衝其木格嘀咕,說乾脆先找九阿哥借錢算了。
其木格聽得很無語,叫老十出去打聽打聽,看看哪個生意人家裡放那麼多現銀,建議老十不如打戶部的主意。
老十卻說:“爺是最反虧空的,怎麼能帶頭從戶部借銀子?”其木格道:“戶部本來就要給內庫撥銀子的,怎麼能說借?本來就該給好不好?不就是由每月給換成一年給一次了嘛…”不想,老十卻道,戶部也沒多少。
其木格奇怪道:“朝廷這麼窮啊?兩百多萬兩都拿不出來?”老十嘆氣道:“戶部結餘本來就不多,西北那邊又在用兵,所以戶部也不富裕。”於是,其木格想也沒想,就道“爺,發國債吧。”老十不大懂,問其木格,什麼是國債。
其木格解釋道:“就是朝廷發債券,叫民間認購,定個一年期或三年期的,朝廷給利息銀子,利息比錢莊給得高,但卻比放貸的利息低,畢竟私自放貸是要存風險的,因此,買的人肯定還是多,而且有朝廷做後臺,大家也不怕收不回銀子。”反正後世的國債好像是不怎麼愁銷路的。
老十想了想,覺得不大好,朝廷發債,那朝廷的顏面何存啊…其木格見狀,便沒多勸,畢竟古代人顧忌的東西太多了,其木格到現在也沒搞明白什麼該顧忌,什麼不該顧忌…
不過,心中不的康熙卻在天天提醒老十得關心住在阿哥所的兄弟們,讓老十很是無奈,只好說內庫沒錢,得緩緩,不想康熙卻來了句:“有錢辦奢華的封后大典,就沒錢給兄弟們分府?”老十還能幹嘛,只好找到九阿哥,和九阿哥商議國債是否可行。
九阿哥聽了後,很是發了一陣的楞,以前老十借錢就理直氣壯的,難怪如今會想出國債這個主意來,不奇怪,但朝廷朝民間借債,不大好吧?
於是九阿哥便建議,不如朝廷成立一個錢莊算了,這樣收錢也快,利息也不用給幾個。
老十一聽,對啊,回頭就去朝其木格顯擺去了,其木格卻不怎麼高興,朝廷開錢莊了,那私人開的錢莊還有誰去存錢?人家是信朝廷還是信私人?九阿哥這個錢莊老闆竟然想出這麼個餿主意,瞧這雷鋒當的…
但其木格可不想打擊大清本來就薄弱的商業,她還巴巴的等著資本主義萌芽呢,因此,其木格便告訴老十,朝廷怎麼好意思去與民奪利?那不是叫人戳朝廷的脊樑骨嘛…
於是,回到自家錢莊就開始後悔的九阿哥便聽到老十說,重想個不與民奪利的主意,而且要能快速回籠資金的…
九阿哥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來,只好說不如就試試國債吧,由他來提,若阻力太大,就算了,朝廷也不會有什麼損失,大不了就是自己的名聲更壞一點而已…
老十看著九阿哥,很是動…
老十這廂動著,其木格卻是在嘆著氣,因為第一批來參加她封后大典的蒙古人抵京了,不過不是阿巴亥部的,而是科爾沁,隨行名單中有給太后守完三年孝的娜仁吉娜…
小聲繼續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