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增兵河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就要看書網】:91KS.ONLINE
相比翻越桑株達坂的雪山古道,這一條道路要好走得多了,是以吐蕃大軍入安西經常選擇經由律的這一條道路。五千健兒在白石灘向西翻越山口進入大
律,再向北幾
後便進入小
律境內,一路上竟是沒有折損一人。
正因為此道易走,所以吐蕃入安西往往選擇此道,因而小律才被大唐看作是“國之西門”而現在高原之上已有受降城巍然屹立,阻斷了羌人經由此道入安西的可能,強大的吐蕃帝國更是行將崩潰,所以小
律國之西門的地位已經是不復存在了。
歸仁軍原本有三千人馬,後來馬璘又給歸仁軍增加了三千老兵,李嗣業去河中前在歸仁軍留下了兩千老弱,兵力曾經達到八千。不過之後馬璘又從此地調了兩千老兵進駐受降城換防,是以歸仁軍如今還有六千漢家兒郎,數量足足是小律兵力的二倍。
馬璘大軍到了之後,小律境內漢軍數量更是達到了一萬一千餘人。不過既然小
律已經不再是國之西門,歸仁軍的歷史使命可以說已經完成。大唐再在這個地方大規模的駐軍,其實已經沒有太大的必要了。
到達歸仁軍之後,馬璘立馬找來一些過路的胡商,詢問河中那邊的狀況。據胡商們所言,的確是有一支唐軍進入河中之地,而且進展似乎極為順利。不過胡商們遇到大軍向來都是繞著走的,具體的情況並不十分清楚。
大軍在小律又駐紮了十餘
,已經到了天寶十二年的八月初了。安西密探終於是傳回了準確的情報。
李嗣業和荔非元禮已經和欽化王咄曷合兵一處。一直打到了最為靠近木鹿的安息州(安國)。把烏滸水東側的波斯殘餘全部趕過了烏滸水,如今正在捕喝城整修城牆,準備正式開設軍鎮。
眼下在捕喝城的,除了五千安西鐵騎之外,還有欽化王咄曷的兩萬餘粟特兵,另外還有一萬餘來自費爾幹盆地的突厥騎兵,正隔著烏滸水和黑衣大食的大軍對峙。直到現在為止,黑衣大食並沒有一兵一卒渡過烏滸水和唐軍作戰。
密探帶來了李嗣業的親筆信函。信函上先對違反軍令表示歉意,然後詳細的寫明瞭河中之地的局勢。
看到了這一封信,馬璘的心終於是徹底的放到了肚子裡。…黑衣大食剛剛立國,內部紛爭不斷,哈瓦立派、阿里的子孫和白衣大食餘孽各懷心思,原本有並。波悉林這把超級戰刀為阿巴斯掃平一切,如今並。波悉林卻已經死了。
這個傳奇波斯奴不僅死了,還是帶著對阿巴斯兄弟的滿滿恨意死去的,留下的遺言還挑起了不少波斯馬瓦里對哈里發阿巴斯的仇恨。這個時候,阿巴斯無論如何也不敢放任波斯人渡過烏滸水和粟特人作戰。因為波斯人將會在戰鬥中變得強大,一支在戰火中歷練出來的波斯軍隊若是對他這個哈里發懷有敵意。後果不問可知。
所以就和之前預料的一樣,阿巴斯絕對不會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唐軍已經打到了捕喝城,黑衣大食邊防軍依舊按兵不動。
高宗朝時,大唐和大食便是以烏滸水為界,現在又到了相同的局面。在馬璘的計劃裡,安西軍從來就沒有越過烏滸水進入波斯故境的打算,而阿巴斯也似乎準備放棄河中之地。
現在已經是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按照原來的歷史走向,“屠夫”阿巴斯明年就要病逝,黑衣大食的太宗曼蘇爾將會上位,那個時候,黑衣大食將會來一場徹底的內戰。而沒有了並。波悉林這個黑衣大食名將為曼蘇爾撐
,這場大戰一定是會比原來的歷史上持續時間更長,更加的熱鬧,最終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嗣業此時進軍河中也是好事,明年開始的大食內戰,有了我安西軍的參與,勢必更加的有意思。”馬璘看著李嗣業的信函,心中想著,嘴角已經現出一絲笑意。
後世的大食故地,便是大量的小國家組成,彼此之間鬥得不可開。大食故地矛盾重重,那些千年後勢同水火的各方勢力,現在都已經適時的出現在了歷史的舞臺之上,開始了宿命般的彼此爭鬥。而這樣的局面一旦開始,持續千年都是尋常。
