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零四章:還可畫得更快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水貨不是山寨,也不是假貨,一般稱為走私物品。

普通情況下,正版漫畫與盜版漫畫價格相差無幾。除非盜版漫畫偷工減料到令讀者都發指的程度,只有這樣盜版才會比正版漫畫製作成本便宜。不過那種製濫造,油印得亂七八糟,甚至連排頁都有錯誤的盜版漫畫一般沒人會買。

除卻作者的稿費、人工費,正版漫畫其實是由機械化、大批量生產而來的,採用“復生紙”印刷,成本極其低廉。賣得越多就生產得越多,生產得越多就越是便宜,越是便宜就越有市場,本漫畫產業由此形成良循環。

在物價極高的城市東京——一碗拉麵要50至100元(人民幣),一小瓶可樂要10至20元。而在東京任何一家便利店、小賣部,只用200-450元(最低8、9元,最高30元)的價格就可買到一本厚達一百多到三百頁的漫畫雜誌。

看雜誌的人多了,畫漫畫的人也就多了,各種漫畫投稿到東京上千家公司。印刷廠24小時開工印刷從無停滯,復生紙再造技術越來越高,紙張成本越來越低。便宜的漫畫有更多人購買,從而誕生出更多向往的漫畫家…如此往復。

這就是一種名為良產業鏈的東西。

之所以正版漫畫在中國如此之貴。一是沒有形成巨大且廉價的產業鏈,二還是那句話——層層剝削,處處刁難,最後價格的承擔者都落在消費者身上。

梨木的漫畫在香港生產要走國內審批,想快速通過就得老實的請請客送送錢。審批通過後還要面臨第二道難關:“關稅”並非只是針對大陸,其實每個國家都設有關稅壁壘,按理來說關稅起到的應該是“保護本土產業”、“改善本土產業”的作用。可惜國內第一項任務做得很不錯,第二項任務卻有些不如人意,簡單的說“收錢容易,出錢難!”本該用於發展漫畫的漫畫關稅不知被用到了何處…

總之,只收錢,不吐錢,吐了也沒用到點子上。

美國奔馳2萬到8萬美元就能買一輛,就算美國是個洗碗工工作一年也能買得起一輛最低檔的奔馳。除去運費,沒有關稅的話奔馳來到國內應該是賣16萬到64萬人民幣之間,可在關稅的作用下它們卻提高到了34萬到250萬。國內洗碗工省吃儉用幹30年應該就能買一輛最低檔的奔馳了。

由期間的價格差不難看出水貨的重要

梨木多次、反覆強調——支持正版、支持作者。其實就是為了改善國內的漫畫環境,環境好了才有人敢開漫畫公司、才有作者敢畫漫畫,屬於中國的漫畫產業鏈才能最終形成。否則成長時漫畫作者吃的是苦的2~3元錢/頁的稿費,好不容易火了一部漫畫卻被盜版商橫刀奪愛。

身為平民百姓的梨木以前沒想那麼多,等他的漫畫發展到這種程度他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想要成為大漫畫家光是自己努力還是不夠的。就好比在城市裡的一顆小樹苗,勵志想要成為摻天大樹,可是城市裡的土壤和環境不允許啊!難道非要跑到亞馬遜去成長?人家亞馬遜的樹種不歡外來種!

從一個沒有運動員的國家裡跑出個運動健將?唯一的評價就是這運動健將是基因變異的結果,簡稱怪胎。

從一個藝術不發達的國度裡跑出了個藝術家?別國都不承認此國的藝術,又怎麼會承認那畫家是個藝術家?就算承認也會認為他的藝術全是舶來品。

所以梨木覺得畫自己的原創漫畫,在成就大漫畫家的理想之前,最需要的事情就是給自己給國內營造一片良好的漫畫環境。充實的突然不但能讓自己的原創漫畫獲得承認,還能讓國內許多對漫畫憧憬的漫畫家更好的成長起來。…只有一方富饒的土地,一片沃腴的土壤,最終能造就沃野千頃的繁茂森林。為此他甚至在單行本1/3專欄裡也在強調正版,指導讀者辨別正版漫畫與盜版漫畫的區別。詳細言明瞭盜版的危害,以及隱約指出了——水貨這條“明路”於是在梨木的諄諄教誨之下,終於有“良心商人”來到香港,專門偷運《上國品》雜誌回到國內販賣批發。在同樣價錢的正版和盜版漫畫之間,讀者會選擇哪一本?零售商會選擇哪一方?答案不言而喻。

