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突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現在我們合力控制九宮陣,將那個方向的黑雲霧給撞開!”當張華陵將“朱雀環”融合到“九宮陣”的陣心處後,就手指著剛才周華海等人之前消失的方向,肅聲說道。
而剛在“九極陣”的猛烈攻擊中過一口氣來的一眾長老和弟子,在聽到張華陵這句話後無不是大吃一驚,就算是對張華陵再忠心耿耿再信任有加的弟子長老,此時也均是遲疑不定了起來,卻絲毫沒有按張華陵所說的那樣辦。
要知道,這些長老和弟子在九華山修煉了數十乃至於數百年,心中對“九極陣”的威力深有了解,說的不好聽點就是身處於“九極陣”時他們心裡有很大的陰影,甚至對破陣沒有絲毫的信心,哪怕是有“朱雀環”出現也是一樣。
如此一來,拿“九宮陣”與“九極陣”相撞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麼就可想而知了。對他們來說,這其實和尋死無疑。
但徐清凡在聽到張華陵的話後卻轉念間就已經明白了他的想法。心中不由的對張華陵的決斷佩服不已。老狐狸就是老狐狸,自己剛才所想到的問題想來張華陵早就想到了。
正如徐清凡剛才所想的那樣,此時因為護山長老侯長老此時被“攝神術”所控,對“九極陣”的控制遠不如之前那樣圓潤自然。
而其他那些善於佈陣的輔助長老現在估計也如侯長老般被控制,甚至可能因為不肯屈服而被殺。
如此一來“九極陣”的運行就將遠不如平正常,可以說雖然威力甚大,但卻破綻處處。而現在正在醞釀的攻擊也證明了徐清凡和張華陵的觀點。
在“九極陣”運行正常時,所釋放的攻擊可以說是接連不斷無窮無盡,讓陣中之人本沒有
息的時間,活活的被拖到靈氣枯竭然後再被萬障雷霆給劈成灰塵。
但現在的“九極陣”所釋放的攻擊猛則猛矣,卻沒有往先地持續。那麼就只有一種解釋了。那就是控陣之人
作不力,使陣法運行消耗了太多不必要的靈氣。又太過於追求陣法地攻擊力,卻忽視了陣法靈氣的補充。
最終九極陣”靈氣的補充速度大大的慢於消耗數度,使“九極陣”的攻擊不能持續,沒經過一段時間的攻擊,就必須要有一段時間的靈氣補充,於是就造成了現在這個局面。
只是那些長老剛才似乎因為一心在向著要抵抗“九極陣”的攻勢,所以一時之間本沒有想到這一點,此時雖然聽到張華陵命令,卻也是遲疑的沒有動彈。
看到周圍地黑雲霧間那些金
閃電越來越亮。靈氣波動也越來越磅礴,顯然“九極陣”的靈氣已經快要補充完畢,而下一波攻勢也馬上就要來臨。但再看到那些長老眼中的遲疑,張華陵心中大急,喝道:“快按我說的做!難道我還能害你們嗎?現在來不及跟你們解釋,我自有我的道理。”聽到張華陵如此說之後,那幾位控陣的長老終於下定了決心。本著與張華陵搭檔數百年來的信任,合力控制著“九宮陣”向著剛才周華海等人離去地方向的黑
雲霧撞去。只是臉上帶著的那種視死如歸的壯烈表情,讓人怎麼看怎麼覺得悲觀。
但事實卻出乎他們所料。
只見“九宮陣”所化的五彩圓球,突然快速的旋轉了起來,接著化成一道五霞光,帶著長長的尾影,衝著剛才周華海離去的方向狠狠的撞去。
“轟在五彩球與黑
雲霧相撞的那一瞬間,劇烈地轟鳴聲響起,雖然綵球中眾修士無不是因為立足不穩而紛紛跌倒在地,包括那些平時形象威嚴無比的九華長老也莫不如是。但眾修士之前所預想的那種粉身碎骨的場面卻並沒有出現。
“九宮陣”所化的五彩結界依然穩定,反而是眾修士面前的那些黑雲霧被撞的消散不少。
看到這個場面,幾位控陣的長老無不信心大增,不待張華陵說話,再次控制著“九宮陣”向著黑雲霧狠狠撞去。因為有了希望,所以這次往“九宮陣”中輸入的靈氣更加充足,於是五彩結界的衝撞之勢尚盛於之前。
而其他那些結界中地弟子和長老,也顧不得此時自己形象的狼狽,均是滿懷希望的看著五彩結界與黑雲霧的再次相撞。
事實上,在“九極陣”運轉不利的時候。用“九宮陣”主動攻擊地安全遠要比被動防守強地多。s要知道,如果只是被動的防禦地話,那麼就必須要承受著“九極陣”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但如果是主動攻擊的話,卻只需要面對一個方向的反擊。而且因為此時“九極陣”靈氣尚未補充完畢。所以這種反擊比起“九極陣”的攻擊也要小的多,所受到的壓力自然大減。
再加上被動防禦的話。
“九極陣”雖然因為要補充靈氣而時有停歇,但一旦靈氣補充完畢就會再次發出雷霆之擊,而眾修士彷彿所消耗的靈氣卻只有更多。而且修士補充靈氣的速度也遠遠不如陣法,所以最終只能會是如之前無數破陣之人般被“九極陣”的攻勢活活耗死。
綜合這些原因,如果徐清凡是張華陵的話,徐清凡也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主動攻擊。
而這些原因,那些控陣長老或者想到了,又或者沒想到,但看到希望後眾修士無不是齊力控制著“九宮陣”向著他們面前的黑雲霧狠狠撞去,接連反覆,聲勢大振。
而在眾控陣長老的齊心合力的撞擊下,面前那些黑雲霧也越來越消散稀!爆所發動的反擊也越來越無力。
至於徐清凡之前所擔心的半途中“九極陣”會發起的攻擊,卻似乎是因為受到“九宮陣”攻擊的干擾,所以遲遲沒有發動。
如此一來“九極陣”中的形勢,似乎在一時間變得對眾修士極為有利了起來。
迸樸大方的“華凌殿”此時依然像原先那樣氣勢宏然。但原先張華陵地座位,此時卻被周華海所佔據。
只見周華海靜靜的坐在歷代九華掌門專屬地位置上。而那些投誠而來的二十餘位長老則分坐兩側,曉有興趣的盯著大殿當中的一面巨大的銅鏡靜靜的看著。
只見這面銅鏡高達近丈,寬有五尺,以金縷為邊,以白玉為背,邊緣處幾顆發散著神秘七光芒的寶珠寶珠尤為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