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中國還會再出漢奸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就要看書網

標題:儘管沉重還是要問:中國還會再出漢嗎?

作者:李德民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戰爭勝利60週年之際,提出中國會不會再出漢這個話題是沉重的,但也是必要的。

永遠難以忘記的事實是,在8年抗戰中,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一方面是不願做奴隸的中國人冒著敵人的炮火浴血奮戰,付出慘烈的犧牲;另一方面確有賣國求榮、認賊作父的中國人當皇協軍,幹維持會,讚美侵略,歌頌“共榮”幫助鬼子殺同胞,這些人就是漢。其中最大的漢是汪靖衛。漢助紂為,狐假虎威,禍國殃民。有人說,如果沒有漢本不可能給中國造成那麼大的傷害。也有人說,漢甚至比鬼子更可恨。因為,狼吃人是狼的本姓,狗跟著狼吃自己人既是狼,也是狗。漢都沒有好下場,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之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沒有戰爭的硝煙。但是,和平的年代就沒有漢了嗎?看一下當今極少數中國人的言行,已經很有漢彩了,甚至主動往那邊貼了。

比如,有人宣揚,如果當年中國被本佔了,當幾十年殖民地,中國的經濟就發展了,論據是本統治東北14年,給東北打下“雄厚”的工業基礎,言外之意是本幫助中國發展了經濟。這是典型的殖民地理論,視掠奪為幫助。有人說軍其實紀律嚴明,發動“掃蕩”是因為受到游擊隊和老百姓的騒擾。這是赤的侵略有理、反侵略無理論。還有人認為,汪靖衛當漢是為了“和平救國”、“曲線救國”是三國時“姜維式人物。”這是在為漢塗脂抹粉,為漢翻案。有人認為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是本內政,中國不必干涉。這是為戰犯開脫罪責,視戰犯為神聖。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要求本為當年侵華罪行作深刻反省,真誠道歉。有人認為,已經道歉多次了,再讓道歉就過分了,傷害本的情,就會影響本對華“援助”了。這是隻顧本的情,不顧中國的情,是替本人用“援助”壓中國人。還有些中國人在同本人打道時,見利忘義,奴顏婢膝,喪失國格人格,甚至走向出賣國家利益的犯罪道路,如此等等。這些人在中國為數不多,但賣國求財,賣國求名,很是活躍。

被指責的人們顯然是不會承認自己是漢。他們知道,漢很臭,在中國臭,在海外也臭,千秋萬代都要臭下去。漢這頂帽子是決不能戴的。可是,他們又垂涎當漢的好處,於是,就編造理由,說這是為了中友好,為了反對狹隘的民族主義,警惕過的民族情緒,是顧“大局”

“向前看”是什麼“新思維。”其實,這是地地道道的漢理論,他們既要當漢,又要療坊。

當然要友好,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處理歷史問題,確實要顧大局,向前看。但要知道“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本侵華的“前事”是不能忘記的,戰爭罪行是不能忘記的。因為,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而本的冥頑不化的軍國主義分子和右翼勢力從不認罪,不服輸,卻要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忘記過去。為此,他們修改教科書,歪曲歷史,美化戰犯。這是不能容許的。中國人民要弘揚的是愛國主義,要牢記國恥,這同狹隘的民族主義,同過的民族情緒是兩個概念。當年,中國人民用槍桿子反對“大東亞共榮圈”能說是狹隘的民族主義嗎!是過的民族情緒嗎!中國人民不忘那段歷史,正是尊重歷史,放眼未來,是真正為了中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而那些漢言行,恰恰是在惡化中關係,破壞中友好。是他們在挑動民族情緒,傷害民族情。因為他們不講是非,不分正,不論善惡,圖的只是當漢所能獲得的好處。

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但其中確有敗類,漢是最可惡的一種。當漢,中國人看不起,本人也看不起。振奮民族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從另一種意義上說,也是為了減少漢。對和平時期的漢現象要重視,要警惕,要研究,否則,漢真的要成了。

來源:人民網平凡語:明天就是九一八了,這個子是我們中國的國恥,希望大家能看看這篇文章,話題雖然沉重,但確實很有時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