馬璘並不是專權之人,任何對整個漢民族有利的事情他都可以接受,李嗣業這次出兵畢竟是取得了極好的效果,他自然不會因此事而歸罪李嗣業。知道了河中地的情況之後,他的心中已經沒了憤怒,只想著把這件事情的效果給最大化。
“捕喝城已經被李嗣業佔據,實際上大唐的河中軍鎮已經算是建立起來了,只需要上表稟告天子即可。”
“明年開始的大食內戰,安西軍必須要手,要想深入
手的話,李嗣業的五千人馬肯定不夠,必須要增加人手!”事急從權,馬璘此刻也管不了會不會被朝臣詬病,和幾個心腹幕僚商議了一下之後,立馬就是做了增兵的決定。
歸仁軍六千士卒,全部都不在四鎮漢軍兩萬四千人之列,留一千人駐守小律,一千人進駐鳥飛都督府(護密國),剩餘四千人全部開拔進駐河中。
五千安西新軍帶上所有裝備一同前往,同時派人去受降城傳令,要求興胡商人不再把戰利品運往于闐,而是經由大小律直接運往河中。
八月的天氣還好,再過兩個月蔥山南道就極為難行了。要想趕在大雪封山前往河中調集物資和人馬,就必須要抓緊時間。
決定下來之後,大軍在小律只休息了三
之間,便再次踏上征程。浩浩蕩蕩的大軍離開小
律,先是向北到達護密,然後直接踏上了通往河中的道路。
進軍的同時,沿途的道路之上馬鋪烽燧一路不斷的設立,大唐對於蔥嶺南麓各國第一次開始了實際上的控制。
幕僚中多有胥吏,所這些事情都是駕輕就。這次帶著一萬一千大軍前往河中的是都虞候段秀實,至於馬璘自己則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帶著百餘名親兵和多傑母子再次踏上了
律道。
從小律至安西,最快捷的便是先到白石灘,然後翻山直達于闐,道路好走,能節省大半的時間,難處就在於要翻越幾道冰達坂。馬璘著急返回安西,自然不能再向北取道疏勒路慢慢而行,而只能是選擇這條道路。
到了白石灘之後,馬璘本就沒去受降城,直接便向北而行,過了白石灘之後連續翻越幾個山口,又在山中走了兩
便到達于闐境內,一路之上花的時間不到半個月,再見到封常清之時還是八月中旬。…聽馬璘說了河中之地的局勢,封常清暢快大笑:“仁杰,這件事情上,老夫是不該瞞你。不過老夫篤定你能在羌塘立足,是以才沒有點破嗣業的那點兒小心思。如今我安西軍在羌塘立下不世功業,又在河中開設了軍鎮,老夫心懷大
。你想怎麼責罰老夫,老夫也不在乎,哈哈!”
“是我自己愚鈍,沒能看穿嗣業的伎倆。不過他這也是立功心切,我怎麼責怪大夫。既然開設了軍鎮,就必須要守住,不能像碎葉鎮那樣,守了幾十年就又丟棄了。所以移民這件事情,必須要儘快進行。”馬璘也不跟這位老將囉嗦,直截了當地說道。
“移民?”封常清皺眉道:“移民確是守住軍鎮的本之道,不過卻是最難之事。安西漢民以伊西庭三州為
基,四鎮開設之後慢慢逸散安西各地,在這裡好容易有了一點兒基業,要讓他們移民談何容易!漢民安土重遷,除非活不下去,否則誰願意離開故土。若是煎迫過甚,怕是要惹得天怒人怨。”馬璘道:“若是用強,移過去了還會跑回來,
本沒有用處。要想讓漢民移居河中之地,我自有辦法,保證他們乖乖的移過去。”
“什麼辦法?”封常清問道。
“土地!”馬璘笑道:“河中之地極為肥沃,颯秣建附近更是被稱為人間樂土,可不是龜茲附近靠著冰河融水澆灌才能生長稼穡的土地能比的。這些年來河中飽經戰火,先是蘇祿和白衣大食爭鋒數十年,然後咄曷又對黑衣之民展開清洗,人丁已經變得極為稀少。綠洲地帶不適合放牧,是以西突厥各族不願居住,這樣的土地,正是上天賜給我漢民的。只要許以土地,不怕漢民不肯前往!”封常清聽了,點頭道:“以沃土為餌,的確是個好法子。不過安西漢民本就稀少,若是太多移民河中,四鎮就空虛了,這也是個大問題,不可不慎。”馬璘笑道:“誰說移民一定要由四鎮了?首批移民自是來自四鎮,不過我們完全可以放眼天下。”
“仁杰說說看,如何放眼天下?”封常清皺了皺眉頭,“便是關內道人丁極稠,那些人寧肯在故土餓死,也不願離開關中一步。河中畢竟太遠,想要人們離開故土,哪有那麼容易!”
“大夫莫非忘記了勳官勳田麼?”馬璘呵呵一笑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