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美男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如此過了三天,這早朝時,正元帝忽然下旨:封杜鵑為靖安郡主,將黃蜂嶺以東以南包括泉水村、梨樹溝和鳳尾山回雁谷等方圓幾百裡的高山大川都賜給她為封地。
一時間滿朝譁然。
封號靖安,同時將大靖和安國囊括在內,不可謂不貴!
封地雖不算大,然大靖祖制從不賜封地給公主,更別說郡主了。朝臣們便知皇帝心軟了,思念太子,又憐其女遺落鄉野多年,因此破例補償。
趙御史雖然欣賞杜鵑,卻依然出列阻諫。
他言道,靖安郡主身份特殊,乃英武帝之孫和青龍王外孫女之女,賜號“靖安”倒也恰當;然皇上心念故太子,正要為其女籌謀,賜封地無異於將她置於風尖口,只怕她往後比之前處境更加艱難。
其他朝臣如王丞相等也都紛紛諫言。
正元帝將目光投向幾位皇子。
勇親王便道:“兒臣聽說她在一處高山上種茶。兒臣喝了那茶覺得心曠神怡,非其他名茶可比。兒臣以為,既然一般人去不了那高山,而杜鵑又在那裡經營多年,未免她心血拋費,或者後被貪婪之人使手段強佔,父皇不如將那山和附近山谷一併賜給她,以為她存身之地。封地一說就免了吧,趙御史所言極是。”其他幾位皇子急忙附和,說這是最妥的。
五皇子還特別提出:既賜了封號,便正式認定為皇家人,便不能由靖安郡主居在鄉野。應該接她來京。因為以郡主年紀,早過了說親的時候了。難不成由她在鄉野尋個女婿?那皇家臉面往哪放!
此言一出,殿中又是一靜。
這是個難題。已經接了兩次了,都沒接來呢。
還有,早聽說靖安郡主和國子監林秀才從小就定了親,是由黃家養父母定下的;後來又跟黃翰林有些牽扯,然此時大家一致沉默,都當沒這回事。
正元帝將目光投向趙御史,問道:“趙愛卿,你是見過她的,以為如何?”趙御史心中長嘆。道:“皇上,郡主聰慧美貌,英姿不輸男兒,格也…也利,極有主見。微臣以為,此事當從長計議,萬不可強令她進京,否則與前番一樣後果。皇上不如先派人去賜封賞,認下這個孫女再說。”正元帝聽了沉默不語。
王丞相這時出列道:“皇上。郡主自幼孤苦,臣以為先派些人去保護伺候。等她慢慢接受了皇家,再借年節或者皇上萬壽之接她來京,就順理成章了。”
“唔!”正元帝聽了微微點頭。
一位老王爺也上前奏道:“皇上。當年安國靜宜大長公主、衍慶郡主在大靖的時候,身邊護衛跟隨的都是青龍王挑選的安國世家子弟。以老臣之見,皇上不如從京中挑選出身良好的少年才俊。率龍衛和宮女太監前去護衛伺候郡主。天長久,郡主或能從中擇一良婿。然後回京。”
“皇叔之言甚合朕心!”正元帝擊掌笑道,“就這樣!此事與皇后辦理。”勇親王看著滿面笑容的父皇。再未出聲。
五皇子卻看著他,神情十分玩味。
趙御史心中替林惋惜不已,想攔阻,也無理由。
早朝散後,正元帝立即去了坤寧宮,與皇后商議去了。
此後幾天,坤寧宮熱鬧非凡,皇親國戚,以及外命婦來往頻繁,太監宮女們也都忙著打點行裝和賞賜。
又過了幾,皇后選出一批世家子弟,由正元帝親自召見後,挑出品貌上佳者八名,連同二百龍衛和十名太監、三十名宮嬤宮女,並一批工部官員,仍由邱公公率領,前往泉水村傳旨賜封杜鵑,併為她建造郡主府邸。
這還是經邱公公努力勸解後簡的人數。
邱公公先說了杜鵑的脾氣格,又道山路難行,物資運送不便,郡主要是見去了這許多人,沒準推說養不活,要趕他們回來。
正元帝便下旨:令多帶銀兩,從山陽縣購買大量鹽糧帶進山;皇后更是賜下大批綢緞衣料首飾、成藥和醫藥配方、各種美乾果以及點心方子,還送了兩名御廚。
皇子們見皇帝慈心大發,興興頭頭地為孫女張羅,再不提故太子被安國妖女禍害的事,情勢再難逆轉,無奈之下,也都紛紛湊趣,送人的,送珍奇貴物的,不知多少,以彰顯皇家親情。
正元帝倒也不糊塗,吩咐說人皇后都安排妥了,他們只要送些珍奇之物給侄女,盡一盡長輩關懷即可,大家無不從命。
勇親王府後花園,在一處山坡上,青松翠柏掩映著一間四角飛昇的敞亭。亭內,勇親王坐在石桌旁,林蹲在地下扇爐子燒水,準備泡茶,隨從們卻都遠遠的站在亭外。
一時水開了,林提起銅壺,將水注入一隻青花松鶴延年圖紋茶壺中。先只倒一半,待茶葉舒展開來,才再次注滿。稍待片刻,才又執茶壺將茶水斟入蘭草紋青花細瓷杯中,奉與勇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