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出門誘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慶長五年,世上的傳言漫天飛舞時,德川家康則在有條不紊地準備討伐上杉。家康的一系列舉動,頗有些蠻橫無理。增田、長束、中村、生駒、堀尾五人聯名進諫,他卻置之不理,連加藤、細川、福島、黑田等派來的使者也被擋了回去。
加藤等太閣舊將道:“內府無須親自出馬,若是要征討上杉,命令我等前去即可。這定是治部及其同夥故意以景勝為誘餌,把內府釣出去,再趁虛而入,施展陰謀。還請內府三思。”可家康空前執著:“多謝諸位忠告。各位的好意我謝了。但此次請諸位一定成全家康。照此下去,朝廷權威會遭嚴重漠視。況且,當年島津和北條拒絕進京,太閣也曾討伐。不能因少君年幼就可動輒藐視,這次我非給他們些顏瞧瞧,治他們不敬之罪!”世人都認為,家康此次如此執著,完全是因為上杉氏直江山城守兼續那封傲慢無禮的回函。家康也時常憤懣不已:“我活了近六十年,還從未看到過如此傲慢無禮的書函!”家康把進攻會津的子定於七月中旬,六月初二便在大坂城內首次召諸將議事。當然,在此期間,他並未忘記派人仔細調查諸大名動靜。哪些是盟友,哪些必須爭取,哪些允許其作壁上觀…因此,六月初二的會議,也是想把大坂諸將都召集到一起,以確認他們的心志。
列席者除了秀賴的十多名親信,前田、增田、長束、大谷等奉行外,還有淺野幸長、蜂須賀豐雄、黑田長政、堀尾吉晴之子忠氏、池田輝政、細川忠興、有馬則賴、山內一豐、織田有樂、堀直政,另外還有家康諸親信,擠滿了西苑大廳。
廳內人員混雜,與會者定是各懷心思。但一開始,家康就宣佈道:“關於此次討伐上杉,進攻會津的各路部署都已決定下來,我先宣佈。”他神情嚴肅。這已稱不上是議事了。但滿座立刻安靜下來,天氣十分炎熱,竟無人敢搖扇。
“白川口由家康與犬子秀忠負責,仙道口南佐竹義宣負責,信夫口由伊達政宗負責,米澤口由最上義光負責,津川口由前田利長與堀秀治…”言畢,眾人不面面相覷。這也難怪,人人都認為乃三成同盟的佐竹和最上,卻被委以重任。
各位大名都將被分別派到討伐會津的五個重要據點,可若家康出兵,三成自會與上杉聯手起兵,這種情況不難想象。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家康卻把佐竹義宣和最上義光任為大將,這究竟是何心思?
家康似對眾人的疑惑毫不理會,徑直說了下去:“此次從大坂出發之,定於本月中旬。途經江戶,到進攻會津時,應已是七月下旬。故,諸位要早早返回本領,準備出征。”家康的語氣斬釘截鐵,沒有絲毫猶豫“當然,少君近臣必須留在大坂,以保政務通達。另,為了輔佐少君,還要留下兩三名奉行處理公務,諸位認為誰留下為宜?”這才像在議事。開戰已成定局,讓誰留下來輔政,就等於把決定此次戰事的鑰匙給了誰。無論在會津取得多大勝利,留守之人若把這座城拱手送給三成,家康便再也無法返回大坂。這樣一來,勝就是敗。
眾人的視線刷地投到奉行們身上,幾位奉行額上一時冷汗涔涔。增田、長束、前田、大谷等奉行與三成的關係都較與家康親密,眾人皆知此事實。四位奉行亦頗為緊張。增田長盛和長束正家目前都與三成保持著密切聯繫。而前田玄以及大谷吉繼,雖難以確定其對三成有無異心,但也絕非家康心腹。這幾人當中,無論誰被留下來,都會埋下隱患。眾人都以為,家康口是心非,實際上想留別人。只是他礙於情面不便提出來,希望別人替他說。
眾人在緊張而沉悶的炎熱中靜默著,這時,家康又開口了:“諸位沒有意見,我就只好點將了。”他若無其事掃視了一圈。
“兩個人好像不夠,留下三位。”增田長盛使勁嚥了一口唾沫,悄悄掃了周圍一眼。只見長束正家全身僵硬,幾乎不敢正視家康。
“首先請前田法印留下來。你擔任文職更合適。”
“是。”
“最好還有悉政務之人,增田右衛門、長束大藏,就你們三人。大谷刑部與我一起出徵。”聽了家康的決定,眾人不目瞪口呆。座中開始騷動,家康的每一句話都令他們無比意外。把明顯是三成一夥的三奉行留在大坂,難道家康完全解除了對三成的戒心,還是故意給他們製造機會,引蛇出?若說原因是前者,倒非完全沒有依據。無論如何,七將追殺三成時,家康曾救了他一命,把他平安護送回佐和山城。因此,與七將關係親密之人無不懷疑:那時家康與三成是否已有秘密約定?
