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彈劾無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在晉迫不得已,天啟皇帝擢王在晉為兵部尚書兼經略遼東、薊州、天津、登、萊軍務,在此之前,王在晉抱著萬分之一的希望給內閣遞了一份摺子,說自己才疏學淺,督師遼東事關重大,請求辭職等等,結果內閣看都沒看就把王在晉的摺子駁回,王在晉無可奈何,只好走馬上任,到山海關就職。
天啟皇帝剛把王在晉送走,就收到了左都督掛將軍印、平遼總兵、太子太保、先帝御賜尚方寶劍的張善羽的八百里加急文書,天啟皇帝拆開一看,原來是說奴酋努爾哈赤馳援赫圖阿拉,張善羽到手上兵不足,要求朝廷增兵,在背後牽制努爾哈赤等等。
天啟皇帝愣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什麼好辦法,於是看了之後又問魏忠賢怎麼辦。魏公公抓耳撓腮的想了半天,也沒有什麼好點子,最後天啟皇帝說:“萬歲爺呀,廣寧大敗,邊疆戰士聞奴至而喪膽,老奴也不知道讓哪位將軍去好啊!”天啟皇帝又招來內閣,眾大臣眾說紛紜,議論紛紛,商談了好幾個晚上,最後天啟皇帝的老師孫承宗說推薦袁崇煥去增援,天啟皇帝答允了。
袁書生現在在幹什麼呢,他在和新上任的王在晉在爭論呢。王在晉王經略要求在山海關外面八里處再築造一座重城,防禦後金,但袁書生說這怎麼行呢,提出在山海關外二百里出修築一所重城。
山海關外二百里是什麼地方火呢,是現在的興城,當時的寧遠,兵備袁崇煥說在那裡築城可以護衛嚴關,屏障關內,捍衛京師,積蓄力量,以圖大舉。
但是遼東經略王在晉堅決不同意,於是兩個人就爭論起來了。
“好驚人之語”的袁書生雖然官職雖然不大,但膽子可大得不得了,王在晉也拿他沒辦法,畢竟是新來的官嗎,遼西軍門也不聽他指揮,袁書生倒是和遼西軍門很悉,關係處理得也很不錯。
正爭論得不亦樂呼的時候,天啟皇帝的聖旨來了,大家手忙腳亂的跪下,焚香備按,接聖旨,等到太監把聖旨讀完之後,大家臉都嚇白了,但袁書生就是厲害,面不紅,耳不赤,泰然接旨。
王在晉心裡樂乎:好你個袁崇煥,還敢跟本經略爭,現在好了吧,去遼東送死去吧,本經略就不奉陪了。
袁書生也不著急,點了五千兵,便匆匆忙忙的出了山海關。
五天後,東江的張善羽又發來加急文書,問朝廷怎麼還不出兵,天啟皇帝說出了,一問袁書生,袁書生回答說,俺家正準備渡大淩河呢。
十天後,努爾哈赤的軍隊到達遼陽,稍微休整一下,又帶上了更多的人馬馳援赫圖阿拉。袁書生說,俺家正在大淩河上搭橋呢(大淩河上不是結冰了嗎?)半個月後,努爾哈赤的軍隊與張善羽的東江軍在赫圖阿拉城外幹了一仗,各有損失。袁書生說,哎呀,浮橋快搭好了。
二十天後,張善羽決定戰略轉移,退回皮島,袁書生一接到消息,也把軍隊撤回了山海關。
張善羽回到皮島後,大發雷霆,上書說袁兵備見死不救,坐觀成敗,天啟皇帝一聽這還了得,要把袁承志革職查辦,但經不住老師孫承宗一再勸說。孫閣老怎麼說呢,孫閣老勸皇帝說:“聽說傳旨的時候大家臉都嚇白了,而袁兵備的毅然面不紅,耳不赤,憑這一點,就比其他人強,何況當時沒人敢出兵,就袁兵備敢出兵,怎麼說還是值得嘉獎的。”天啟皇帝一聽,似乎有點道理,於是又把張善羽的摺子給了兵部參考,兵部討論了好幾個月,也沒討論出什麼名堂,倒是袁書生搭上孫閣老這條船,擊敗王在晉,正在寧遠修堅城呢。
最後孫閣老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於是對皇帝徒弟說:“皇上,老夫認為袁崇煥築城一事,非同小可,老夫也不敢擔保。”天啟一聽慌了,連忙請教道:“那依閣老之言,該如何呢?”孫承宗摸了摸自己山羊鬍子,高深莫測的道:“皇上,依老夫之見,應該到山海關去考察考察,才有定論。”於是天啟皇帝任命孫承宗為兵部侍郎、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讓他負責巡關督遼。
於是孫承宗開始巡關,袁書生自然是百般奉承,光儀金就送了山羊鬍子數千兩,孫閣老十分高興,再一看王在晉這廝當經略,居然連個招呼都不跟督師打,於是孫閣老很生氣,草草的巡視完山海關回去後就去皇帝徒弟那去告狀,說王在晉不能重用。天啟皇帝問首輔葉向高,葉向高不能決定,又問孫承宗,如此反覆,最後王在晉當了四個月的經略,又被天啟皇帝一腳踢回南京,八里鋪修築重城之議,就隨風而逝了。
孫閣老又在皇帝面前說袁崇煥這個人很不錯,以後可能會是破奴的先鋒,於是袁書生又得了個監軍的名號,接著修築寧遠,就更賣力了。
天啟二年八月,王在晉正式離職,朝廷加帝師孫承宗為督師,負責遼東、薊州、天津、登、萊軍務,於是孫閣老邊走馬上任了。
孫承宗督遼,袁崇煥當然非常高興,孫承宗也十分支持袁崇煥的在寧遠築城之說。
袁書生以修築寧遠為契機,搭上了孫承宗這條大船,為後的升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孫承宗又上書天啟皇帝,說袁崇煥“內撫遼民,外整軍備,深謀遠慮,氣勢飛揚,無所不知,無所不為,無所不透。至其論事,不顧同僚,不顧上官,其祈乎殺賊也,不顧身而識地明茂也!”天啟皇帝一聽,我大明還有這樣的人才,升官!
於是擢袁崇煥為寧前兵備副使、山東右參政,又吩咐吏部,將袁書生列為預備巡撫,也就是說,只要袁書生在時候金兵南侵之時,大敗了後金兵的進攻,朝廷就立馬擢他為遼東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