sp社長成功封堵了《品》六部漫畫在本的發展進程,卻沒注意到大陸這個潛在市場。在梨木的推波助瀾下,上國出版社正版和水貨同時入中國,反而給國內盜版商造成了重大打擊。

不過sp社長並未做錯,上國出版社此次瞄準的就是本市場,挑在一月發售單行本就足以說明問題。(本新年過的是新曆,1月1-3,俗稱三賀。)按照最初的勢頭計算,上國絕對有可能在數據上趕超jump。當然,單行本和雜誌銷量是不可相提並論的,何時有人見過雜誌賣出上一億冊的不?

儘管《品》六部漫畫在本遭堵,但不可否認的是,新發售的漫畫在中國地區確實碩果喜人,銷售總量達到了1000萬冊。

每部一百多萬二百萬冊的銷量確實比不上《鋼煉》,平均下來1300人只有買了其中一部,可六部漫畫湊起來好歹也達到了1000萬冊。

中國漫畫…買一本可是可以傳給全班看的呢。

在中國漫畫文化尚未興起的現在(00年),亂花錢——買本漫畫回來可是會被父母罵的,買回來還得偷偷放到底下,不小心被掃出來還得繼續被罵。

書架上清一《探索宇宙》、《中學生新版創新作文》、《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史記》、《實用成語字典》、《亂世佳人》、《福爾摩斯探案集》、《簡愛(純英版)》…尼瑪誰敢把《火影忍者》往書架上擺?

本那樣在書架上擺滿《柯南》全集、《火影》全集、《海賊王》全集、《龍珠》全集…然後跟來到家裡的客人炫耀自己的閱讀量。

——這在中國行不通!

父母不支持,玩物喪志(家庭問題——叉叉)。

幾十歲的人還看漫畫,老爸真幼稚(社會文化觀念——叉叉)生活好睏難,還是存錢吧,先借著看看(客觀經濟問題——叉叉)每部漫畫1/1300的購買率已經很對得起梨木了,貧困山區的孩子連字典都買不起。你買一本《秦時》我買一本《九鼎》,或是幾個人湊錢一起買一本來看,或是等學校圖書室進貨了拿來借閱…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說實在的,《品》的六部單行本無論故事情節還是畫風畫質都不比《鋼煉》差,甚至可以說是猶有過之。可惜: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二次宣傳不如第一次有成效,加之新書版不如文庫版值得收藏,因此並未在單量上取得巨大成就。

歐洲方面喜歡魔法、騎士與戰爭的《魔法學徒》,偏好戲劇的墮落藝術——巴洛克風和洛可可風。單《學徒》這一部漫畫的銷量在歐洲就達到了500萬冊,趕超了《鋼煉》在歐洲的單行本銷量。

臺灣地區免費的是傳統畫風《九鼎記》。此時由於港澳迴歸的風,大陸熱烈嚷著“一國兩制,臺灣迴歸”的口號,不料反而惹得兩岸關係有些緊張。《九鼎記》受此影響,雖是六部漫畫在臺灣區銷售最高的,卻也只有140萬冊左右。

上國出版社借先天優勢將漫畫翻譯成英、法、德、中、五中語言,面相向全世界銷售,其中餘下的零頭不再概述。同時,不排除2月5節壓歲錢發下來後,大陸銷量可能會再來一次漲幅。

別說是發行《品》漫畫的上國出版社了,就算用新漫畫來試驗各種新畫風的梨木也沒想到全球化銷量會如此巨大。本的動作確實令人始料未及,明明按照市場調查預定的1200萬冊,到了實際發售卻突增到了2300萬冊,資金週轉全靠了梨木存下來的那部分“繪畫基金”的支持。

然而梨木仍不滿足…他還可以畫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