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七護法戰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北洋zhèngfu的失敗就在於一味排斥原來的所謂民軍和革命者,事實上民軍中大多數人都是這個時代的英,能力和破壞力都非同小可。大家都不到展現能力或都說升官發財的出路時,遲早都會走向武力對抗的道路。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一個zhèngfu如果不能納絕大多數社會英為它服務,基本上離出現一個與它對抗的政權的子就不會太遠。

自清末停了科舉‮試考‬,不論是清朝zhèngfu還是民國zhèngfu都沒有為讀書人找出一條明確的仕途上升遷的道路。只剩下當兵升軍官再當軍閥這唯一一條能掌握權力的方式,而手中的軍隊又成為權力實行和不被剝奪的唯一保障。

動用軍隊就可以任意驅逐zhōngyāng任命的官員,又使得zhōngyāng的權威迅速地喪失。

這樣的環境,不出一堆大小軍閥那才是天大的奇蹟。

在北方,林鑠如今掌握了山西、陝西、察哈爾、綏遠、科布多和大半個直隸的政權,名義上他還統帥著全國的軍隊,實際他的命令只會在北方能控制的省份和南方的福建、皖南、浙江、江西才會得到徹底的執行,而在其它地區只要觸及到地方軍閥的利益,肯定會拖延不決或是乾脆扔到一邊。

林鑠想重新整編全國的軍隊,這次他準備按照後世的方式,組成國防委員會,統一領導全國的武裝力量。幾個副委員長再加上十幾個國防委員,怎麼也能容下幾個大軍閥進來。

有事大家開會,商量著辦。

嗯,國防委員會…總參謀部、軍令部、總裝備部、總作戰訓練部,還得加上海軍司令部…

林鑠拿著筆正在構思他的計劃,地方上又出了亂子,這一次是湖南,而且桂軍和黔軍也參合了進來。

北洋zhèngfu雖然控制了大半個中國,但由於內部矛盾重重,對於偏遠的西南地方自然也鞭長莫及。西南軍閥打著護法的名義,實行割據,滇軍打著護法的名義出兵四川,四川督軍陳宦被迫去職,但入川的滇黔兩軍卻留在四川。唐繼堯的親信,原來雲南民政長羅佩金作了四川督軍,黔軍的戴戡為省長,而四川第一軍軍長是劉存厚。

四川內部矛盾重重,而湖南卻引爆了戰火。

段祺瑞執政期間,湖南人打著“湘人治湘”的旗號趕走了湖南督軍湯薌銘,辛亥年做過湖南都督的譚延闓又作回了省長兼督軍,老段藉口“軍政分離”派自己的親信弟子傅良佐當湖南督軍。

“譚婆婆”手上沒兵,忍著口氣把督軍一職讓給了小傅。

傅良佐為湖南督軍,段仍命譚延闓為湖南省長,同時表示傅良佐雖督湘,但不帶北兵入湘。傅在接受新任命時,也發表了“三大治湘方針”:(一)湘人治湘;(二)軍民分治;(三)不帶北兵入湘。

傅良佐祖籍是湖南乾城人,不過和湖南關係太淺,他一直追隨段祺瑞,生長和做事都是在北方,所以他在湘人看起來,本不算湖南人。至於段祺瑞所保證的不帶北兵入境,也很難令人置信,當段和傅良佐都指天誓地說不帶北兵入湘時,駐守保定第二十師(師長範國璋)已奉命調防嶽州。

廣西的陸廷榮有些著急,因為這樣他將面臨北洋軍的直接威脅,於是打電報請段收回成命,並主張劃湖南為南北兩軍之間緩衝地帶,維持湖南現狀,以保和平。

陸榮廷接到段祺瑞以國務院名義所復的“官腔”電報後,知道無法情商,乃示意湖南採取武力抵抗,並表示願以實力支援。譚廷闓乃召集秘密軍事會議準備抵抗北軍,同時電請各省迅速派兵“援湘”雲南督軍唐繼堯立即覆電,建議派遣駐粵滇軍兼程開進湖南。陸榮廷表示同意,並於8月16致西南各省電報中說:“湘督易人,北方疑忌西南之心已昭然若揭,亡齒寒,急應力圖應付,駐粵滇軍開往援助,鄙意極表贊成。”駐粵滇軍是由李烈鈞率領,在應大元帥府的要求開來兩廣準備經湖南北伐的。

