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113章嫡傳弟子三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夏生卻轉頭殷切地把手伸給黃雀兒,“雀兒,這有個溝,你小心些,使勁跳——對,就這樣!”黃雀兒將手遞給他,借力跳過溝去,微笑低聲道謝。

夏生笑道:“謝什麼!你不大上山來的,走不慣。”也許是小時候結下的情分,黃雀兒沉默安靜,不大跟男娃說話的,唯獨跟夏生說話不怯不羞,坦然的很。

夏生也格外關照黃雀兒。

因水秀是他堂姐,很自然的他就跟她和黃雀兒走一塊。

林大頭四個兒子中,夏生最細心,除了不像林大頭那麼小氣外,繼承了他爹的一切特點——心細、顧家,對於自己親近的人特別呵護,十分護短;而秋生就馬虎些,大大咧咧,子也衝動;生不用說,最穩重,也最靈慧通達;冬生還小,照目前看,還是個跳脫的娃。

林家兄弟幾個,秋生學打獵,得益於林大猛和任三禾的提點,本領比他爹強多了;夏生則跟人學石匠;林最厲害,學木匠的同時,還連帶讀書習武打獵,一樣沒落下。

林大頭終於實現了當年的豪言,把兒子分別學了打獵、石匠和木匠。不過,他們要想成為泉水村最出息的獵戶、石匠和木匠,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不說別的,就說夏生,他的師傅只是普通的石匠。

這也是沒法子的事。王家石匠手藝湛,卻跟林家的木匠手藝一樣,不外傳的。只傳給族中子孫。

杜鵑卻告訴林,說木匠也好。石匠也好,除了手底下的功夫。那些靈創意卻是要靠自己揣摩領悟的。換言之,林可以憑藉自己所學引導夏生,幫助他突破。

若是夏生用心鑽研,未必不能自創一脈。

自然把這話聽進去了,對二哥的手藝很上心。

杜鵑照例跟林九兒走在一塊。

她今天出來,一是想進山撈魚玩,二是為了藉機教導林。一年年的,兩人都漸漸大了,就算杜鵑再有心。想要跟小時候一樣教他,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她便抓住一切機會,隨時隨地進行自己的教學。

比如眼下,她一邊走,一邊跟他和九兒說話。

說的是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

諸葛亮如何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對西南蜀地的蠻族採用不同於尋常的戰略戰術,最後獲得成功,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攻心為上”;有些戰術安排跟當地山裡人的生活環境和習密不可分。以提醒他們每到一地,都要養成觀察周圍環境的習慣。

還有諸葛亮利用木牛馬擊敗魏軍的故事,這可是與木匠密切相關的,林聽得格外專心。

一路說。很快到了山頂。

四下一掃,群峰連綿,不豪興大起。叫林誦那首著名的詞:滾滾長江東逝水,花淘盡英雄…

九兒見杜鵑氣吁吁。忙上前道:“杜鵑,你累了?我揹你走。我力氣可大了。”少年豪坦蕩。毫不掩飾自己對杜鵑的喜歡。

杜鵑失笑道:“揹我?叫人看了不笑掉大牙才怪!說我這麼沒出息。我也不是沒用的,我剛才不過是說話說多了才氣,不是走不動。今年上的時候,我都跟娘和姐姐上山採茶了呢;秋天的時候,我也上山撿菌子和打板慄了。要是這麼嬌氣,往後怎麼過子?”九兒聽了就呵呵笑起來,撓撓頭,不再強求。

在人前並不對杜鵑多親密,但遇見坎坷處,也會伸手拉她一把,等過了就放開。

後來杜鵑越走越吃力,說話也氣吁吁,他不自覺地就拉著她走了,杜鵑也忘了鬆手。

九兒見了,忙上來拉著杜鵑另一隻手,想讓她更省力些。

杜鵑這才醒悟過來。

她低聲對兩人道:“小姨父責怪我早上沒去練功呢。你們還這樣幫我,他更要罵我懶了。不如咱們跑前面去,就當練功了。小姨父見了準誇我們勤謹。”林和九兒聽了,一齊點頭。

三人跟任三禾說一聲後,便往前飛奔而去。

很快,他們便將其他少年男女甩開了,只有任三禾不緊不慢地跟在後面,他是怕杜鵑出事。

杜鵑邊跑邊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