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回天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群垂髦兒童,喧鬧著進入山林。他們個個手持柴刀繩索,上山拾柴。

時當初夏,天氣已漸漸熱了起來,孩子們一踏過濃廕庇的山林,頓覺涼宜人,紛紛解開衣襟,納涼歇氣。

領頭的孩子叫張保,今年十二歲,生得實有力,是村中農戶張發榮的小兒子。他板起曬得黑紅的面孔,竭力作出一種威嚴凌人的樣子,將手一擺:“上!”娃娃們立即跟著他,沿著崎嶇小徑,往山上爬去。

爬了盞茶功夫,他倏地迴轉身來,著氣.舉起左肘,用袖子擦了擦汗,然後順手一伸,神氣喝道:“眾將官!”一如往昔,十多個孩子齊聲吼道:“本將在!”

“爾等速速分散殺敵,一個時辰後將柴禾擔至此地,待本帥率爾等班師回朝,不得有誤!”

“得令!”這幾句對白,都是他們看戲時學來的。應對完畢之後,孩子們嚎叫著,縱馬揚鞭,手奔各自尋柴的地方去了。

站在最末的一個孩子,名叫李劍心,只有八歲,是九華山下張家村教書先生李祟白的兒子。他生得白淨稚,俊秀聰穎,舉止活潑而不失秀氣文雅。由於年齡比別的孩子小,上山時便落在了後面。但他生高傲,偏不服人,情願掉在後面咬牙緊趕,也決不呼叫別人停下等等地。因此,他剛剛趕到孩子們停足的進方,人家已一轟而散,可他還沒過氣來。

他解下系在脖子上的汗巾,把頭上的汗珠拭盡,然後打量周圍的林木。

這一帶枯柴幾乎不見,因為已經抬過好幾回,由於俱柏山鎮林妖,他們都不敢再往高處爬。可是,如果不往高處走,這柴要到什麼時候才拾得夠?

他想起這一年來參加拾柴的情形,心裡就覺得不好受。按照張保的規定,誰最先拾夠柴禾,誰就在“班師回朝”時當“先鋒’,走在全隊人的排頭。可他每次不僅當不了“先鋒”連“中軍”也沒他的份,他總是回回當那個不光彩的”後軍”走在最後。偏偏母親只要他跟著大夥兒上山拾柴,便會倚在門扉上翹首等待,一見進村的頭一個孩子,就要忙著問:“阿保;我家劍心呢?”而回答總是千篇一律:“師母,他歸隊最遲。走在最後呢!”不行,今天不能在這附近拾柴,往上走一裁不一定就會碰上山妖鬼怪。於是,他便繼續往山上爬。

爬了一會,他站下來聽聽,夥伴們此起彼落的畔叫聲。所柴聲還聽得清清楚楚,他便放下心。

他想,再往高恐怕會遇到林妖山魁,還是沿偏坡定的好。便離開了小路,鑽進革深林密的偏坡。果然,這裡的枯木乾枝就顯得多得多。

他興奮地扯下一些乾枝,用雙手握住柴刀—一折斷,堆在一處。用不了多一會,就所了一小堆,他高興極了,心想,這回再不會是一個“後軍”了吧!

他想象著自己第一個走進村子的得意勁,在地後面跟著一長串比他大的孩子,母親則以驚異、欣喜的眼光,上下打量著她的愛子…

“哎喲!”他忽然一腳踏空,驚得他亡魂皆冒,尖叫一聲。

“膨!”他結結實實掉下,摔了個四腳朝天,嚇得“哇”一聲大哭起來。

漸漸,他止住了哭聲。

抬頭看,落下來的口不過瓦盆大,被基草這得嚴嚴實實。這頂離地一文來高,四壁都是光溜溜的岩石,哪裡爬得上去?一急,眼淚又泉湧而出。

慌亂中,忽然記起了昨爹爹教他念的一段書,那上面有兩句話,爹爹講了又講,那就是:“安寧勿懈墮;有事不迫速。”這是漢代仲長統的言論。意思是平安子的時候,千萬不能鬆懈大意,這樣,縣發生什麼事,便不會慌慌張張。

爹爹還經常要他膽大心細,臨危不懼,還告訴他取名“刻心”的含義便是“劍膽琴心”要他別當書呆子,世事稍變就無以為生。

如今,不是碰到了事麼?慌張害怕又有什麼用?喊人也聽不見;只有自己想辦法出

他止住了眼淚,四下瞧瞧。發現有一處壁上通著個銅盆大的,他滿可以鑽得過去。

於是,他站了起來,兩手攀著壁,鑽進了口。

小而窄,連身子都不能站起。他只好兩手兩腳學狗爬,一口氣就爬了七八丈遠,才定了起來。他慢慢直起著疼痛的膝頭,蹣跚著走了十多丈,便到了邊。

朝裡一張望,只見是一間有如大廳的石室,光線雖不十分明亮,倒也還看得清。他從邊往下跳,一個趔趄總算站住了。

他發現,地上盡是深陷進石的腳印,最奇特的“是腳印裡還刻著數字,一二三四—··也不知有多少。他不又驚又奇,便順著數字踩著腳印走,想到腳印忽左忽右,忽前忽後,統來繞去,最後回到一,一共是三百六十多。這一遍走完,他已經出了一身汗。

嘿,是什麼人有趣得很,在山裡刻那麼多腳印。

他休息了一會,又去看壁上的字和圖。他來的那面壁上.畫的盡是光頭和尚,和九華山上那些廟裡的和尚一“樣。畫上的和尚或站或臥,或抬腿伸胳膊,好看得很。

中間壁上也是和尚,各種姿態不一。左面壁上則是和尚舞劍,比前兩壁的和尚更為有趣,姿式曼妙威猛,一股熱氣,審高伏低,半空舞劍,煞是好看。

三面壁上都有字,他從頭一面壁上看起。