李烈鈞所率領的滇軍是駐防在廣東北江的,當時廣東是在桂系的勢力內,當然不願意滇軍留駐,不過他們只希望滇軍離粵,援湘抗北正合理想,可是當譚延闓萬分迫切地要求廣東督軍陳炳焜(桂系)催促滇軍迅速出發時,桂系卻又不肯發給滇軍作戰所必需的軍費和軍火,而滇軍也不願意去打頭陣,因此除去虛張聲勢而外,並無實際行動。

西南的援軍還在紙上談論,而北軍入湘則朝發夕至,湘軍自然無力單獨抵抗,因此湘軍本身便起了分化。湘軍第二師長陳復初,第二師第四旅旅長朱澤黃,第一師第一旅旅長李右文在軍事會議上對於抵抗北軍表示了冷淡的態度。陳復初早已受到段的拉攏,因此,譚所能控制的湘軍就不到半數,當然更無力抵抗。

譚在這種情況下,只好對於調動督軍的命令不表示反抗,並派零陵鎮守使望雲亭到běi新督軍早到任,以便早卸。

不過他還是留了一份後手,派劉建藩代理零陵鎮守使,同時調第一師第二旅旅長林修梅部接防衡山,以表示不設防長沙,而其中的含意則是集中力量,退守湘南以待兩廣的援軍。

傅良佐帶著自己的衛隊營來到長沙走馬上任,其時湖南軍隊分裂,一半的軍隊表示服從zhōngyāng,便讓他覺得湘省可一鼓而下。新官伊始,傅良佐便想給了湖南不聽話的小軍閥們來下馬威,他先是將第二旅林修海的旅長撤去,改派自己的隨從鄒序彬出任;緊接著,又將劉建藩調任外省,改陳邃章為零陵鎮守使。

林修海和劉建藩也是手裡有槍的小軍閥,他們豈會束手就擒,輕易買賬,隨後這二位便在衡陽、零陵同時宣佈dúli。由此,戰爭爆發了。

傅良佐對林、劉二人的dúli早有預料,而且早有預案,隨後便請調北洋軍第20師前往清剿。由於湘軍的兵力單薄,實力太弱,北洋軍基本沒有遇到什麼大的抵抗,便相繼攻下了衡山、寶慶等地。

桂系鑑於湖南局勢嚴重,湘軍無力單獨抵抗北軍,而北軍如果佔領全湘,第二步目標自然是兩廣,因此陸榮廷乃在南寧召集軍事會議,桂系的廣東督軍陳炳焜奉命邀請護法軍zhèngfu的海軍總長程璧光到南寧和陸榮廷會商出兵援湘問題。

9月2南寧軍事會議開幕,陸榮廷慷慨發言,痛斥林鑠發動內戰,藉機併陝西,號召出席全體人員簽名宣誓,表示抵抗北洋軍閥的決心。會議決定由兩廣當局陳炳焜、譚浩明、程璧光、李耀漢聯合通電提出:(一)黎大總統復職,(二)恢復國會,(三)罷免林鑠,(四)撤回湘督傅良佐的任命。

最後並推定廣西督軍譚浩明為兩廣護**總司令,廣西出兵45營,廣東出兵35營,共組成五路軍大舉援湘,陸裕光為第一軍司令,林俊廷為第二軍司令,韋榮昌為第三軍司令,馬濟為第四軍司令,林虎為第五軍司令。

雲南方面也派出原湘軍師長程潛帶著一個支隊人馬“借道”貴州回省。

9月20譚浩明通電就兩廣護**總司令職,誓師援湘。於是湖南問題便演變為南北戰爭,這次南北戰爭又稱為“護法戰爭”桂軍大舉入湘,譚浩明擺明瞭是奔著湖南督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