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八十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綺節處置丫頭的手段很簡單,把幾個鬧騰得最厲害的賣了,餘下的敲打一遍,表現最好的撥到周氏房裡伺候——寶鵲走了,周氏跟前大丫頭的位置空缺,剩下的丫頭為了當太太身邊第一得用的大丫頭,還不得擠破頭去討好周氏?
接下來幾個月,家裡應該能清淨不少,其餘婆子、丫頭看到那幾個最喜歡到處挑撥是非的丫頭的下場,誰敢再多嘴嚼舌?
處置了幾個上躥下跳的,剩下的少說能老實到年底。如果以後她們好了瘡疤忘了疼,又惹事生非,再賣幾個就是。
他們家從不磋磨下人。李大伯和周氏不是刻薄人,李綺節更不願輕易踐踏別人的尊嚴,尤其是今年家中添了不少新僕人,她還特意接管了家務,暗中改了些老規矩。她待李家的下人就和對鋪子裡的夥計一樣,只要丫頭們能老老實實當差,別的她從不多管。
瑤江縣一般的人家僱傭奴僕,如果是僱工,月錢是提前說好的,每月發放或者一個季度一結。而買的下人完全是私人勞力,各家只需要管下人一年四季的衣裳和每天的伙食,逢年過節才賞些米糧布,從沒有發放月銀一說。
李家的下人不管是僱工還是簽了賣身契的奴,一律有月錢,規矩寬鬆,乾的活也輕省,不用她們一天到晚站在房裡聽差,打罵更是從來沒有。
這樣厚待,有像劉婆子、曹氏一樣慨自己運氣好,碰到好主家的,也縱出了一批眼高手低、挑肥揀瘦的。
李綺節私下裡思量一番,決定不再猶豫,直接從子上下手,人心難測,主子稍微弱勢一點,就會被下人騎到頭上逞威風。她懶得一步步去收服下人,恩威並施是大家族管家媳婦的必備法則,他們家暫時用不著,簡單暴的手段見效更快。
名單是分別從曹氏和劉婆子那裡打聽來的,兩邊一比較,確定不會冤枉人。
世家大族馴服下人時,必須考慮周全、步步為營,李綺節沒這個顧慮。他們李家才幾口人?下人才多少個?別說收拾幾個丫頭,就是把一院子的下人全賣了,也不至於筋動骨,利利落落懲治就成。
世家大族的下人奴僕是世世代代的家生子,幾輩子互通婚姻,關係錯綜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而且這些下人,往往比主子的消息更靈通,主子不知道的,他們門兒清。下人們彼此串聯,連主子都得忍氣聲。處置一個小廝,很可能因為小廝是某某大身邊婆子的外孫而得罪那位大,或者剛要挪動幾個丫頭,後腳人家的姨媽舅媽已經求到老祖宗跟前去了。
大宅門的管家媳婦難做,不僅得時時刻刻提防著各房的明槍暗箭,還得和下人們鬥智鬥勇,一不小心就可能鑽進下人婆子的套子裡,裡裡外外討不到好,還落得滿身埋怨。
李家不同,一來,家裡人口簡單,關係和睦,管家的人不必礙手礙腳。二來,他們家的下人都是從人牙子家買的,除了寶珠、進寶這樣的姐弟倆,剩下的很少沾親帶故,縱使一時聯合起來,也翻不了天去。三來,下人的身家命都握在主子手裡,主子一旦動了真火,他們除了苦苦哀求以外,又能如何?
人牙子早就得了李綺節的吩咐,一大早到了李家,坐在院子外邊和劉婆子、曹氏說閒話,等她乾脆利落地打發掉幾個丫頭後,立刻站起身,拍拍衣裙,帶著一批新丫頭走進院子,任她挑選。
下人們見狀,知道李綺節不是一時意氣,而是早就謀劃好了,只等著丫頭們自己作死,要不怎麼連人牙子都找好了?
那些逃過一劫的,越想越覺得慶幸。有幾個嘴頭不好,被遣去幹活的丫頭,一開始還不甘心,等到人牙子進來,當場嚇得面如死灰,大駭不已,雙股戰戰,要不是身邊有人攙扶,早就軟倒在地了:她們見識過人牙子的手段,賣掉的人再被送回去,除了那些腌臢地兒,還能有什麼好去處?
三小姐瞧著脾溫和,說話時總是眉眼帶笑,身邊的丫頭可以直呼她的小名,原以為是個好欺負的,沒想到她真動起手來,竟然如此狠辣!
自此,李家新買來的這批丫頭徹底變規矩了,她們不得不認清自己的身份和處境——奴僕終歸是奴僕。李家確實只是戶普普通通的富戶人家,主婦周氏也確實沒見過什麼世面,是窮苦人出身,可主子畢竟是主子,容不得她們一直放肆下去。她們只是與人為奴的可憐人,生死都捏在別人手上,還是規規矩矩當差罷!只盼能早攢夠贖身的銀錢,才能在人前起脊樑。
李綺節處置完丫頭,家裡的氣氛為之一肅。幾天後,周氏很快從丫頭中挑出一個穩重的來代替寶鵲。
寶珠說那丫頭名叫寶釵,今年十三歲。
李綺節聽到寶釵兩個字,頓時一個靈,想笑又不敢笑——她正喝茶呢,急急嚥下一口香花水,因為驚訝,差點嗆著自己,“怎麼叫了這麼個名兒?
“寶珠一臉莫名,“這名兒不好嗎?
“李綺節輕咳一聲,有些心虛,“好的。
“寶釵生了一張細瘦的瓜子臉,細眉眼,著光看人的時候,眼皮耷拉,像睜不開眼睛似的。她不愛多話,誠然又是一個悶葫蘆。
七月火,展眼到了天氣轉涼的時候,寶釵提醒周氏,家中該預備巧果和巧芽了。
李大伯嫌棄家裡早前備下的那張拔步樣式不夠喜慶,特意託人到南邊尋摸合適的描金拔步給李綺節當陪嫁。貨船走一趟蘇州府,南下的時候滿滿一船新絲、茶葉,回來的時候換成一艙當地的布匹、傢俱,賬目在李大伯手上,家裡另造了一份冊子,這些事李綺節不便多問,只能由周氏親自照管。
周氏這幾天忙著打發寶鵲出門、對嫁妝單子、給李昭節姐妹尋女先生,事情湊到一處,把乞巧給忘了。
乞巧拜禮需要家中翁姑出面主持,李綺節雖然管著家務,但畢竟是未嫁的小娘子,祭禮的一應事宜還是得由主婦周氏張羅。
周氏算算子,這時候泡七谷發豆芽已經晚了,急得直跺腳:“快讓灶房預備發巧芽的生花盆兒,多發幾盆放著。
“寶釵道:“生花盆兒幾天前已經備下了,豆芽已經發了一指高,丫頭天天看著,一天換三遍淨水。巧果還沒炸,灶房的劉嬸問太太,幾時開油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