或是正好相反,家康故意把三奉行留在大坂,給三成起兵之機?那些內心搖擺不定、企圖見風使舵的諸將,無不充滿疑惑。這說明,家康從一開始就自信滿滿,壓兒沒把三成放在眼裡。他先是不慌不忙滅掉上杉,然後在江戶稍加整頓,再回師大坂…真如此,豐臣氏恐就成了風前燈、瓦上霜。三成進了大坂城,必會與三奉行一起挾秀賴以令諸侯,宣佈家康為逆賊。而如此一來,家康就可無所顧忌地討伐豐臣秀賴了。天下可真要大亂了…儘管許多人都在這麼想,但無人敢當場提出來。
“關西諸將隨我與秀忠的主力,奧羽諸將隨米澤的最上義光,至於負責津川口的前田利長和堀秀治處,讓村上義明和溝口秀勝同去。”家康的口吻又從淡然轉為不容置疑“此次戰事,目的是繼承太閣遺志,統一天下,征伐那些居心叵測之人。這一仗將決定天下大勢。家康已向朝廷詳細彙報過了。照朝廷密令,本月初八將派權大納言勸修寺晴豐卿為欽差蒞臨大坂,犒出征將士。我想在接完欽差之後與少君告別,然後立即出征。到時,少君會正式下令要前田、增田、長束三位奉行留下來輔政。輔佐少君的重任就給三位奉行了,想必諸位沒有異議吧。”眾人一愣,無人立即回答。
“既然諸位沒有異議,那就先定下來。至於詳情,家康會再次與各位商議。好,今就到此…”家康話猶未完,座上響起一個聲音,乃是為這次戰事引路的堀監物直政。
看來直政真把這次會議當成是在議事了,他向前挪了挪,道:“大人,在下有話想說。”家康沉下臉,道:“直政,你還有何不放心之處?”被家康一,堀直政越發慷慨昂起來:“既然決定出兵,戰前議事就絕不允許有絲毫疏漏。”
“你說說,到底哪裡讓你不放心?”
“不用說大人也知,奧羽地區地勢險峻。”
“故才讓你負責引路。”
“不錯,正因為在下負責引路,才想多說幾句。白川與會津之間有一地被稱為‘馬背嶺’,其地勢險要,天下無匹。彼處山路如同馬背般狹隘,只能容一人通過。故,務請大人三思,以避免前鋒出現差池。”堀直政昂首,滔滔不絕,愚直的情顯無遺。
“住口!”家康大喝一聲,震得屋頂嗡嗡作響“出差池?究竟是何大事?地勢兇險算什麼,敵人刺我一槍,我還他一槍,戰事勝負取決於兵馬強弱,而不在地勢如何。既然你說兇險,德川家康便親自打前鋒給你看。自任岡崎城主以來,德川家康身經百戰,以少打多或聚眾合戰不說,夜襲、伏擊、偷襲、前鋒、斷後,我哪一樣沒經歷過?從來不曾失手。正因如此,我才掌握了關八州。這足以證明我謀略超群、武藝高強、用兵有術。”
“是。”遭到家康突如其來的一頓怒喝,直政忙伏在地上。
“景勝那廝只會龜縮在小小城池,斷不敢前來擊我大軍。我軍天下第一,糧秣保障毫無阻礙。本來討伐景勝,只需我一人足矣,但為了彰顯大義,我才派遣大軍前去。你休要耍小聰明,說些無用的話!”看到直政規規矩矩伏在地上不敢出聲,家康又滿臉怒氣向其他人道:“你們還有無不放心之處?”看到家康如此震怒,眾人自不敢再說什麼。所有事,家康都已一人決定了,他決不允許別人再有異議。
“看來,諸位都領會了。”片桐且元忙打圓場道“大內和少君都派人前來問,使者說,既然連內府都親征,無論是出征者還是留守者,都當好生效忠朝廷。”家康瞥了一眼片桐且元,再次瞪著眼睛,掃了在座之人一圈。
既然家康已發話,出征人數等事,各人回去之後再作商議,在場眾人只得一致點頭同意,無一人再輕率開口,以免招致不必要的懷疑。只有一個人果然端坐,臉上裹滿白布,家康無法看出他的喜怒。他便是大谷刑部少輔吉繼。他患了麻風,把臉包了個嚴嚴實實。
家康拿眼瞥了他一下,起身離席而去。
從前秀吉召集諸將,會後定會大擺宴席。那些在會議上遭他嚴厲斥責的人,到了酒宴上,他會拍肩帶笑安,這是秀吉之習。但家康卻與秀吉大大不同,他既不會輕易斥責人,也不會在斥責之後再去安。
“真是小器。連杯水酒都不捨得。”儘管秀賴身邊的七人竊竊私語,對於有心人,家康的怒喝已深深印到他們腦海中。
秀吉臨終前,家康就曾在伏見城怒喝過眾人一次:“你們要想吵架,就只管吵。但所有吵架之人,今晚一個也別想從這座城出去。誰也逃不掉嚴厲的懲處。”那次,家康讓人緊閉城門,一頓怒喝,讓所有在場之人都嚇破了膽。今這頓怒喝也決不亞於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